通過了超管局的“考驗”,“觀瀾文化”與官方建立起一種微妙的“有限合作”關係。諸葛明離開時那句“希望我們下次見麵,還是朋友”的提醒言猶在耳,但至少,短期內來自國家層麵的直接壓力暫時緩解了。林逸舟決定,是時候讓清微這位“首席文化顧問”真正參與到公司的商業運營中,將她的能力轉化為可持續的“生產力”——也就是,加快還債進度。
然而,讓一位千年(存疑)道觀的守護者理解現代企業的KPI、市場定位和用戶體驗,其難度不亞於讓林逸舟去理解符籙的量子糾纏原理。清微的“入職培訓”,成了一場雞飛狗跳的跨次元文化碰撞。
林逸舟首先讓首席產品設計師帶著最新一季的文創方案向清微彙報。方案主打“新中式生活美學”,包括一款設計精巧的檀香爐、一套仿古茶具和幾款帶有祥雲紋樣的絲巾。
清微聽完彙報,拿起設計圖,隻看了一眼,便微微蹙眉:“此爐,形製尚可,然‘聚煙回環’之樞機偏差三厘,香氣散逸,凝神效果十不存一。”
設計師愣住了,他追求的是視覺美感,從來沒考慮過“聚煙回環”這種玄學參數。
清微又指向茶壺:“壺嘴弧度滯澀,出水不暢,易生雜念,有礙品茗靜心。”
設計師額頭冒汗。
最後,她看向絲巾的祥雲紋樣,輕輕搖頭:“雲紋走勢拘謹,毫無‘逍遙遊’之意境,佩之,恐增煩憂而非添彩。”
首席設計師,一位拿過國際大獎的精英,差點當場崩潰。他試圖解釋現代審美和市場接受度,清微隻是靜靜聽著,然後反問:“器物之用,首重其神,次重其形。神韻不通,形似何益?”
林逸舟趕緊打圓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清微勉強接受“先保證銷量,再追求神韻”的商業邏輯。最終,那款檀香爐在清微的“微調”下,雖然外觀改動不大,但點燃後煙霧果然呈現出奇妙的螺旋上升姿態,寧神效果出奇的好,成了爆款。設計師從此對清微敬若神明,但也落下了“設計稿必先過清微顧問法眼”的後遺症。
清微對公司業務的理解,完全基於她的道法體係。在她看來,公司的產品分為以下幾類:
*“聚靈”型產品:如那款檀香爐,以及她親自“開光”(她稱之為“注靈”)的限量版擺件。這類產品效果顯著,但產量極低,清微堅持“過猶不及”,不肯批量生產。
*“擾心”型產品:主要指大部分電子產品和新媒體內容。她認為這些事物信息雜亂,嚴重乾擾心神,多次建議林逸舟“削減乃至棄用”,讓林逸舟和火姐哭笑不得。
*“無用”型產品:大部分她無法理解其用途的現代消費品,如一些純粹裝飾性的文創小物,她評價為“徒耗資源,無益修行”。
儘管認知差異巨大,但清微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遠超林逸舟的預期。她很快弄清了公司的基本運作流程,並開始提出自己的“顧問建議”。她不再直接否定設計,而是會指出某些設計可能引發的“能量場”衝突(比如某個圖案組合容易讓人心浮氣躁),建議調整。神奇的是,按照她的建議修改後的產品,市場反饋往往確實更好。
在她的“指點”下,“觀瀾文化”推出了一係列效果“過於顯著”的產品:
*“清風扇”:一款看似普通的折扇,扇骨被清微用特殊手法處理過。輕輕一扇,不僅能帶來涼風,似乎真的能驅散悶熱帶來的煩躁感,在盛夏賣到脫銷。
*“安神筆”:一款鋼筆,筆杆材質經過清微“加持”,據說有助集中注意力。不少文案工作者和學生家長瘋狂搶購,聲稱效果堪比溫和的提神飲料。
*“淨念香囊”:內含清微配置的草藥粉末,掛在車內或辦公室,能有效緩解異味,甚至有人反映連帶著工作效率都提升了。
這些產品讓“觀瀾文化”在高端文創市場獨樹一幟,品牌價值飆升,也為清微的“債務抵扣賬戶”帶來了巨額進賬。林逸舟看著財務報表,心情複雜,一方麵欣喜於商業成功,另一方麵又隱隱擔憂這種“玄學帶貨”的不可控性。
他的擔憂很快得到了印證。
一天深夜,火姐闖進林逸舟的辦公室,臉色凝重地打開她的電腦:“老板,出怪事了。”
屏幕上顯示的是深網(DarkWeb)的幾個隱秘交易論壇的截圖。有人正在匿名高價收購所有經清微之手流出或與之相關的物品,不僅僅是“觀瀾文化”的正品,甚至包括她偶爾觸碰過的普通物件、她居住地周圍的土壤樣本、乃至她丟棄的生活垃圾!出價高得離譜,而且要求極其嚴格,必須附上清晰的來源證明和能量殘留檢測報告(一種非公開的玄學術語)。
“這絕對不是普通收藏家或競爭對手乾得出來的!”火姐敲著鍵盤,“對方手法專業,反追蹤能力極強,目的性非常明確!他們像是在……搜集和研究小姐姐的力量樣本!”
林逸舟背後升起一股寒意。這意味著一股隱藏在更深處的、了解甚至癡迷於清微這種超自然力量的神秘勢力,已經盯上了他們。這比商業競爭要危險得多。
就在這時,林逸舟的助理敲門進來,手裡捧著一個極其精致、用紫檀木盒裝著的鎏金邀請函,神色緊張:“林總,剛剛有位穿著古怪的人送來的,指名要您和清微顧問親啟。”
林逸舟接過邀請函。函件是用古樸的毛筆小楷書寫在特製的絹帛上,內容措辭文雅,邀請“觀瀾文化”創始人林逸舟先生與清微女士,於三日後蒞臨“玄門會館”,參加一場關於“傳統文化與現代應用”的私人沙龍。落款處,是一個龍飛鳳舞的簽名——
墨淵。
邀請函散發著一股若有若無的、與清微身上類似的檀香,卻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冰冷的金屬氣息。
林逸舟與火姐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凝重。
該來的,終於來了。這位在暗處觀察已久的神秘商人墨淵,不再滿足於窺探,正式發出了交鋒的邀請。而他的目標,顯然不僅僅是商業合作那麼簡單。
清微拿起邀請函,指尖拂過“墨淵”二字,眼神微凝,隻淡淡說了一句:
“此名,帶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