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罪,不追究你,但有罪,那就不好意思了。
而主管的城隍有罪,本身都不乾淨,能指望他下麵的人有多乾淨嗎?
太乾淨的,早被楊銘給處置了。
最終的結果就是杭州城隍司的陰神隊伍,迎來了一次大清洗。
今天來拉許仙的,都是從隔壁蘇州調來的陰神。
剛剛忙完自己這邊的事,大老遠的出差,心情本來就不好,加上一來就看到許仙在天空當中飛,看了看是房子十五號,然後便將許仙帶走了。
畢竟,同一天,兩個文人同時死亡,房子號一樣的概率實在太低。
陰差陽錯之下,這才有了如今這一幕的發生。
不過,許仙雖然不知道,但也知道這是難得的曆練機會。
他未來是打算來陰間的。
而陽間的科舉,這次榜上無名,還能下次再考。
但陰間的科舉,如果這次榜上無名的,有沒有下次,那就不知道了。
所以這是練手的絕佳機會。
反正,這對他來說就是家常便飯。
首先,審題。
“一人二人,有心無心。”
比較簡單,遠不如科舉那樣變態。
科舉題目,會在四書五經當中抽出幾個字來,然後你看到幾個字,要精準定位到那一篇章,然後再根據那篇章的內容,再自己構思。
這個簡單很多,地府還是很看重效率的嘛。
這審題,關鍵在心。
也就是行為動機的道德審判。
陰間並非獨立的世界,而是陽間的附庸。
陰間的刑罰,也是對陽間的一種補充。
為人公正,大公無***處行善,積累功德,不為自身,哪怕生前未曾有福報,但死後,地府會加以補充,投胎天人,死後成神。
而若是存著某種私心行善,行善隻是為了這私心的目的,那麼這隻不過是利益的投資,在陽間若滿足了私心,算是投資成功,若是沒有,那算投資失敗。
地府不會因為這個,讓你往天人道升,轉世成神。
罰惡同樣如此,以殺人為例,同樣殺人,有心殺人,屬於主觀,下輩子很可能還會再乾,所以陽間審判完,陰間還要接著審判,十八層地獄走一回,下輩子也彆當人了,而無心殺人,屬於意外,非主觀惡意,判定上,不會對公眾造成危害,下輩子還能接著當人。
除此外,還要再考慮陽間是否受到審判。
如果在陽間已經挨了一刀,該受的罪,受了,然後真的認識到錯了,而不是因為知道自己要死的錯,那麼還有機會接受審判,接著轉世去,隻不過轉世的身份不會太好。
而如果沒有接受審判,那麼哪怕無心,你也得受罰。
因為這樣的無心,並非無意,而是把他人視作螻蟻,不放在心上。
綜合所有,也就是“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許仙並不完全認同,陰間他並沒有客觀的衡量標準,所以這善惡之說,其實很大程度取決於官員的認知。
而且明知自己蠢,還去做,真的算無心嗎?
但這不重要。
四書五經裡的話,他也不是完全認同,但這妨礙他高中舉人嗎?
心裡想的是一回事,嘴上說的,手裡寫的那都是另一回事。
單純作為科考題目來說,這其實挺簡單的、
許仙審題結束,結合陸判所說的地府現狀,腦中已經有想法了,提筆書寫。
還習慣性地引經據典,引用下孟子的名言。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無此四心,那所謂無心,便是天生為惡,不行人道,不當為人。
要麼永遠在地獄裡打滾,要麼就去畜生道吧,反正彆做人了。
無心和無心也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心直口快,是藏不住話,而有些人心直口快,那是打著心直口快的名義去擠兌人。
許仙揮動筆墨,不多時,便是一篇錦繡文章。
而陰間的規矩,和陽間不同。
陽間還需回去,等待考官閱卷完畢,再放榜。
而這裡,是上麵的神明直接收走,現場閱卷。
這些都是考官。
然後許仙一眾考生,乾巴巴地坐在下麵。
許仙看著四周,很想表明身份,但才準備開口,就被一旁維持紀律的陰神嗬斥,許仙無奈,索性坐下來,看裡麵的人什麼時候找他。
而裡麵的考官閱卷,大多皺眉,神情少有舒展,直到看到許仙的文章之時,一眾人才紛紛眼前一亮,連連稱讚。
“好文章啊,若是殿試,當可名列一甲。”一個陰神更是愛不釋手。
關羽亦撫長須,棗紅的臉上露出讚賞之色,感覺許仙所言,極合他心意,有些人就不配為人,當殺!
“此是何人的卷子?”關羽問道。
“杭州宋燾。”有人回道。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