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上元燈宴續親緣_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 > 第372章 上元燈宴續親緣

第372章 上元燈宴續親緣(1 / 1)

一、燈市迎異客

正月十五的花燈剛點亮煤市街的簷角,味脈樹的枝椏上掛滿了走馬燈,燈影在青石板上投出十二種食材的影子:麵粉、糯米、紅糖、花椒……林晚星正用纏藤刀雕刻蘿卜燈,刀痕處滲出的汁液在燈盞裡凝成燈芯,點燃後冒出的煙氣竟帶著餃子的香氣。秦風新燒的陶盞裡盛著元宵,盞沿刻著“上元安康”四個字,不同餡料的元宵在沸水裡翻滾,碰撞出的聲響像極了遠處的鑼鼓聲。

一個穿月白道袍的中年人踏著燈影走來,手裡托著個琉璃燈,燈壁上繪著《清明上河圖》的片段,畫中汴河碼頭的食攤前,站著個係藤條圍裙的身影,眉眼竟與林晚星的纏藤刀刀柄紋路完全重合。“貧道雲遊至此,聞此地味脈鼎盛。”他往案上放下盞蓮花燈,燈芯燃出的火苗突然分成四股,分彆顯出榮、胡、林、秦四姓的紋樣,最外側還縈繞著圈淡淡的金光,隱約是個“孫”字。

孫大姐的豆漿桶外裹著燈芯草編的罩子,裡麵的漿汁加了桂圓和蓮子,盛在琉璃碗裡,表麵浮著層琥珀色的光暈。“這是‘上元福漿’,我太姥說正月十五喝了,能讓全年的福氣像燈影一樣不散。”她剛把碗遞給道袍中年人,碗裡的光暈突然散開,在空氣中凝成個挑燈的小廝身影,正往各家攤位送漿水,動作與孫大姐分毫不差,手裡的銅壺上還刻著“孫記”二字,與藍褂老者食盒裡的銅勺紋路相契。

胡榮星梳著垂掛髻,頭上插著珍珠燈釵,手裡提著個走馬燈,燈壁上畫著四姓合灶的場景:榮家少爺揉麵、胡家小姐調醬、林家廚娘掌勺、秦家窯匠遞碗,角落裡還畫著個添柴的丫鬟,正是孫大姐的太姥。“我媽說這叫‘傳承燈’,得讓小輩提著才照得亮味脈的來路。”她把走馬燈掛在味脈樹上的瞬間,燈影突然拉長,在樹乾上顯出行小字:“味脈根在五家,燈影照見親緣”。

二、燈影藏舊契

道袍中年人轉動琉璃燈,燈壁上的畫麵突然變換,現出份模糊的契約,上麵寫著“汴梁林氏遷京,攜味脈之術,與榮、胡、秦、孫共立煤市街”,落款年份是北宋熙寧年間,比光緒地契早了近千年。“你們以為味脈始於光緒?”他用指尖點著燈影裡的林氏先祖,案上林晚星的纏藤刀突然震顫,刀身映出的道袍人身後,站著個披蓑衣的老者身影,正用類似的藤刀劈柴,動作與林晚星完全一致。

秦風往陶盞裡添了勺桂花蜜,元宵湯裡突然浮出片陶片,上麵刻著的“秦”字邊緣,泛著與道袍人琉璃燈相同的青光。“前兒清窯時發現的,原以為是殘次品。”他話剛說完,琉璃燈突然“哢”地轉了半圈,燈影在案上投出幅地圖:汴梁的禦街與北京的煤市街重合在一起,五個紅點標注著五家先祖的攤位,其中林家攤位旁畫著株藤樹,與味脈樹的輪廓分毫不差。

林晚星的纏藤刀突然劃破蘿卜燈,流出的汁液在案上聚成個“林”字,邊緣還沾著些細小的陶土顆粒。“您到底是誰?”她剛要追問,道袍中年人突然舉起琉璃燈,燈影裡顯出段往事:北宋時林家本是汴梁禦廚,因戰亂遷京,將中原味術與榮、胡、秦、孫四家技藝融合,才形成最初的味脈,而道袍人正是林家留在汴梁的分支後人。

“我是來補全味脈的。”道袍中年人從袖中取出卷竹簡,上麵用朱砂寫著《林氏味經》,開篇便是“味無南北,術有傳承,五家共脈,千載同源”。他往案上擺了道“燈影菜”:蘿卜絲拌著五樣東西——蘇州的梅乾菜、北京的黃醬、四川的花椒、陶土燒的香料、桂花蜜,拚在一起正好是“五家合味”四個字,其中陶土香料的紋路,與秦風胎記上的窯火軌跡完全吻合。

三、反轉見真源

琉璃燈突然炸裂,碎片在案上拚出段被遺忘的曆史:五家先祖並非偶然相聚,而是北宋時就約定共守味脈,林家是味術的開創者,榮家擅麵、胡家擅醬、秦家擅器、孫家擅火,五術合一才成完整的味脈。“所以味脈的源頭是……”胡榮星突然指著燈影裡的汴梁城,那裡的林家攤位前,掛著塊“纏藤記”的招牌,與林晚星如今的攤位名隻差一字。

“是五家共有的千年傳承。”道袍中年人摘下道冠,露出塊藤葉形的胎記,與林晚星手腕上的紅痣位置相同。“當年遷京的隻是你太祖母一支,我這支留在汴梁守著祖地。”他往案上倒了杯清茶,茶水裡浮出五個先祖的虛影:披蓑衣的林氏、穿長衫的榮氏、著旗袍的胡氏、扛陶坯的秦氏、挑燈的孫氏,正圍著灶台舉杯,杯沿的磕碰聲與此刻案上碗碟的響動完全合拍。

味脈樹突然劇烈搖晃,走馬燈的燈影在地上拚出幅千年族譜:五姓的脈絡從汴梁延伸到北京,每代都標著“守味”二字,其中林氏的藤刀、榮氏的麵杖、胡氏的醬缸、秦氏的陶碗、孫氏的銅壺,在族譜末端彙集成個“合”字。孫大姐的豆漿桶突然溢出,漿汁在案上漫出的“孫”字邊緣,浮出串銀鈴,響動與秦風陶盞裡的元宵滾動聲、胡榮星燈釵的碰撞聲完全和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們孫家不隻是添柴的。”孫大姐突然從桶底撈出塊銅令牌,上麵刻著“煤市街火頭軍”,邊緣的花紋與道袍人琉璃燈的鎖扣完全相同。“我太姥的手記裡寫著,孫家掌管著五家共用的灶火,沒這火,再好的味術也出不了香。”她往漿汁裡撒了把火炭灰,灰燼突然凝聚,顯出五枚銅錢,分彆刻著五姓姓氏,其中林字銅錢的孔裡,纏著根細藤,正是纏藤刀的材質。

四、燈宴開新篇

林晚星揮起纏藤刀,在味脈樹乾上刻下“五姓合脈”四個字。刀痕處滲出些琥珀色的汁液,滴在案上的“燈影菜”裡,五種食材突然交融,在空氣中凝成個巨大的“緣”字。“味脈從來不是哪朝哪代的事,是千年煙火串起的緣分。”她往汁液裡撒了把五穀雜糧,瞬間長出株新枝,枝上結著五種果實:藤果、麵花、醬豆、陶粒、炭火,果蒂都纏著銀鈴繩,正是孫大姐家的樣式。

秦風把新出窯的陶碗擺成五角形,每角碗沿的花紋都對應著一姓的傳承,盛著的新菜各有妙處:

林氏角:藤香排骨用纏藤刀剔骨,肉裡裹著汴梁風味的香料,配著蘿卜燈盞盛的米酒

榮氏角:千層油糕裡夾著蘇州的梅乾菜,用玉泉山泉水和麵,盛在刻著水紋的陶盤裡

胡氏角:醬燜鴨翅加了四川的花椒,醬底用百年老缸發酵,佐以桂花蜜調的甜漿

秦氏角:窯烤時蔬用古法陶窯燒製,盤底刻著千年窯火軌跡,就著陶缸釀的酸梅湯

孫氏角:炭火烤饃用祖傳火炭加熱,饃裡夾著五家合製的醬料,配著孫大姐的福漿

中央合碗:五色元宵拚成五角星,餡料分彆是五家的招牌味,湯裡撒著汴梁運來的青艾

胡榮星將“傳承燈”與其他四盞燈掛成圈,燈影在地上拚出個完整的味脈圖,比之前的圖譜多了無數條細脈,延伸向煤市街的每個角落。道袍中年人往燈圈裡撒了把“五味粉”——藤香、麵甜、醬鹹、陶土香、炭火味,煙氣升騰間,空中浮現出塊新招牌:“五姓合味千年脈”,牌匾的材質是藤木、陶片、銅皮、布料的混合體,正是五家的特色。

暮色降臨時,煤市街的花燈連成了星河,映著滿街的歡笑聲。道袍中年人正教林晚星辨認《林氏味經》的文字,胡榮星在旁邊記錄新菜的做法,孫大姐給往來食客分送“上元福漿”,秦風新燒的陶盞裡冒著熱氣,藍褂老者則在給孩子們講五家先祖的故事。

夜風卷著燈油與食物的香氣掠過街巷,《煤市街味誌》新添的頁麵上,無數雙手正在傳遞同一盞燈:披蓑衣的遞給穿長衫的,著旗袍的傳給扛陶坯的,挑燈的遞給提燈的……燈影落在青石板上,照亮的字跡裡,“四姓同爐,味脈永續”八個字漸漸隱去,新浮出的字跡在花燈下閃著光:“五姓同源,燈照千年”。

喜歡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七零惡女忙洗白,嬌夫入贅求貼貼 重生到十年前,大齡剩女要嫁人 廢材師妹廚藝超絕,全宗門跪求她做飯 主神:我用科學種田征服世界 道友,她是人形兵器,怎麼攻略? 甄嬛傳之胤禛養母孝懿皇後重生 閨蜜說她爸不行,領證後卻醉酒行凶 重生:我一個創業的,怎麼叫我海王? 變成美少女的我隻想過平靜的生活 長生不死,我在修真界苟道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