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大方向沒有變動的情況下,胤礽更多的注意力都是放在了科研上。
哦,還有自己那個偷溜的大侄女。
人都走了,還會時不時的將一些特殊人才送回大夏國。
大清來大夏國的人,不管是誰的人,麵對現在的大夏國,都是新奇的。
這裡人雖然也說漢話,可也有不同的語言。
甚至,他們發現胤礽和胤褆的幾個孩子,都會多國語言。
不是因為他們足夠聰明,而是……這裡的環境影響了。
來大夏國的大清人,也有語言天賦不錯的。
沒幾天,就能夠用簡單的外國話與大夏國的百姓交流。
自此,也從百姓口中得知了關於大夏國的曆史。
土著所說的話,會更加直觀的表現出大夏國的建國經曆。
也讓收集消息的大清使臣們心裡更加確定,現在的大夏國,不是他們大清可以隨意插手的。
使臣將自己這一路的所見所聞全部都傳信給大清,至於他們,還需要在大夏多停留一段時間。
最好,將大夏國的各種先進技術給學到手。
即便學不會,也可以與大夏國進行友好協商,讓專業的人才去大清傳教知識。
這些人的做法,胤礽沒有阻止。
他在提升大夏國實力的同時,也希望大清能夠越來越好。
至少,百年屈辱,能免則免。
大清有意與大夏保持聯係和建交,大夏也想拉大清一起進步。
沒幾年,兩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和交通越來越頻繁。
等看到胤禟帶著人來訪大夏國時,胤礽還意外了一下。
算起來,這還是除了他和胤褆之外,第三個離開大清的皇子。
因為恢複了與大清的通聯,所以胤礽也是知曉大清的近況的。
看到胤禟來大夏國,自然是好生接待。
不過,胤禟的心大的很。
他這才來了大夏國,沒待多久,就慫恿著胤褆帶著他去周邊國家遊玩。
在胤禟心裡,大夏國和大清差不多。
彆的不說,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
他現在,最想去看看西方各國的情況。
胤礽這個大夏國的支柱不能跟著他到處溜達,就隻能請武力值不錯的大哥帶著他一起出門。
對此,胤褆也沒拒絕。
大閨女都離開了幾年,也不想著回家。
胤褆舍不得約束自己閨女,就隻能自己去找人了。
胤禟之前還以為,大哥對自己的兄弟情深,這才舍命陪君子的帶著他周遊列國。
結果,等到了一個地方,在見到一個女人後,大哥就不走了。
起初,胤禟還以為大哥這根鐵樹,遇到了屬於自己的真命天女。
等聽到那女子脆生生的喊自己大哥‘阿瑪’時,胤禟都麻了。
不是……
你這眉清目秀的姑娘,怎麼見人就喊阿瑪啊?
還不等胤禟反應,胤褆就先一步回應了自己大閨女。
“小魚兒,玩的可還儘興?”
大閨女離開後,也時有送消息回來。
可沒看到人,胤褆總是會擔心的。
這會兒見到人,胤褆就不去管什麼弟弟了。
拉著自己大閨女的手,左右打量著。
嗯,很好,這氣色,看著就沒虧待過自己。
子魚笑著任由阿瑪查看,等父女兩聊完近況,才看到一旁站著的男人。
子魚疑惑的看著對方的辮子頭,又看向自己阿瑪。
眼神示意,“這是?”
胤褆接到信號,指著胤禟說道:“這是你九叔。”
對於大清的親人,胤褆也曾給幾個孩子普及過他們的消息。
那次回大清沒有小魚兒,自然不會認識現在的九爺胤禟。
不過,子魚即便人對不上號,可也不會失禮。
當下,就給胤禟行禮。
“九叔好!”
這禮行的,就比較敷衍。
在大清,行禮可是講究的很。
即便不需要行大禮,可起碼的蹲身行禮也要有的。
結果,自己大哥的閨女,自己從未見過的侄女,隻是站在自己對麵,抬手左右晃了晃,就算是行過禮了。
胤禟就算是再怎麼接納新鮮事物,對於這樣的態度,還是有些彆扭的。
可胤褆本就跟大清的那些皇子們不同,他的孩子,自然不受大清禮教束縛。
因此,才不會當麵給兩人下不來台。
“這是……”
胤褆的幾個孩子,在之前回大清的時候,胤禟可都是見過的。
這個沒見過的女孩,能夠叫胤褆阿瑪的人,想想也知道身份是什麼。
不過,還需胤褆自己說出來。
胤褆也不負胤禟所想,當即就介紹道:“這便是子魚,爺的大閨女。”
胤褆這麼一說,胤禟倒是想到了什麼。
畢竟,事關胤褆大閨女,當年在紫禁城也是有幾件事發生的。
其中,大阿哥極為重視自己的嫡女這一消息,就已經成為了紫禁城所有人心裡的共識。
後來,胤禟也聽皇阿瑪提起過,這位大侄女上次之所以沒跟著胤礽他們一起回大清,就是為了監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大清使臣出發時,皇阿瑪也有囑咐過,讓他們多加留意自己這個大孫女的消息。
結果,他們倒是想接觸她,可等他們抵達大夏國時,人早就離開了。
甚至,至今都不曾回過大夏國,讓留守在那裡的人枯等。
心裡想了這麼多,胤禟也沒表現出來。
他隨手將自己腰間掛的一塊玉佩給摘了下來,遞給大侄女。
“九叔初次見你,也沒提前準備什麼禮物。這玉佩還不錯,就先給侄女當見麵禮了。過後,九叔定會送上重禮。”
此次出行,胤禟所帶的人力、物力、財力,可是足的很。
給自家小輩兒一點見麵禮,胤禟並不會舍不得。
當然,話說的這麼敞亮,也是因為他有求於胤褆他們。
畢竟有時候,這過江龍可沒有地頭蛇的權限大。
想要在海外辦成事,就免不了四處打點。
要是有熟人在,一些不必要走的彎路,就可以直接避開。
因為看出胤褆和胤礽對於眼前這個大侄女的看重,胤禟自然不會犯傻,因為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