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晨光剛灑在朱雀街東段的鋪麵門上,蘇軟桃就帶著春杏、李三,和蕭璟淵一起站在了分店的門口。鋪麵比總店略大,門口有塊小小的空地,剛好能擺兩盆植物;裡麵的空間方正,采光也好,蘇軟桃站在中間,想象著這裡裝滿江南元素的樣子,嘴角忍不住上揚。
“蘇姑娘,蕭公子,久等了!”三個裝修師傅提著工具箱趕來,為首的王師傅是蕭璟淵推薦的,手裡還拿著一卷圖紙,“這是我根據您說的江南風格,畫的初步設計圖,您看看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蘇軟桃接過圖紙,仔細看了起來:門窗上雕著荷花紋,和她想象的一樣;靠窗的位置留了展示櫃的空間;牆麵標注著掛水墨畫的位置;甚至連灶台的位置,都按江南小館的樣式設計,方便她煮藥膳。“王師傅,您畫得太好的!就是這裡——”她指著圖紙上的桌椅區域,“我想把桌椅換成更粗的竹製款式,坐著更穩,也更有江南農家的感覺。”
“沒問題!”王師傅立刻拿出鉛筆,在圖紙上修改,“竹製桌椅我們有現成的樣品,下午就能給您送來看看。”
蕭璟淵站在旁邊,看著蘇軟桃和師傅對接細節,偶爾補充一句:“展示櫃要做得高一點,能放下食譜和食材,還要加玻璃門,防塵。”他早就注意到蘇軟桃想把母親的舊食譜擺出來,特意提醒師傅留出足夠的空間。
接下來的幾天,裝修師傅開始進場施工。蘇軟桃每天收完總店的攤,就會去分店看看進度:第一天,師傅們開始拆舊的門窗,換上新的雕花木門;第二天,竹製桌椅送來了,淺黃的紋理透著自然的質感,蘇軟桃坐在上麵試了試,舒服又穩當;第三天,牆麵開始刷白,準備掛水墨畫;第四天,展示櫃做好了,玻璃門擦得鋥亮,蕭璟淵特意讓人從王府搬來一盞江南樣式的銅燈,掛在展示櫃上方,暖黃的燈光映著裡麵的空間,格外溫馨。
最讓蘇軟桃驚喜的是,蕭璟淵還讓人從江南移栽了兩盆蘭草,擺在分店門口——蘭草的葉片翠綠,透著清雅的氣息,和總店的蘭草遙相呼應。“阿淵,你怎麼知道我想擺蘭草?”蘇軟桃摸著蘭草的葉片,眼裡滿是驚喜。
“上次你跟春杏說,總店的蘭草長得好,想在分店也擺兩盆,我記下來了。”蕭璟淵笑著說,幫她把蘭草旁邊的石子擺整齊,“江南小館門口都愛擺蘭草,既雅致,又能讓人一眼就認出是江南風格。”
李三也沒閒著,每天收完水果攤,就來分店幫忙搬東西、打掃衛生;春杏則幫著蘇軟桃整理母親的舊食譜,把食譜按“湯類”“點心類”“羹類”分類,準備放進展示櫃裡。有天晚上,四人一起在分店加班,春杏突然說:“等分店開業了,咱們肯定比總店還忙,到時候我負責接待,李三負責采購,姑娘負責做藥膳,王爺負責……負責給姑娘幫忙!”
大家都笑了起來,蕭璟淵點點頭:“好啊,我負責給你們打下手,端茶送菜都沒問題。”
裝修接近尾聲的時候,蘇軟桃特意請張老板、劉老板來參觀。張老板看著門口的蘭草和雕花木門,笑著說“一進門就像到了江南”;劉老板則盯著展示櫃裡的舊食譜,“這些食譜可是寶貝,得好好保管,讓客人知道桃記的藥膳是有傳承的”。
開業前一天,蘇軟桃站在分店中央,看著眼前的一切:雕花門窗透著晨光,竹製桌椅整齊排列,牆麵掛著水墨江南畫,展示櫃裡的舊食譜透著歲月的痕跡,門口的蘭草散發著清雅的氣息,和她記憶裡的江南小館,越來越像。
蕭璟淵走到她身邊,輕輕握住她的手:“喜歡嗎?這就是咱們的分店,滿是江南味。”
“喜歡,太喜歡了。”蘇軟桃靠在他肩上,眼裡滿是淚光,“謝謝你,阿淵,幫我把江南的味道,搬進了京城的分店。”
蕭璟淵輕輕拍著她的背,輕聲說:“這是你應得的,你守住了母親的手藝,也守住了江南的味道,以後,我們還要把這份味道,傳到更多地方去。”
夜色漸濃,分店的燈亮了起來,暖黃的燈光映著滿室的江南元素,像一個溫暖的夢。蘇軟桃知道,明天分店就要開業了,這是她藥膳夢的新起點,而身邊這個人,會一直陪著她,把這份江南味,一直傳承下去。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