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至圍爐話家常
冬至的清晨,京城落了場薄雪,庭院裡的桂樹裹著層白霜,枝椏間還掛著去年的舊燈籠。林晚星在廚房忙碌,蒸汽從鍋蓋縫隙裡鑽出,混著南瓜餅的甜香漫滿整個王府。她發間的南瓜藤蔓銀簪沾了麵粉,隨著揉麵的動作輕輕晃動,映著灶火暖融融的光。
“麵發好了嗎?孩子們念叨著要吃你做的南瓜饅頭呢。”靖王爺走進廚房,左臂拎著剛剁好的肉餡,是準備做冬至餃子的。他的左臂已全然恢複,不僅能提重物,擀起餃子皮來比林晚星還要利落,“張嬸剛送來些新磨的蕎麥粉,說摻在麵粉裡做饅頭更勁道。”
林晚星笑著往麵團裡加蕎麥粉:“還是張嬸想得周到,知道雨瓜最近總喊著要吃‘帶顆粒的饅頭’。”她指著灶台邊的小竹凳,雨瓜和念暖正踩著凳子偷看,兩個孩子的鼻尖都貼在玻璃上,像兩隻好奇的小貓,“快下來,當心燙著,等做好了先給你們嘗。”
街坊們陸續趕來幫忙,阿香抱著剛滿周歲的小兒子揉麵團,孩子的小手在麵粉裡亂抓,弄得滿臉都是白霜。張嬸坐在炕頭煮餃子,蒸汽模糊了她的眉眼:“今年的冬小麥收成好,磨出的麵粉格外白,做出來的餃子皮都透著亮。”
正午時分,餃子和饅頭同時出鍋。南瓜形狀的饅頭暄軟飽滿,捏出的花紋裡還嵌著細碎的桂花;月牙形的餃子在沸水裡翻滾,咬開一角便有湯汁湧出。雨瓜捧著比臉還大的饅頭啃得香甜,念暖則專注地挑餃子裡的蝦仁,兩個孩子的笑聲混著蒸汽的暖意,將冬至的廚房填得滿滿當當。
二、小寒訪鄰送暖湯
小寒這天格外冷,寒風卷著雪粒打在窗上,發出簌簌的聲響。林晚星和靖王爺推著輪椅去街坊家送暖湯,保溫桶裡裝著剛熬好的南瓜羊肉湯,薑香混著肉香從桶縫裡溢出,驅散了一路的寒氣。
“李大爺家的煙囪沒冒煙,怕是又犯了老寒腿。”林晚星加快腳步,懷裡還揣著兩副護膝,是她用去年的舊棉絮改做的,“前幾日他說膝蓋疼得下不了床,這湯裡加了當歸和生薑,喝了能暖和些。”
李大爺正坐在炕頭搓手,見他們來連忙裹緊棉襖:“這麼冷的天還跑一趟,快上炕暖和暖和。”他指著牆角的竹筐,裡麵裝著十幾個凍梨,“剛從窖裡取的,甜著呢,給孩子們帶回去。”
說話間,雨瓜和念暖從門外跑進來,手裡捧著個雪人,雪人臉上嵌著兩顆紅豆當眼睛,嘴角還插著片南瓜乾:“李爺爺你看!我們做的南瓜雪人!”孩子的鼻尖凍得通紅,呼出的白氣在冷空氣中凝成小霧。
靖王爺笑著將孩子拉到炕邊烤火:“下次做雪人喊上爺爺,爺爺年輕時做的雪人比你們還高。”他從輪椅旁的布袋裡取出個小炭爐,“這是新做的暖手爐,裡麵燒的是無煙炭,晚上放被窩裡暖腳正好。”
離開時,李大爺往他們懷裡塞了袋炒南瓜子,說是自己炒的,加了桂皮和八角格外香。雪地裡的腳印深淺交錯,從李大爺家一直延伸到下一戶街坊,像一串連綴的省略號,將冬日的暖意從一家傳到另一家。
三、大寒守歲盼新春
大寒恰逢除夕,王府裡張燈結彩,紅燈籠映著白雪,格外喜慶。林晚星和靖王爺在庭院裡貼春聯,他踩著特製的矮凳貼橫批,她在底下扶著凳子遞膠帶,兩人配合得默契十足。
“‘桂香滿院添春色,瓜甜盈門賀歲安’,這對聯寫得真好。”林晚星念著橫批上的“歲月長安”,抬頭看見靖王爺的發絲上落了雪,像沾了層碎銀,“快下來吧,當心滑倒,剩下的我來貼。”
孩子們在庭院裡放煙花,小柱子舉著南瓜形狀的煙花棒奔跑,火星在雪地裡劃出金色的弧線。趙靈兒從江南寄來的包裹剛到,裡麵裝著新釀的桂花酒和薄荷糖,還有給孩子們的虎頭棉襖,針腳細密,一看就知是她親手縫製的。
年夜飯開席時,滿滿三桌菜冒著熱氣:張嬸的紅燒肉燉南瓜,阿香的桂花糯米藕,李大爺的醬鴨,還有靖王爺做的南瓜餅,今年的餅子邊緣格外圓潤,上麵還印著小小的“福”字。雨瓜舉起果汁杯,學著大人的樣子敬酒:“祝乾爹乾媽像南瓜餅一樣甜甜蜜蜜!”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守歲時,大家圍坐在暖爐旁吃湯圓,靖王爺用左臂給孩子們分糖果,糖紙在火光下閃閃發亮。林晚星看著他靈活的手指,忽然想起他剛受傷時連茶杯都握不穩的模樣,眼眶微微發熱:“還記得你第一次嘗試包湯圓,把餡料都擠出來了,如今做的南瓜湯圓比我還好看。”
“那是因為有好師傅教。”靖王爺笑著夾起一個湯圓喂到她嘴邊,黑芝麻餡混著桂花的甜香在舌尖化開,“這幾年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在煙火裡過日子,知道了最暖的不是炭火,是身邊的人。”
亥時末,窗外響起煙花聲,南瓜形狀的煙花在夜空綻放,照亮了庭院裡的積雪,也照亮了眾人含笑的臉龐。林晚星靠在靖王爺肩頭,看著漫天絢爛,鼻尖縈繞著桂花酒的醇香與南瓜餅的甜香。她知道,這便是最好的歲月——有煙火暖身,有牽掛暖心,有歲月溫柔相伴,將每個尋常日子都釀成最甜的時光。
喜歡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