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的京城,寒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朱雀街的商戶大多早早關了門,唯有桃記總店的燈亮到深夜,後院的空地上堆滿了新鮮的羊肉、生薑和小米,學堂的學員、分店的夥計圍著十幾個大砂鍋,忙得熱火朝天——三天前,朝廷傳來急報,北方邊關遭遇百年不遇的寒冬,將士們戍邊時手腳凍傷、風寒頻發,急需能驅寒補身的“邊關暖膳”,蘇軟桃得知消息後,連月子裡的靜養都顧不上,當即拍板:“桃記要出這份力,讓將士們在邊關也能喝上熱乎的暖膳!”
“軟桃,你剛出月子,彆累著,籌備的事交給我和學員們就行。”蕭璟淵從宮裡回來,剛進門就看到軟桃係著圍裙,正在給學員們分食材,趕緊走過去接過她手裡的竹籃,眉頭微蹙卻滿是心疼,“朝廷已經協調了其他商戶,咱們不用把所有擔子都扛下來。”
“我知道,可將士們在邊關受苦,我坐不住。”軟桃看著空地上的食材,眼裡滿是堅定,“娘以前總說,藥膳不僅能暖身,還能暖心,現在將士們需要這份暖,我要是不做,心裡不安。”她頓了頓,笑著補充,“你放心,我隻指揮,不親自動手,春杏和小丫會幫我盯著。”
蕭璟淵知道勸不動她,隻好轉身去協調資源——他連夜聯係京郊藥膳園,讓園裡優先采摘成熟的生薑、蘿卜,把儲存的羊肉全部調運到桃記;又找內務府借了二十個保溫性能最好的銅質食盒,還安排王府的侍衛來幫忙分揀、封裝食材,確保暖膳送到邊關時還是熱的。
第二天一早,桃記後院就熱鬨起來。春杏帶著分店的夥計清洗羊肉,她教大家“選羊肉要挑帶點肥的,燉出來的湯更鮮,將士們喝了抗寒”;王小丫則帶著學堂的學員切生薑,她手裡的刀飛快,薑片切得薄厚均勻,還不忘叮囑:“生薑要多放,驅寒效果才好,不過也彆太多,不然湯會辣得沒法喝。”
軟桃坐在旁邊的竹椅上,懷裡抱著剛滿半歲的蕭念桃,手裡拿著一張“暖膳清單”,時不時叮囑兩句:“羊肉焯水的時候要加料酒和薑片,去腥味;熬粥的時候要不停攪,彆糊底;每個食盒裡都要放兩個暖爐,一層湯一層粥,彆弄混了。”
念桃似乎知道母親在忙正事,乖乖地靠在軟桃懷裡,小手指著忙碌的人群,咿咿呀呀地叫著,偶爾伸手想去抓旁邊的生薑,軟桃笑著把他的小手握在手裡:“等你長大了,娘也教你做暖膳,給戍邊的將士們送過去,好不好?”
蕭璟淵走過來,把一件厚披風披在軟桃肩上,又給念桃裹緊了小棉襖:“風大,彆凍著你們娘倆。京郊的羊肉已經到了,一共五百斤,夠做兩千份暖膳,運輸隊也聯係好了,明天一早就出發,走最快的驛路,三天就能到邊關。”
“太好了!”軟桃眼睛一亮,趕緊讓春杏調整分工,“今天咱們通宵趕工,爭取明天早上把所有暖膳都裝好,彆耽誤了運輸。”
夜幕降臨,桃記後院點起了燈籠,暖黃的光映著每個人忙碌的身影。夥計們輪流守在砂鍋旁,確保羊肉湯始終翻滾著;學員們則負責分裝,把熱乎的羊肉湯和禦寒粥裝進保溫食盒,再用棉絮把食盒裹得嚴嚴實實;蕭璟淵也沒閒著,幫著搬食材、遞工具,偶爾還會湊到砂鍋前嘗一口湯,笑著說:“味道正好,比禦廚做的還香,將士們肯定喜歡。”
淩晨時分,第一份暖膳封裝完成,軟桃看著沉甸甸的食盒,心裡滿是期待:“希望這些湯和粥,能讓將士們在邊關少受點凍,多一份力氣守護家國。”王小丫走過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笑著說:“姑娘,您放心,我們明天送膳的時候,一定把您的心意帶到,讓將士們知道,京城有很多人在惦記著他們。”
軟桃點點頭,看著滿院的暖膳,又看了看懷裡熟睡的念桃,心裡突然湧起一股暖流——她從江南來,帶著母親的食譜,原本隻是想守著一家小館,卻沒想到,如今能以藥膳為媒,為戍邊的將士們儘一份力。她知道,這就是母親所說的“藥膳的意義”——不僅要溫暖身邊的人,還要溫暖更多需要的人,讓這份來自江南的溫情,能跨越千山萬水,抵達每一個需要的角落。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