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朱雀街,風裡裹著細碎的寒意,卻沒吹散桃記小館裡的暖香。上午的客人不算多,蘇軟桃站在灶台邊,看著小石頭笨手笨腳地往砂鍋裡加當歸,眼底帶著幾分耐心——這是小石頭第一次獨立煮當歸羊肉湯,從挑羊肉到焯水,她已經教了三遍,今天終於敢讓他試著單獨操作。
“姑娘,當歸放這麼多夠嗎?”小石頭攥著手裡的當歸片,聲音帶著點緊張,指尖微微發顫。他怕放少了沒藥效,放多了又會苦,額角的汗順著臉頰往下淌,把粗布衫的領口都浸濕了。
“夠了,再放就苦了。”蘇軟桃走過去,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彆緊張,就按我教你的來,先大火燒開,再轉小火慢燉,記得時不時攪一攪,彆糊底。”
小石頭點點頭,深吸一口氣,轉身盯著灶台。蘇軟桃回到前廳,幫春杏給客人添茶,眼角卻時不時瞟向後廚——她知道小石頭是個踏實的孩子,就是太容易緊張,得多給點鼓勵。
沒過多久,小石頭端著兩碗當歸羊肉湯走出來,臉上帶著幾分期待:“王阿婆,李大叔,你們嘗嘗,這是我煮的湯,要是不好喝,我再重新給你們煮。”
坐在靠窗位置的王阿婆接過湯碗,吹了吹熱氣,喝了一口,眉頭幾不可察地皺了一下,卻很快舒展開,笑著說:“好喝!比上次我喝的還鮮,小石頭進步真快!”
旁邊的李大叔也喝了一口,點點頭:“是啊,就是淡了點,不過沒關係,我口輕,這樣剛好。”
小石頭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自己忘了放鹽,臉一下子紅到了耳根,趕緊低下頭:“對、對不起,我忘了放鹽了,我再給你們重新煮兩碗!”
“不用不用!”王阿婆趕緊拉住他,“淡點好,淡點健康,我這老身子,吃不了太鹹的。”李大叔也附和:“是啊,不用重新煮,我們不介意。”
蘇軟桃走過來,拍了拍小石頭的後背,輕聲說:“沒事,第一次獨立煮湯,忘了放鹽很正常,下次記著就好。你看,你把羊肉燉得這麼軟爛,比上次熟練多了,這就是進步。”
小石頭抬起頭,看著蘇軟桃溫和的眼神,心裡的愧疚少了些,卻還是有點不好意思:“姑娘,我下次一定注意,再也不犯這種錯了。”
“知道錯就好,不用太自責。”蘇軟桃笑著說,轉身去後廚拿鹽罐,“我給你們加點鹽,稍微調一下味,不影響的。”
就在這時,蕭璟淵下朝來了,手裡提著個食盒,裡麵是剛從禦膳房取的江南糖粥,看到前廳的場景,笑著問:“怎麼了?小石頭這是怎麼了,臉這麼紅?”
蘇軟桃把剛才的事說了一遍,蕭璟淵走到小石頭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彆不好意思,誰剛開始學都會犯錯。我當年學武的時候,連劍都握不穩,還打碎過師父的劍鞘,比你這嚴重多了。”
小石頭驚訝地抬起頭:“王爺,您也會犯錯啊?”
“當然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蕭璟淵笑著說,“關鍵是要記住錯在哪兒,下次改進。你看你今天敢單獨煮湯,就比上次勇敢多了,這就是成長,慢慢來,以後肯定能幫軟桃分擔更多。”
小石頭點點頭,眼睛亮了起來:“謝謝王爺,我以後一定好好學,不辜負姑娘和王爺的期望!”
中午忙完後,蘇軟桃讓春杏和小石頭先回去休息,自己留在小館收拾。可沒過多久,小石頭又回來了,手裡拿著掃帚,默默地開始打掃前廳的衛生,還把桌椅擦得鋥亮,連灶台的縫隙都用布擦乾淨了。
蘇軟桃看著他忙碌的背影,心裡暖暖的,對坐在旁邊看賬本的蕭璟淵說:“你看,小石頭多懂事,就是太緊張了。”
蕭璟淵抬起頭,看著小石頭的身影,笑著說:“是個踏實的孩子,你教得好。有你們在,這小館越來越像家了。”
蘇軟桃點點頭,靠在蕭璟淵身邊,看著窗外漸漸落下的夕陽,心裡滿是安穩——在京城的日子,有蕭璟淵的陪伴,有春杏和小石頭的幫忙,還有街坊們的照顧,她的小館不僅是個做生意的地方,更是一個充滿溫暖的家。
傍晚的時候,小石頭收拾完準備走,蘇軟桃叫住他,遞給他一塊剛烤好的桂花酥:“今天辛苦了,拿著路上吃,明天繼續加油。”
小石頭接過桂花酥,眼眶有點紅,重重地點了點頭:“謝謝姑娘,我明天一定好好乾!”
看著小石頭離開的背影,蕭璟淵握住蘇軟桃的手,輕聲說:“你總是這麼溫柔,對誰都這麼好。”
“大家對我也很好啊。”蘇軟桃笑著說,“要是沒有你們,我在京城也開不好這個小館。”
蕭璟淵揉了揉她的頭發,眼底滿是溫柔:“以後,我們一起把這個家守護好,讓它永遠這麼溫暖。”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