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軍營的操場上,幾十口大鐵鍋支了起來,桃記送來的暖膳被倒進鐵鍋裡,濃鬱的羊肉湯香氣混著小米粥的甜香,飄滿了整個軍營,將士們排著隊,手裡拿著粗瓷碗,眼裡滿是期待——這是他們戍邊這麼多年,第一次在寒冬裡喝到來自京城的熱乎藥膳。
王小丫站在鐵鍋旁,幫著給將士們盛湯,她一邊盛,一邊笑著說:“這羊肉湯裡加了生薑和當歸,驅寒補身,喝了能暖和一整天;小米粥裡加了紅棗,甜絲絲的,能補氣血,大家不夠再添,管夠!”
一位滿臉風霜的老兵接過湯碗,吹了吹熱氣,喝了一口,眼淚差點掉下來——他戍邊十年,每年冬天都凍得手腳生瘡,喝著這熱乎的羊肉湯,暖流從心口一直傳到腳尖,他哽咽著說:“這湯……比家裡媳婦做的還暖,謝謝你們,從京城這麼遠送過來。”
旁邊的年輕將士也跟著說:“是啊!之前喝行軍鍋煮的湯,煮好沒多久就涼了,這湯喝著熱乎,渾身都有力氣了,再冷的天也不怕了!”
邊關將軍趙將軍走過來,接過王小丫遞的湯碗,嘗了一口,讚道:“好湯!羊肉燉得軟爛,不柴不腥,生薑和當歸的量加得正好,既驅寒又不影響口感,比禦廚做的還合心意。你們桃記真是有心了,冒著這麼大的雪送過來,辛苦你們了。”
“將軍客氣了,”周虎走上前,敬了個不標準的軍禮,“我們姑娘說,將士們在邊關守護家國,辛苦了,我們隻是做了點力所能及的事,能讓將士們喝上熱湯,我們就滿足了。”
趙將軍點點頭,看著將士們喝著湯、笑著聊天的樣子,心裡滿是感慨——寒冬戍邊,將士們最缺的就是這份“暖”,不僅是身體的暖,更是心裡的暖。他轉身對王小丫說:“麻煩你回去告訴蘇姑娘,這份情,我們邊關將士記在心裡了,以後定當更加用心戍邊,守護好咱們的家國,不辜負京城百姓的惦記。”
當天下午,趙將軍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親手交給王小丫,信裡寫道:“桃記暖膳,暖的不僅是將士之胃,更是戍邊之心。大雪送膳,情義深重,邊關將士定以熱血護家國,以忠誠報民心。”他還讓王小丫帶了一包邊關的特產——曬乾的野山菌,說:“這是我們邊關的一點心意,讓蘇姑娘嘗嘗,用這個燉雞湯,味道很好。”
王小丫和周虎在軍營待了一天,幫著將士們煮剩下的暖膳,還教他們“如何用行軍鍋煮藥膳”:“煮羊肉湯的時候,要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燉,這樣羊肉才軟爛;要是沒有當歸,用生薑和花椒也能驅寒。”將士們聽得認真,有的還拿出本子記下來,說:“以後咱們自己也能煮藥膳,再也不怕冬天凍著了。”
臨走時,將士們列隊送行,趙將軍親自把他們送到軍營門口,握著王小丫的手說:“回去路上注意安全,以後要是有需要,隨時給我們傳信,邊關雖遠,但我們和京城的心是連在一起的。”
王小丫和周虎點點頭,眼眶都紅了。馬車駛離軍營時,他們回頭看,將士們還站在門口揮手,雪地裡的身影,像一排排挺拔的青鬆。王小丫抱著趙將軍寫的感謝信,心裡滿是驕傲——她不僅完成了軟桃交代的任務,還感受到了邊關將士的赤誠和熱血,她知道,這份暖膳,不僅溫暖了將士們,也溫暖了她自己,讓她更明白“藥膳的意義”——連接人心,傳遞溫情,不管相隔多遠,都能讓彼此感受到那份來自遠方的牽掛。
歸途中,王小丫把將士們的反饋一一記在本子上,還把趙將軍送的野山菌小心翼翼地收好,心裡想著:回去一定要把這些事都告訴姑娘,讓她知道,她的初心和溫情,已經跨越千山萬水,抵達了邊關,溫暖了最可愛的人。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