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晴冬送瓜,農婦尋餅添茶點
山塢的冬日難得放晴,院外的積雪在陽光下發著微光,老槐樹上的冰棱融化成水珠,滴落在石板上叮咚作響。陳晚星剛把灶房的蒸籠刷洗乾淨,就見院門口站著個穿藍布圍裙的婦人,手裡提著個竹籃,裡麵裝著個黃澄澄的南瓜,正是村東頭的王農婦。
“晚星姑娘,景淵兄,忙著呢?”王農婦走進院,竹籃裡的南瓜散發著淡淡的清香,“這是我家菜園裡種的蜜本南瓜,昨天剛摘的,甜得很,想著你們做點心能用,就送些來。”她拍了拍南瓜,外皮緊實光滑,“我家小孫女總愛跟我去鎮上茶館,看見人家吃甜餅就眼饞,你們手藝好,能不能做些軟乎乎的餅,讓孩子當茶點吃?”
晚星趕緊接過竹籃,往屋裡讓王農婦:“王嬸快進屋坐,灶上剛泡了菊花茶,您喝杯解解乏。”她用手指按了按南瓜,質地綿密:“這南瓜品相真好!做餅肯定軟糯香甜,您是想給孩子做些不粘牙的茶點吧?”王農婦坐在炕邊,笑著點頭:“可不是嘛!孩子牙還沒長齊,硬點心咬不動,上次嘗了你們的糯米卷,就總念叨著還想吃,這南瓜正好能做軟餅。”
這時謝景淵從儲物間出來,手裡拿著個布包,裡麵裝著些椰蓉:“王嬸來得巧,這是前幾日劉貨郎捎來的椰蓉,正想著配南瓜做點心。”他打開布包,椰蓉雪白雪白,顆粒細膩,帶著濃鬱的椰香,“南瓜能健脾,椰蓉能增香,做出來的餅外酥裡軟,孩子吃正好,配茶也解膩。”
王農婦眼睛一亮,從圍裙口袋裡掏出個紙包,裡麵裝著些綿白糖:“這是我從鎮上糖鋪買的綿白糖,比普通糖細,加進餅裡更甜潤,你們試試。”晚星接過紙包,綿白糖顆粒細膩,湊近聞能嗅到淡淡的甜味:“綿白糖正好!能讓南瓜餅的味道更柔和,還不用放太多,孩子吃著也健康。”
正說著,院外傳來阿硯的聲音,他背著畫夾,手裡拿著個新畫筆:“晚星姐姐!師父!我從鎮上文具鋪買了新的彩色鉛筆,今天要把椰香南瓜餅畫下來,寄給小師妹!”他湊到竹籃前,摸了摸南瓜:“這南瓜好黃!比上次見過的還圓,做出來的餅肯定像小太陽一樣好看!”
二、椰香南瓜餅·外酥內軟款
適配場景:下午茶點、兒童零食、節日伴手禮,常溫密封可存7天放入帶蓋保鮮盒,每層墊油紙),冷藏可存15天食用前用平底鍋熱2分鐘,或烤箱150c烤3分鐘,恢複酥脆口感),口感外酥內軟,餅皮帶著淡淡的椰香,內餡綿密香甜,南瓜的清甜與椰蓉的濃鬱融合,不齁不油,適合秋冬季節配茶食用,老人小孩都能吃,尤其適合喜歡軟口感茶點的人群。
基礎原料:
主料:王農婦送的蜜本南瓜500g選表皮光滑、無黑斑的,去皮去籽後淨重350g)、謝景淵存的椰蓉80g分為兩部分:50g加進餅餡,30g撒表麵裝飾)、王農婦送的綿白糖60g調節甜度,根據個人口味可增減,南瓜本身有甜味)、中筋麵粉200g增加餅的韌性,避免過軟塌陷,無中筋麵粉可用普通麵粉代替)、糯米粉100g增加餅的軟糯口感,與麵粉搭配使用)、清水30調節麵糊濃度,根據南瓜含水量調整)、玉米油50煎餅用,可用無味菜籽油代替)
輔料:熟白芝麻15g撒表麵裝飾,增加香氣)、圓形模具1個直徑5,用於壓製定型,無模具可用手捏成圓形)、蒸鍋1個蒸南瓜用)、平底鍋1個煎餅用)、木勺1個攪拌南瓜泥,避免糊底)、刮刀1把整理餅坯表麵,確保平整)、保鮮膜1卷包裹麵團,防止水分流失)、菜刀1把切南瓜,確保切麵平整)、電子秤1台稱量原料,確保比例準確)
關鍵步驟:
1.處理核心食材:見方的小塊大小均勻,確保蒸製時受熱一致);放入蒸鍋,大火蒸20分鐘蒸至用筷子能輕鬆戳透,南瓜塊軟爛);取出後放入大碗中,用木勺壓成細膩的南瓜泥若有顆粒,可用細篩過濾一遍,確保口感順滑);放至室溫備用,避免後續和麵時燙熟麵粉。
椰蓉處理:將50g椰蓉放入南瓜泥中,加入40g綿白糖,用木勺輕輕攪拌均勻根據南瓜的甜度調整糖量,確保甜而不齁);攪拌至椰蓉與南瓜泥完全融合,無顆粒結塊,備用餡料需軟硬適中,能輕鬆捏成小球)。
2.調製餅坯麵團:
大碗中放入中筋麵粉、糯米粉和剩餘的20g綿白糖,用刮刀輕輕翻拌均勻確保粉類和糖完全混合,無顆粒);將冷卻後的南瓜椰蓉泥倒入粉中,用木勺邊攪拌邊加入清水根據南瓜泥的含水量調整清水用量,麵團濃度以能捏成不粘手的麵團為宜,若過於濃稠,可加少量清水調節;若過於稀薄,可加少量麵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用手將麵糊揉成光滑的麵團揉至“三光”:盆光、手光、麵團光,約5分鐘,揉的時候若粘手,可在手上抹少量玉米油);用保鮮膜包裹麵團,靜置15分鐘讓麵粉充分吸收南瓜泥的水分,麵團更軟彈)。
3.製作餅坯與定型:
矽膠揉麵墊上撒一層熟白芝麻避免餅坯粘連,同時增加香氣);將靜置好的麵團放在揉麵墊上,用手揉成長條長度約30,確保每段大小均勻);用刀將麵團切成12等份每份約35g,用電子秤稱量,確保每個餅坯大小一致)。
取一份小麵團,用手掌揉成光滑的小球揉的時候手上沾少量熟白芝麻,避免粘手);用手掌輕輕按壓成厚度約1的圓形餅坯直徑約5,中間略厚邊緣略薄,避免煎製時餡料溢出);在餅坯表麵均勻撒上剩餘的30g椰蓉和少量熟白芝麻輕輕按壓,使椰蓉和芝麻粘牢,避免煎製後脫落)。
4.煎製餅坯:玉米油,轉動平底鍋,使油均勻分布在鍋底油不宜過多,避免餅坯吸油過多變膩);待油溫微熱約30c,用手靠近鍋底能感受到熱氣),將餅坯放入鍋中,小火煎3分鐘煎至底部金黃,用鏟子輕輕翻動時能輕鬆脫離鍋底)。玉米油,繼續小火煎2分鐘煎至表麵金黃,餅坯鼓起,散發濃鬱的椰香和南瓜香);煎製過程中需用鏟子輕輕按壓餅坯使餅坯受熱均勻,內部熟透,避免外焦裡生)。
將煎好的南瓜餅撈出,放在鋪有廚房紙的盤子裡吸去多餘油脂,口感更清爽);待冷卻至溫熱約40c),即可食用,此時餅皮酥脆,內餡軟糯,口感最佳。
5.儲存與食用建議:
短期食用7天內):將冷卻後的椰香南瓜餅放入帶蓋保鮮盒,每層之間墊一張油紙避免粘連,保持餅皮的酥脆度),蓋緊盒蓋,放在通風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防止餅坯變軟或發黴)。
長期食用15天內):將南瓜餅放入密封保鮮盒,每層墊油紙,放入冰箱冷藏冷藏溫度04c,避免冷凍,冷凍會使餅坯變硬,口感變散);食用前取出,放入平底鍋小火加熱2分鐘或烤箱150c烤3分鐘),恢複酥脆口感後再食用。
特殊人群食用:給牙口不好的老人或幼兒食用時,可將南瓜餅放入蒸鍋,小火蒸3分鐘使餅坯更軟糯,方便咀嚼和消化);給糖尿病患者食用時,可減少綿白糖用量,或用木糖醇代替,控製甜度。
6.成品特點:
餅坯呈圓形,表麵金黃,撒著雪白的椰蓉和白芝麻,外皮酥脆,輕輕一碰就能掉渣;咬開後內餡呈橙黃色,綿密細膩,能看到細小的椰蓉顆粒;入口先是餅皮的酥香和椰香,接著是南瓜的清甜,甜而不齁,完全不粘牙、不糊口;咽下去後嘴裡還留著南瓜的清香和椰蓉的淡香,回味悠長。王農婦拿起一塊,喂給隨後趕來的小孫女:“嘗嘗這個,是不是你想吃的甜餅?”孩子嚼了嚼,笑著點頭:“好吃!軟軟的,還有香香的味道,比鎮上茶館的還好吃!”阿硯捧著一塊,小心翼翼地咬著:“晚星姐姐,這餅裡的南瓜好甜!椰蓉也香香的,我要畫下來,讓小師妹也嘗嘗這好吃的椰香南瓜餅!”晚星嘗了一塊,笑著說:“椰蓉加得正好,香氣夠濃,下次可以試試加些葡萄乾,口感更豐富。”
三、攜餅贈鄰,暖香漫塢添甜意
椰香南瓜餅剛煎好,晚星就裝了一袋,遞給王農婦:“王嬸,您先帶些回去給小孫女嘗嘗,剩下的我們裝盒,您要是還需要,隨時來取。”王農婦接過袋子,摸了摸還帶著餘溫的餅,笑著說:“這怎麼好意思!我就送了個南瓜,還讓你們這麼費心。”她從竹籃底層掏出個小布包,裡麵裝著些曬乾的枸杞:“這是我家曬的枸杞,能泡水也能加進點心裡,換些南瓜餅回去給孩子當茶點。”
謝景淵笑著接過枸杞:“王嬸太客氣了,這點餅不算什麼,枸杞我們收下,下次您來,我們用枸杞做新的點心招待您。”他把剩下的南瓜餅裝進保鮮盒,“這餅配茶正好,您要是想帶些去茶館給鄰裡嘗嘗,提前跟我們說,我們多做些。”王農婦點點頭:“那我就不客氣了!下次南瓜再熟了,我再送些來,你們再做些新點心。”
阿硯拿著畫夾,坐在石桌旁,認真地畫著椰香南瓜餅。畫紙上,保鮮盒裡擺著幾塊餅,旁邊放著一杯菊花茶,還有王農婦和小孫女笑著吃餅的樣子,陽光用黃色鉛筆勾勒得溫暖極了。“阿硯畫得真好!”王農婦湊過來看,指著畫紙上的餅,“這餅畫得跟真的一樣,我家小孫女要是看見了,肯定要把畫貼在房間牆上。”
阿硯笑著把畫夾合上:“王嬸要是喜歡,我再畫一張給您,這張我要寄給小師妹,讓她也看看我們做的椰香南瓜餅。”他把畫好的畫小心地折好,放進信封裡:“晚星姐姐,我去村口寄信,順便給李奶奶送幾塊餅,她上次送了紅薯乾,也該嘗嘗新做的茶點。”晚星點點頭,遞給阿硯一個油紙包:“這裡麵有六塊,給李奶奶三塊,剩下的三塊給小柱子送去,讓他也嘗嘗。”
阿硯接過油紙包,背著畫夾跑出去:“我很快就回來!”院門口的老槐樹下,他的身影漸漸遠去,油紙包在陽光下晃著,像個小小的暖團。王農婦看著阿硯的背影,笑著對晚星和謝景淵說:“你們這院子真是個好地方,不僅有點心香,還能讓孩子開心,難怪大家都願意來。”謝景淵笑著說:“都是鄉裡鄉親的,能讓孩子吃到合口味的點心,我們也高興,這日子才更有滋味。”
晚星拿起一塊南瓜餅,輕輕咬了一口,酥脆的餅皮落在手心,南瓜的清甜和椰蓉的香氣交織在一起,暖融融的。院外的陽光依舊溫暖,透過老槐樹的枝葉灑在石板上,留下斑駁的光影,保鮮盒裡的椰香南瓜餅還在散發著香氣,等著下一個來換點心的人,也等著阿硯寄出去的畫,給遠方的小師妹帶去山塢的甜暖。而案上的枸杞和剩下的椰蓉,已經悄悄為下一次的點心,埋下了新的期待,或許下次,就能用它們做一款枸杞椰蓉糕,給山塢的冬日添些不一樣的清甜口感。
喜歡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