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兒在火球待了一天,充實又美好,而球球也是儘心儘力的給孩子們上起了課。為了不讓彆人察覺到異樣,球球特地變成念兒的模樣並穿上那緊身的工裝扭扭捏捏地來到教室。
由於今日局裡的領導要來聽課,整個校園都被打掃的一塵不染,所有的老師都一改往日的疲憊模樣,個個精神煥發,認認真真地上起課來。
因為是趣味課比賽,各科老師都絞儘腦汁,想方設法地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而今日的孩子們也異常興奮,他們突然發現今日所學的知識不像往日那般枯燥無味,而是如同1+1=2般通俗易懂,好像玩著玩著知識就鑽進了自己的腦袋裡。
比如往日的數學課除了做題便是講解數學公式,而今日數學老師則直接合上課本,隻見他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號和一個<號然後對下麵的同學說:"今天咱們學習比大小。趙思航和劉佳佳你們兩個到講台上來。"
兩位同學上去後分彆站在了講台兩邊。
“同學們,你們觀察一下趙思航和劉佳佳他們兩個有什麼不同?”數學老師問。
“趙思航高,劉佳佳矮。”一同學答道。
“嗯,沒錯,那誰的褲子長呢?”老師繼續提問。
“趙思航的褲子長。”同學們齊聲答道。
“沒錯,趙思航的褲子長,劉佳佳的褲子短。”老師說著便在>號的左邊畫了一個長褲子,右邊畫了一個短褲子。
“你們看,這個是>號,哪個大,它的開口就朝向哪。”老師指著符號講解道。
同學們聽後連連點頭,仿佛這種講解方式比2>1、5>3的純數字教學法有趣多了。
不單單是數學老師,連語文老師也一改往日隻會讀書的教學風格,隻見她拿著一個盒子神秘地說:“今天咱們學幾個成語。”說完從盒子裡拿出一片葉子問道:“這是我去年在公園裡揀的一片銀杏葉,我把它做成了標本。你們可以觀察一下它有什麼不同。”
“它變黃了。”一同學答道。
“那什麼季節樹葉才會變黃呢?”
“秋天,秋天葉子會變黃!”
“沒錯,當葉子變黃的時候,我們就知道秋天要來了。那你們猜猜我們今天要學的成語是什麼?”
“一葉知秋。”一女生開心地答道。
“非常棒,就是一葉知秋。”老師一邊講一邊在黑板上寫下一葉知秋四個字。
老師認真地講著,孩子們滿臉幸福地聽著。而高年級的語文老師也下足了功夫。隻見她一改往日的教學方式,直接拿出一個投影儀。
“同學們,今天咱們學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你們誰能說一下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在想什麼?”
老師見無人回答便點名道:“劉羽童,你來說一下。”
“我又不是詩人,我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劉羽童答道。
老師聽後非但不生氣反而帶著幾分笑意道:“不知道沒關係,我相信你看完這個動畫片後就會知道了。”
老師打開投影儀,上麵播放了一位詩人站在樹下眺望遠方的畫麵,那詩人的眼神充滿了哀傷。
“劉羽童,動畫中的那個人就是作者本人,你現在知道他當時在想什麼嗎?”動畫播放結束後,老師問。
“嗯……,我覺的他不開心。我平時隻有在想媽媽的時候才會不開心,他是不是也想媽媽了?”
“你的理解沒有任何問題,這首詩講的就是……”。就這樣老師認真地講解了古詩詞的意思,講完後還把古詩詞分彆寫在不同的卡片上。孩子們如同玩拚圖般把詩詞輕鬆地拚湊在一起。就這樣原本晦澀難懂的古詩講解課程一下子變得輕鬆愉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