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的日月在王倫的搗鼓下,像加了輪子般骨碌碌往前滾。校場上的呼喝聲日漸整齊洪亮,水寨裡新補的船隻也多了幾分精神氣,連庫房那總唱空城計的糧囤,也終於有了點實在的底子。一切似乎都在朝著“正規化匪幫”的道路上穩步前進。
但王倫心裡的那塊大石頭,非但沒落下,反而隨著時間推移,分量見長。
人才!他缺人才缺得眼睛都快綠了!
看著杜遷和宋萬為了手下幾個小頭目的考核排名差點上演全武行,看著朱貴捧著越來越厚的賬本眼底發青,王倫就感到一陣深深的無力。管理層都快透支了,底層嘍囉素質參差不齊,這攤子要是再大點,非散架不可。
他腦子裡那點現代管理的存貨,應付當前局麵已是左支右絀。他太需要幾個能扛大梁的狠角色了——能練兵如林的將才,能運籌帷幄的謀士,甚至來個能工巧匠改善下軍備也好啊!
可現實是,梁山泊的名號,在真正的高手耳中,大概跟“黑風寨”、“二龍山”之流沒啥區彆,甚至可能還不如。人家少華山還有九紋龍史進呢!他王倫有什麼?一個酸秀才,三個本事平平的元老,外加幾百號剛學會看“業績點”吃飯的烏合之眾。
“寨主,又為人才之事煩憂?”朱貴捧著一疊新整理的情報進來,見王倫對著水泊地圖長籲短歎,便猜到了七八分。
王倫轉過身,苦笑道:“朱貴兄弟,你說,咱們這梁山,要怎麼樣才能讓那些江湖上的英雄好漢,心甘情願地來投?”
朱貴放下情報,沉吟道:“寨主,江湖人重義,也重名。我梁山如今,缺的便是一個‘名’字。若有德高望重之人代為引薦宣揚,或可事半功倍。”
德高望重之人?王倫腦子裡立刻蹦出一個名字——小旋風柴進!
對啊!怎麼把這尊大佛給忘了!原著裡,柴進可是專門接濟流配罪犯和落魄好漢的孟嘗君式人物,江湖聲望極高,林衝、宋江、武鬆都受過他的恩惠。要是能搭上柴進這條線,借他的金口在江湖上說道說道,那梁山泊的招聘廣告效果絕對杠杠的!
想到這裡,王倫精神一振,仿佛看到了無數好漢排著隊來梁山麵試的場景。
“備馬!不,備船!我要親自去滄州橫海郡拜訪柴大官人!”王倫一拍大腿,就要下令。
可話剛到嘴邊,又被他硬生生咽了回去。
不對勁,很不對勁。
他猛地想起原著劇情。王倫本人,當初就是個不得第的秀才,受了柴進資助才能到梁山落草。說起來,柴進對他是有恩的。可自己穿越過來,繼承了身份,卻沒繼承那份對柴進的熟悉感和恩情記憶。這貿然上門,該怎麼說話?柴進會不會看出破綻?
更重要的是,他敢離開梁山嗎?
杜遷、宋萬這倆兄弟,守成尚可,進取不足。自己這一去,少說一兩個月,期間萬一附近州府腦子一抽,派兵來剿,或者有其他不開眼的山寨來搶地盤,他們能應付得來?彆自己人才沒請到,老家先被人端了,那可就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成了水滸世界最大的笑話。
再說了,他王倫現在好歹是一寨之主,雖然是個草頭王,但屁顛屁顛跑上門去求人,是不是有點太掉價了?會不會讓柴進看輕了,反而適得其反?
各種念頭在王倫腦子裡打架,讓他剛熱起來的心又涼了半截。去,風險太大;不去,人才難得。
王倫在聚義廳裡來回踱步,眉頭擰成了疙瘩,把那點剛養出不久的“寨主”威嚴破壞殆儘。
杜遷和宋萬聞訊趕來,一聽寨主要遠行,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不行不行!寨主,你可不能走!你走了,這什麼考核,什麼點數,俺和老宋可玩不轉!”杜遷第一個反對。
宋萬也甕聲甕氣地附和:“是啊寨主,山下官府最近好像有點動靜,你不在,俺們心裡沒底!”
連朱貴也委婉表示:“寨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眼下山寨初定,您確實不宜輕動。”
得,全票反對。
王倫歎了口氣,一屁股坐回那張鋪著假虎皮的椅子上,倍感惆悵。空有“先知”的優勢,卻因自身實力不濟和種種顧慮,寸步難行。這感覺,就像明明知道寶藏在哪裡,卻找不到鏟子去挖,憋屈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