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的日月在水軍的操練呼喝與步軍的整齊腳步聲中,又翻過了幾頁。王倫搞的那套“軍銜職位製”初步運行,雖偶有些小摩擦,比如杜遷手下一個“都頭”覺得自己跟宋萬手下的“指揮使”本事差不多,憑啥待遇差一截,被王倫用“積累功勳便可晉升”給糊弄了過去,但大體上還算平穩。林衝的陸上防務和三阮的水寨建設,都搞得有聲有色。
這日,王倫正與林衝在校場上觀摩新設計的“鴛鴦陣”小隊演練——這是王倫憑著模糊記憶和林衝一起鼓搗出來的,旨在提高小隊配合戰鬥力。忽見朱貴引著一人,匆匆從山下趕來。
那人遠遠走來,便覺一股英悍之氣撲麵。隻見他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雖衣著略顯風塵,步履間卻透著沉穩與力量。
王倫心中一動,這賣相,這氣質,絕非尋常人物!
朱貴快步上前,臉上帶著幾分興奮,對王倫低聲道:“寨主,柴大官人回信了!送信之人,乃是柴大官人莊上的一位好漢,姓武名鬆,排行第二!”
武鬆?!!
王倫心頭劇震,差點沒穩住臉上的表情。未來的打虎英雄,快意恩仇的武二郎,就這麼……被柴進打包送來了?因為自己那封信,曆史的軌跡在這裡又拐了個小彎?此時的武鬆尚未經曆景陽岡、獅子樓那些驚天動地的大事,名聲不顯於江湖,但那身潛藏的本能和骨子裡的剛烈之氣,卻是遮掩不住的。
他強行壓下心中的激動,看向武鬆。隻見武鬆上前幾步,不卑不亢,抱拳行禮,聲如洪鐘:“在下武鬆,奉滄州柴大官人之命,特來拜上王寨主,並呈上書信一封。”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雙手奉上。
王倫連忙接過,並未立刻拆看,而是熱情地扶住武鬆的手臂:“武鬆兄弟!不必多禮!柴大官人處來的人,便是我梁山的貴客!一路辛苦!”他仔細端詳武鬆,見他雖神色坦然,眉宇間卻似乎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想來在柴進莊上,雖有恩遇,但寄人籬下,又因性子剛直,未必十分如意。
“林教頭,朱貴兄弟,快來見過武鬆兄弟!”王倫引見道,“這位是豹子頭林衝,原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這位是旱地忽律朱貴,掌管山寨耳目。”
武鬆聽得林衝名號,眼中精光一閃,肅然起敬:“原來是林教頭!武鬆久仰大名!”又對朱貴拱手。林衝見武鬆氣度不凡,也心生好感,抱拳還禮。
王倫這才拆開柴進的回信。信中,柴進先是客套一番,感念王倫還記得昔日情分(王倫暗鬆口氣,看來沒露餡),對王倫信中描述的梁山氣象表示讚賞,認為其“立規矩,明賞罰,聚義同心,頗有章法”。接著,筆鋒一轉,提到了武鬆,說此人性情剛烈,膂力過人,武藝紮實,因在家鄉打死了一個欺壓良善的惡霸(並非西門慶,時間線已變),流落江湖,投在他的莊上。柴進言道,武鬆乃可造之材,他莊上雖好,卻恐耽擱了英雄前程。聽聞王倫處廣納賢才,正是用武之地,故特薦武鬆前來,望王倫善加看待,使其得以施展抱負雲雲。
信末,柴進還隱晦提了一句,若梁山日後果真能成氣候,望不忘“替天行道”之本心。
王倫看完信,心中了然。柴進這是既做了順水人情,解決了莊上可能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又在他王倫這裡埋下了一步閒棋,結個善緣。高,實在是高!不愧是江湖上名聲最好的“孟嘗君”。
他收起信,對武鬆笑道:“武鬆兄弟,柴大官人在信中對你讚譽有加!言你是難得的豪傑!我梁山泊,正需要兄弟你這等人物!若兄弟不嫌棄山寨簡陋,王某誠摯相邀,請兄弟入夥,共聚大義!”
武鬆在路上已得柴進暗示,心中早有準備。他漂泊日久,也渴望一個安穩的立身之所,更能施展一身本事。見王倫態度誠懇,林衝、朱貴也非俗類,這梁山氣象也確實與尋常亂糟糟的山寨不同,當下不再猶豫,單膝跪地,抱拳道:“武鬆乃戴罪之身,蒙寨主不棄,願效犬馬之勞!從今往後,但憑寨主驅使!”
“好!好!好!”王倫大喜,連說三個好字,親手扶起武鬆,“我得武鬆兄弟,如虎添翼也!”
當下,王倫便引著武鬆上山,擊鼓聚將,向眾頭領介紹了這位新加入的好漢。杜遷、宋萬見武鬆氣宇軒昂,又是柴進推薦,自然無話。阮氏三雄見來了個陸上的硬手,也覺山寨越發興旺。
歡喜之後,老問題又來了——職位怎麼安排?
武鬆初來,按照新立的“軍銜製”,授予“指揮使”軍銜,與杜遷、宋萬、朱貴、三阮平級,這沒問題。但具體職位呢?
王倫看著武鬆,腦子飛快盤算。武鬆的特點是步戰無敵,勇猛絕倫,性子剛直,執法嚴明(參考他後來當都頭)。讓他去管水軍?不合適。讓他像杜遷宋萬一樣單純領一營步軍?似乎有點大材小用,而且他初來,直接帶兵未必服眾。
忽然,王倫靈光一閃。山寨如今規模漸大,人員複雜,光是靠著“業績點”和頭目管理,在軍紀、法度方麵確實還欠缺一個強有力的執行和監督機構。林衝主要負責軍事訓練和作戰,行政紀律這塊,正好可以獨立出來。
他清了清嗓子,對眾人道:“武鬆兄弟武藝高強,性情剛正,山寨如今事務日繁,正需一位兄弟專司軍紀法度,糾察不法,確保號令通行,賞罰分明!”
他看向武鬆:“我意,設‘巡察使’一職,由武鬆兄弟擔任!職責便是巡察山寨各處,監督軍紀執行,處置違反寨規之事,位同各營主官,直接對我負責!凡有作奸犯科、懈怠號令、恃強淩弱者,無論職位高低,武鬆兄弟皆有權按寨規處置!”
這個職位,權力大,責任重,極其考驗個人的威望和公正性。交給武鬆,正好發揮他剛直不阿、不畏強權的特點,也能讓他快速在山寨樹立威信。
武鬆一聽,這個職位正合他的脾性!他平生最恨的就是仗勢欺人、不守規矩之輩。當下便慨然應諾:“武鬆領命!必秉公執法,絕不徇私!”
林衝等人聽了,也覺得此職重要,非武鬆這等人物不能勝任,紛紛點頭稱善。
王倫心中得意,這人事安排,簡直完美!既給了武鬆發揮的空間,又完善了山寨的管理架構。
於是,梁山泊的權力架構進一步清晰:
***都督:**王倫(總攬)
***統領/總教頭:**林衝(陸軍事務、全軍操練)
***指揮使/水軍頭領:**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水軍)
***指揮使/步軍頭領:**杜遷、宋萬(步軍)
***指揮使/巡察使:**武鬆(軍紀法度)
***指揮使/酒店主管:**朱貴(情報、接待)
武鬆的加入,如同在梁山這台逐漸加速的機器上,裝上了一個強有力的“紀律保障係統”。王倫看著麾下這文(自己)武(林衝)水(三阮)法(武鬆)情(朱貴)俱全的核心班子,心中豪情萬丈。
這水泊梁山,終於開始有點“天罡地煞聚義之地”的雛形了!而這位尚未名動天下的武鬆,將在梁山上書寫怎樣的新篇章,王倫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