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的初夏,運河邊的風帶著水汽,吹得人心裡清爽。桃記揚州分店的門口,掛著藍底白花的布簾,上麵繡著小小的“桃記”二字,門口擺著兩盆從江南移栽的蘭草,翠綠的葉子上還沾著露水——這是周虎按照蘇軟桃的要求布置的,既要有江南味,又要融入揚州的市井氣。
今天是分店試營業的第一天,周虎天不亮就起了床,在廚房檢查食材:從京城運來的春筍已經泡好,河蝦活蹦亂跳地在水盆裡吐泡泡,當歸、生薑也都按比例分好,就等著客人來。他穿著乾淨的藍布褂子,時不時走到門口張望,心裡既期待又緊張——不知道揚州的客人,會不會喜歡江南藥膳的味道。
“老板,你這兒賣江南藥膳?”第一個客人是位穿著灰布衫的老伯,手裡提著菜籃,顯然是剛從菜市場回來。周虎趕緊迎上去:“是啊老伯,我們是京城桃記的分店,今天試營業,您要不要嘗嘗我們的春筍蝦餃?”
老伯點點頭,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周虎趕緊讓夥計端上一壺碧螺春,然後鑽進廚房,親手做了一籠春筍蝦餃。蝦餃端上桌時,熱氣騰騰的,皮薄得能看到裡麵的蝦仁和春筍,老伯夾起一個,咬了一口,眉頭卻輕輕皺了一下。
周虎心裡一緊,趕緊走過去:“老伯,是不是不好吃?”
“味道還行,就是有點淡了。”老伯笑著說,“我們揚州人吃東西,喜歡鹹鮮口,你這蝦餃裡的鹽好像少了點,鮮味兒沒出來。”
周虎趕緊拿出小本子,記下“春筍蝦餃:加鹽,提鮮”,還追問:“老伯,那您覺得湯怎麼樣?我們的當歸羊肉湯,要不要嘗嘗?”
“好啊,那就來一碗。”老伯點點頭。周虎端來湯,老伯喝了一口,又說:“湯挺鮮的,就是生薑少了點,要是再加點,驅寒效果更好,也更合我們的口味。”
接下來的客人越來越多,有江南同鄉,也有揚州本地人,反饋卻不太一樣——江南同鄉大多說“味道正宗,像家裡做的”,一位從杭州來的阿姨吃了江南醃篤鮮後,眼眶都紅了:“這味道跟我婆婆做的一模一樣,沒想到在揚州還能吃到這麼正宗的江南味。”可揚州本地人卻大多覺得“偏甜”“偏淡”,需要調整口味。
周虎拿著小本子,記了滿滿幾頁:“春筍蝦餃:減糖,加鹽,加少許火腿提鮮;當歸羊肉湯:增生薑用量,減冰糖;江南醃篤鮮:加揚州特產的筍乾,增加鹹鮮度……”他一邊記,一邊跟廚房的夥計交代,隨時調整配方,儘量讓每個客人都滿意。
中午忙完後,周虎才有時間喝口水,他靠在廚房的門框上,看著外麵熱鬨的客人,心裡鬆了口氣——雖然有不少需要調整的地方,但至少客人願意來嘗試,這就是好開頭。他拿出紙筆,給蘇軟桃寫回信,把今天的反饋一條一條列清楚,最後還加了句:“軟桃姑娘放心,我會儘快調整好口味,不讓分店給桃記丟臉。”
傍晚的時候,一位穿著綢緞的夫人帶著孩子來吃飯,點了碗蓮子百合羹。孩子嘗了一口,說“媽媽,這個羹好甜,我喜歡”,夫人卻笑著說:“甜是甜,就是蓮子有點硬,要是再燉會兒就好了。”周虎趕緊記下“蓮子百合羹:蓮子提前泡發兩小時,延長燉煮時間”,還送了孩子一塊桂花酥,孩子開心得蹦蹦跳跳。
試營業結束後,周虎把夥計們叫到一起,拿著反饋本說:“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客人的反饋我都記下來了,從明天開始,咱們按新的配方做,每個人都要記住:做藥膳不僅要守舊方,還要貼合客人的口味,這樣才能把分店做好。”
夥計們紛紛點頭,一位揚州本地的夥計說:“周掌櫃,您放心,我們知道揚州人喜歡什麼味兒,以後有客人提建議,我們也幫著記,肯定能把分店做紅火。”
周虎看著夥計們認真的樣子,心裡更有底了。他走到門口,看著運河邊的燈火,拿出蘇軟桃寄來的母親舊食譜,輕輕摩挲著封麵——軟桃姑娘說,做藥膳要用心,要聽客人的意見,現在他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把揚州分店做好,讓江南藥膳的味道,在揚州落地生根,不辜負軟桃姑娘的信任,也不辜負自己的初心。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