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時的王府就亮了燈,廊下掛滿了緋紅的燈籠,每盞燈籠上都繡著淡粉桃花,風一吹,燈穗輕晃,把青磚地映得滿是暖光。蘇軟桃坐在梳妝鏡前,張阿婆正拿著桃木梳,幫她梳理長發,梳齒劃過發絲時,阿婆的手輕輕抖著,眼裡滿是淚光。
“阿婆的手彆抖呀,”蘇軟桃笑著轉頭,指尖碰了碰阿婆的手背,“再抖,發簪就插歪了。”
“傻丫頭,”阿婆擦了擦眼淚,拿起那支桃花銀簪——是蕭璟淵定情時送的,簪頭的珍珠在鏡前閃著光,“阿婆是高興,看著你從江南的小丫頭,長成能撐起桃記、嫁得良人的姑娘,你娘要是在,肯定比阿婆還開心。”
梳妝台上擺著江南織造局定製的嫁衣,淺紅底緞麵上,繡著纏枝桃花與蘭草,裙擺內側還繡著極小的“桃記”二字,是蘇軟桃特意要求的——她說“要帶著娘的手藝,帶著桃記的初心嫁”。春杏幫她穿嫁衣時,指尖拂過裙擺的紋樣,小聲說:“姑娘,這嫁衣真好看,比京城貴女的嫁衣還特彆,滿是江南的味道。”
軟桃點點頭,看著鏡中的自己——紅妝映著眉眼,發間簪著桃花,袖口露出的銀鐲子太後賜的見麵禮)閃著光,恍惚間好像看到了母親當年的樣子。正出神時,門外傳來輕輕的腳步聲,蕭璟淵的聲音帶著點緊張:“軟桃,準備好了嗎?吉時快到了。”
張阿婆笑著推了推她:“去吧,彆讓新郎等急了。”
軟桃提著嫁衣裙擺走到門口,蕭璟淵穿著大紅朝服,腰間係著玉帶,上麵掛著那枚“璟”字玉佩——與她頸間的“桃”字玉佩成對。他看到她的瞬間,眼神亮得像盛滿了星光,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扶住她的手:“軟桃,你今天……真好看。”
“你也好看。”軟桃耳尖泛紅,指尖輕輕攥著他的衣袖。
迎親隊伍從王府出發,沿著朱雀街往桃記方向走——按兩人的約定,要從桃記門前過,沾沾小館的煙火氣。街上擠滿了街坊,張老板、劉老板站在最前麵,手裡拿著撒花的竹籃,李三帶著徒弟們敲鑼打鼓,連王富貴都來了,笑著喊“王爺、王妃新婚快樂”。軟桃掀開轎簾,看著熟悉的街道,看著滿街的笑臉,眼淚忍不住掉下來,卻笑得格外甜。
婚禮設在王府的桃苑,苑裡的桃樹雖非花期,卻掛滿了粉色絹花,與燈籠相映,像落了滿院桃花。賓客早已到齊,宮廷的李嬤嬤、禦廚張師傅、溫書生,還有江南來的舊鄰,滿滿當當坐了三十桌。吉時一到,司儀高聲唱禮,兩人並肩走到台前,手裡共同捧著一本《江南藥膳集》——蕭璟淵說“這是我們緣分的見證,要帶著它拜堂”。
拜堂時,軟桃的裙擺不小心勾到台階,蕭璟淵及時扶住她,在她耳邊輕聲說“彆慌,我牽著你”;敬茶時,他們給太後遞的不是普通茶水,而是軟桃親手煮的“桂圓紅棗羹”,太後嘗了一口,笑著說“甜到心裡了,這對新人肯定能甜滿一生”;宴客的菜更是全由桃記團隊準備,“同心蓮子羹”裡的蓮子成對擺放,“錦繡桃花酥”的花瓣層疊如笑靨,“福壽當歸羊肉湯”飄著淡淡的藥香,每一道都藏著祝福。
蕭璟淵致辭時,手裡還握著那支桃花銀簪,聲音溫柔卻堅定:“我與軟桃,因一碗當歸羊肉湯相識於江南,因一間桃記相守於京城。她用藥膳傳承母誌,用真心溫暖人心,我何其有幸,能娶她為妻。往後餘生,我會陪她守著桃香,守著藥膳,守著彼此,不離不棄。”
軟桃看著他眼底的認真,眼淚又掉了下來,卻笑著補充:“我也會陪阿淵應對朝堂事,用藥膳幫他調理身體,我們會一起把江南的味道傳得更遠,不辜負大家的祝福。”
台下掌聲雷動,張阿婆擦著眼淚,跟身邊的李嬤嬤說“這倆孩子,真是般配”;張師傅笑著跟徒弟說“以後要多跟蘇姑娘學,不僅學手藝,更要學她的真心”;街坊們則湊在一起,說“以後桃記就是王府的‘禦膳房’了,咱們還能常吃到王妃做的藥膳”。
晚宴過半,軟桃悄悄拉著蕭璟淵走到桃苑的角落,這裡擺著一個小小的灶台,上麵煮著兩碗當歸羊肉湯——是她特意留的,要跟他一起嘗,像在江南小館時一樣。蕭璟淵舀了一勺,遞到她嘴邊:“還記得第一次在江南,你給我盛湯時,手都在抖嗎?”
軟桃張嘴接住,鮮美的味道在舌尖散開,與記憶裡的味道一模一樣:“當然記得,那時候我哪想到,會嫁給你,會在王府裡跟你一起喝湯。”
蕭璟淵握住她的手,指尖蹭過她無名指上的婚戒,月光灑在兩人身上,滿院的桃花絹花仿佛都活了過來:“以後每年今天,我們都要煮一碗當歸羊肉湯,紀念我們的緣分,好不好?”
“好。”軟桃靠在他肩上,聞著他身上的墨香,感受著滿院的桃香,心裡滿是幸福——這場大婚,有紅妝,有桃香,有愛人,有親友,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模樣。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