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以往接待散客,收拾起來無非是儘快將碗盤收走,桌子擦乾淨,何曾有過這般條理和章法?
更難得的是,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有種井然有序的從容。
店小二阿福忍不住低聲對同伴說:“我的乖乖,這收拾碗筷也能收拾出個花來?看著真利索!”
另一小二阿貴也點頭:“關鍵是快,還不亂,這還真不能小瞧了婦人。”
他們五人原本對李月蘭任用清一色婦人姑娘擔任廚娘,心中多少存有些疑慮——畢竟,顛鍋炒菜、搬運米麵這些活兒,在他們看來,終究是男人更得力些。
可今日,他們親眼見證了這四位廚娘在李月蘭指揮下,不僅做出了令四大學院交口稱讚的菜肴,連這後續的收拾工作也完成得如此高效體麵,那點疑慮早已煙消雲散,隻剩下由衷的佩服。
原來,廚房之事,並非全靠力氣,分工、合作與調度,才是關鍵。
李月蘭帶著四人將後廚也徹底清理乾淨,所有工具歸位,灶台光潔如新,這才宣布今日新廚娘培訓結束。
淮月樓不遠處的磨坊裡,石磨平穩運轉。
新招的三名磨坊工:石鎖、木生、鐵宏三人在經過李月蘭和謝廣福的簡單培訓後,已經正式上崗。
此時,磨坊外排起了小隊,都是村裡趕來要碾新米的村民。
看著那憑借水力自動旋轉的石磨,以及三個小夥子熟練的操作,村民們既新奇又羨慕。
“石鎖小子,這大家夥一次真能碾這麼多米?”一位大爺指著正流出混合米的大型碾米磨問道。
“是啊,根生叔,您瞧,這邊進穀,那邊就出混合米,再過風車變成糙米,最後舂臼,精白米就出來了,比咱們以前用石臼舂快多了!”
石鎖一邊調整著磨盤間隙,一邊大聲回答。
“木生,你們在這磨坊乾活,李月蘭給你們開多少工錢啊?”一位大嬸好奇地打聽。
木生擦了把汗,憨厚地笑了笑,也不隱瞞:“月蘭嬸子給我們定的,一個月底錢八百文,全勤再加五百文。每天乾四個時辰,做六休一。要是磨坊生意好,月底還有獎銀呢!中午管一頓飯,逢年過節還有節禮。”
這話一出,排隊的大嬸大爺們頓時驚呼出聲。
“哎喲!八百文!加五百文!那不就是一千三百文?還做六休一?”
“我的天!這待遇,比縣裡好些鋪子的夥計都強了!”
“中午還管飯?這……這好事怎麼就落到你們三個頭上了!”
“這,縣裡碼頭扛大包的,一個月累死累活也就九百文,人家還不休息咧。”
“就是,磚瓦廠的那些人,上個月提了工錢,一個月到手也才一千二百文。”
“鐵牛,你娘這下可要樂開花了!”
鐵牛一邊費力地將一袋新碾好的米扛到一邊,一邊咧嘴笑:
“嘿嘿,我娘說了,讓我好好乾,可不能辜負了月蘭嬸子的信任!”
人群中頓時響起一片羨慕的議論。
“早知道李月蘭招工待遇這麼好,我當初就該讓我家那小子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