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徒後的第二天清晨,天剛亮,林阿妹、趙小蓮和周虎就到了後院的傳藝坊。蘇軟桃已經準備好了食材,灶台上擺著新鮮的羊肉、當歸和生薑,今天要教的是基礎藥膳“當歸羊肉湯”——這是母親最常做的,也是最考驗火候和食材搭配的。
“先看我做一遍,記好步驟。”蘇軟桃係上圍裙,動作熟練地將羊肉切成小塊,“羊肉要選後腿肉,肥瘦相間,切的時候要順著紋理,煮出來才不柴。”她一邊說,一邊演示,趙小蓮趕緊拿出紙筆,把要點記下來;周虎湊到灶台邊,仔細看著切肉的手法;林阿妹則盯著羊肉的紋理,小聲念叨“順著紋理,肥瘦相間”。
接下來是焯水,蘇軟桃往鍋裡加了薑片和料酒:“焯水要冷水下鍋,把血沫煮出來,這樣湯才不腥。”水開後,她用勺子撇去浮沫,動作輕柔卻利落,“浮沫一定要撇乾淨,不然會影響湯的口感。”
然後是慢燉,蘇軟桃把焯好的羊肉放進砂鍋,加入當歸、薑片和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大火煮沸是為了鎖住鮮味,轉小火慢燉一個時辰,讓當歸的藥性和羊肉的鮮味融在一起,不能急。”
演示完,蘇軟桃讓三個徒弟輪流試手。趙小蓮先上,她刀工好,切肉很整齊,可焯水時忘了冷水下鍋,水開後才放羊肉,血沫都粘在肉上,湯變得渾濁。她看著砂鍋裡的湯,眼圈一下子紅了,小聲說:“蘇姑娘,我沒做好……”
蘇軟桃走過去,沒有責怪,反而拿起勺子幫她撇浮沫:“沒關係,第一次做難免出錯,下次記住冷水下鍋就好。你刀工好,這是優勢,多練幾次,肯定能做好。”她還把自己剛才煮的湯盛了一碗給她,“嘗嘗,記住這個味道,下次就有方向了。”
趙小蓮接過湯碗,喝了一口,鮮美的味道讓她眼眶更紅了,用力點頭:“我記住了,下次一定做好!”
周虎試手時,力氣大的優勢顯出來了,切肉又快又均勻,可燉的時候火開太大,湯很快就熬乾了一半。蘇軟桃教他:“火要調小,像這樣,火苗剛好舔到砂鍋底,慢慢燉,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周虎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知道了,下次一定控製好火候。”
林阿妹最後試手,她熟悉當歸的特性,還特意選了三年生的當歸,可放的量太多,湯裡藥味太重。蘇軟桃耐心解釋:“當歸雖好,卻不能多放,一次放五片就夠了,多了會掩蓋羊肉的鮮味,藥膳講究的是溫和,不是藥味越重越好。”林阿妹趕緊記下來,說:“我以前在家種當歸,隻知道藥性,不知道用量,以後會多注意。”
一直到中午,三個徒弟才勉強做出合格的當歸羊肉湯。蘇軟桃看著他們的成果,笑著說:“進步很快,以後每天早上來練,晚上我再教你們認其他食材。”
蕭璟淵下朝後過來,剛好看到蘇軟桃在教林阿妹分辨春筍,耐心地指出“春筍要選尖部發紫的,這樣的才嫩”。他走過去,遞了袋剛買的江南糖糕:“累了一上午,吃點甜的補補。”
蘇軟桃接過糖糕,分給三個徒弟,笑著對蕭璟淵說:“他們都很用心,以後肯定能幫上忙。”
蕭璟淵揉了揉她的頭發,眼裡滿是溫柔:“你教徒弟的耐心,跟當初教我煮茶時一模一樣,有你這樣的師傅,他們肯定能學好。”
陽光透過桂樹的縫隙灑下來,落在傳藝坊的灶台上,三個徒弟捧著糖糕笑,蘇軟桃靠在蕭璟淵身邊,心裡滿是歲月靜好的幸福——這就是她想要的日子,有愛的人在身邊,有徒弟傳承手藝,有小館的煙火氣,簡單卻溫暖。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