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的第一天清晨,蘇軟桃是被一陣淡淡的桂香喚醒的。她睜開眼,看到陽光透過雕花窗欞,落在床邊的小桌上,桌上擺著一碗溫熱的桂花粥,旁邊放著張字條,是蕭璟淵的字跡:“我去上朝,粥是廚房按你的方子煮的,記得趁熱吃。”
軟桃笑著拿起粥碗,桂花的甜香混著米香,是她最愛的味道。她想起婚前蕭璟淵說“要在王府設專屬藥膳房”,吃完粥便起身去找——膳房在王府東側,離臥室不遠,推開門的瞬間,她就笑了:灶台是磚石砌的,跟江南舊館的灶台很像;牆上掛著竹製的廚具,是李三特意打的;窗簾是江南的藍印花布,風一吹,像回到了家鄉的小館;甚至連調料罐上,都貼著她熟悉的標簽,“當歸”“蓮子”“桂花”,整整齊齊。
“喜歡嗎?”蕭璟淵不知何時站在門口,手裡拿著剛從禦膳房取來的新鮮羊肉,“我讓工匠按你說的樣式做的,調料罐是春杏幫著貼的標簽,她說你認習慣了這個。”
軟桃走過去,從背後抱住他:“喜歡,比我想象的還要好。”
從那天起,王府的藥膳房就成了兩人最常待的地方。軟桃每天都會給蕭璟淵煮“黨參烏雞湯”——知道他處理朝政勞累,黨參能補氣,烏骨雞能補身,她還特意去掉了黨參的苦味,加了少許枸杞提鮮。蕭璟淵下朝後,第一時間就會來膳房,有時軟桃還在煮湯,他就幫著燒火、剝蒜,動作雖不如她熟練,卻格外認真。
有次軟桃感冒了,頭暈得厲害,躺在臥室休息。蕭璟淵推掉了下午的朝會,留在王府照顧她。他想起軟桃之前教他做“生薑蔥白粥”,便笨拙地走進膳房,淘米時把米撒了一地,切生薑時差點切到手,煮粥時還忘了看火,粥底都糊了。可他還是端著粥走到臥室,聲音帶著點愧疚:“軟桃,粥有點糊,你要是不想吃,我再讓廚房做。”
軟桃看著他指尖的創可貼,看著碗裡糊了點底的粥,心裡暖暖的。她接過粥,舀了一勺,雖然有點糊味,卻滿是生薑的暖意:“很好吃,比廚房做的還香。”
蕭璟淵坐在床邊,看著她小口喝粥,眼眶有點紅:“以後你要是不舒服,一定要告訴我,彆自己扛著。”
軟桃點點頭,靠在他肩上:“知道了,以後我做藥膳,你幫我燒火;你處理朝政累了,我給你煮湯,我們互相照顧。”
除了滋補的藥膳,軟桃還常做江南小吃。有次她想起家鄉的糖炒栗子,便讓廚房買了新鮮栗子,在膳房裡炒。栗子的香味飄滿了王府,連太後派來的李嬤嬤都聞著味來了,嘗了一顆,笑著說“比京城小吃鋪的還甜,王妃這手藝,真是連小吃都做得這麼好”。
蕭璟淵也愛吃她做的桂花糯米藕,每次軟桃做,他都會吃兩大塊,還說“比禦廚做的合心意”。有次軟桃故意逗他,說“下次不給你做了,讓你饞著”,他卻從背後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發頂:“不行,我家軟桃做的,隻能給我吃。”
膳房的牆上,漸漸貼滿了兩人的“成果”——有軟桃寫的藥膳方子,有蕭璟淵畫的食材草圖,還有他們一起做的桃花酥的照片。軟桃每次看到,都會笑著說“這膳房,越來越像我們的小家了”。
蕭璟淵總會握住她的手,輕聲說:“這裡本來就是我們的小家,有你做的藥膳,有我們的回憶,比任何地方都溫暖。”
夕陽西下時,膳房的煙囪會升起嫋嫋炊煙,裡麵飄著當歸的藥香、桂花的甜香、栗子的焦香,混在一起,成了王府最溫暖的味道。軟桃知道,婚後的日子,沒有轟轟烈烈,卻有這樣朝夕相伴的溫暖,有這樣滿是桃香的日常,就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幸福。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