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在與福晉商量之後,還是拍板決定就在自己這院子裡小辦一場。
宴席可以小辦,可禮卻不會少收。
胤褆想著,帶著笑容去找自己皇阿瑪。
第一次當阿瑪的胤褆,什麼都想給自己大閨女最好的。
而且,大閨女不光是自己第一個孩子,還是皇阿瑪第一個孫輩兒。
即便不是嫡長孫,可也是嫡長孫女。
到底是占了一個長字,在老爺子心裡肯定是有一個位置的。
從阿哥所到乾清宮正殿,胤褆一路都高高興興的。
可惜,在進去麵見老爺子的時候,看到正與老爺子親親熱熱的太子胤礽,麵上有些不悅。
說起來,他是皇阿瑪頭一個養住的孩子。
在他之前,有幾個阿哥沒有養活,就沒算在續齒中。
而太子,是皇阿瑪的嫡子。
他占了一個長,太子占了一個嫡。
在皇阿瑪的一眾兄弟中,他與太子自小就有些不對付。
比起他和其他兄弟,太子自出生就沒了皇額娘,由老爺子撫養長大。
甚至,出於各種考量,老爺子在太子很小的時候,就立他為太子。
太子身份不同,與其他阿哥自然有所區分。
在很多時候,皇阿瑪在他與太子之間,都會選擇偏袒太子。
即便,他並沒有做錯過什麼。
按皇阿瑪的話來說,那就是太子是君,他們是臣。
地位不同,觀念不同。
可他也是個驕傲的,心裡對於這種區彆對待很是不忿。
小時候因為宮裡孩子接二連三夭折,他被送出宮,由大臣撫養長大。
在大臣家,他是君,他們是奴才。
他不管是做什麼,都不會有人拒絕。
慢慢的,也將他的性子養的獨了些。
在回到宮裡後,他的性子基本定型,事事都要與比自己小一些的太子爭。
當自己的文課趕不上太子後,他就在武學上努力。
好在,他在騎射功夫上確實是有些天賦,就算是太子比他更早接觸這些,也比不過他。
正當胤褆以為,自己終於能夠在皇阿瑪麵前得臉時,太子卻用彆的事將皇阿瑪的注意力給吸引過去。
他想要的誇獎,很少會有。
一次兩次的,他漸漸與太子有些不合。
不過,大多也都是言語機鋒,倒是沒出現什麼拳腳相向的場麵。
這會兒正是他高興的時候,可在見到太子後,心情就有些不好。
看太子的樣子,又是在老爺子麵前賣乖。
已經是阿瑪的胤褆,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心裡還是羨慕的。
人都是慕強的,而他的皇阿瑪,在他,不,是在所有大清人眼中,都是最強大的一個人。
他作為兒子和臣子,自然是期待得到他的認可的。
本來,他是想來跟皇阿瑪炫耀一番自己的大閨女。
可現在,心裡有些堵,一時心情也不是很高興。
在太監稟報後,殿內的兩人就已經知道大阿哥胤褆來的事。
可在胤褆進門後,還是看到了父慈子孝的一幕。
這其中,雖然有太子故意為之的因素,可也少不了皇帝自己的配合。
“皇阿瑪吉祥!”
胤褆垂下眼,跪在地上行禮問安。
頓了頓,繼而又說道:“太子殿下安!”
“起吧!”
在帝王叫起後,胤褆乖靜的站在原地,沒有往皇帝麵前湊。
那裡已經有了一個太子,他就沒必要去湊趣了。
要是以往,胤褆會忍不住與太子爭個高低。
可今日看著,卻反常的很。
不說太子,就是皇帝自己都看出了不對勁。
他看向胤褆,問道:“怎麼?有事就說,還是你想在這當個木樁子?”
對於自己的頭一個立住的孩子,康熙雖然沒有對太子那樣重視,可也是看重的很。
尤其是,這孩子在武學上的能力,可以算得上一個巴圖魯。
作為在馬背上打江山的民族,他的大兒子,可是很給他爭氣的。
除了太子,在其他孩子中,胤褆算是他較為關注的一個孩子。
就太子與胤褆之間的那些小打小鬨,康熙都不曾放在心上。
當然,也有兄弟倆的這些衝突並未涉及朝堂和大清江山穩定,他才會不在意。
可現在,當看到兒子心情不怎麼好,他這個當父親的看了,也有些擔心。
在皇阿瑪發話後,太子也看了過來,想看看自己的老對頭又有什麼新的主意來吸引自己的皇阿瑪?
被兩人盯著,胤褆也沒遲疑,說了自己來此的目的。
“回稟皇阿瑪,兒子並不想在您這當個木樁子。就是兒子不是剛得了一個閨女,這眼看著就要到滿月了,日頭漸冷,兒子也怕孩子出什麼問題,就想著這次滿月不大辦,等周歲的時候,再宴請賓客即可。”
康熙聞言,有些意外。
要知道,胤褆的母妃位份高,他的外家勢力也不錯。
這好不容易有個宴請賓客的理由,怎麼會輕易放棄拉攏朝臣的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還未入朝堂的胤褆,因為其皇長子的身份,已經有不少人有意投奔他。
就康熙自己的消息,惠妃與明珠,多年來汲汲為營,為的便是自己座下的這把椅子。
就連長大的胤褆,也漸漸對權勢有了覬覦。
沒看,他與惠妃一心想要生下嫡長孫?
為的是什麼,康熙自己心裡清楚的很。
不光他清楚,就連還未大婚的太子也知道。
甚至,心急的太子在太子妃還未入門時,就已經有了側妃和侍妾。
他可不爭什麼嫡長孫,隻要有了長孫,就已經贏了胤褆。
隻可惜,還是大福晉率先有孕。
一朝生產,生了個女嬰出來。
這個消息,讓前朝後宮的人都狠狠鬆了一口氣。
太子在得知自己有了個大侄女後,心情很是不錯。
現在,一切都回到最初,他還有機會與大哥一奪長孫的位置。
就不知,是他先有兒子,還是大哥再次擁有麟兒?
大侄女的洗三禮,太子也派人去送過禮。
至於這滿月……
還不等他細想,就聽到自己皇阿瑪說道:“哦?小辦?那你打算在哪辦?”
宮裡的第一個孫輩兒,康熙自然是看重的。
即便,那隻是個小格格而已。
也因為是小格格,康熙都沒有給孩子起名的想法。
在康熙看來,他記得那孩子,已經是不錯的了。
給孩子賜名,顯得他多看重那孩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