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樞現舊影
地火噴湧的第七夜,林晚星的纏藤刀突然在案上劃出銀弧。刀光掃過老槐樹洞時,總樞深處傳來青銅齒輪轉動的聲響,一縷青煙順著洞口盤旋而上,在西市夜空凝成座樓閣虛影——飛簷掛著“味脈閣”的牌匾,窗欞間閃過無數人影,有穿禦廚服飾的老者在案前雕花,有戴星冠的官吏在燈下繪圖,最後定格的畫麵裡,個梳雙丫髻的少女正用纏藤刀削月餅模,眉眼竟與林晚星一般無二。
“那是宣和年間的林氏掌廚。”青布衫老者往地火裡添了把星砂,火焰突然顯出字跡:“味脈閣每百年需以七味重定,然北宋末年心宿移位,掌廚攜半部《味脈真詮》入民間。”他從懷中掏出塊龜甲,甲紋在火光裡舒展,顯出與林晚星胎記吻合的藤纏星圖,“你腕上的不是胎記,是當年掌廚以心頭血畫的‘承脈紋’。”
秦風新燒的陶甑突然裂開細紋,地火順著縫隙舔舐陶壁,竟在表麵燒出菜譜。最末頁的“地脈九轉糕”旁畫著個奇怪的器具:七節竹管纏著星鏈,管口分彆刻著“酸、甜、苦、辣、鹹、鮮、澀”,管底連通處標著“總樞地火眼”。“這東西得用西市七處老字號的灶台土做坯。”他指著陶甑裂紋滲出的銀液,“剛燒窯時發現的,這陶土遇地火會滲出‘味髓’,能讓食材顯出本味星象。”
二、異客攜味來
三更的梆子剛響過,西市口來了輛烏木馬車。車簾掀開時,先走下來個穿紫貂裘的少年,手裡托著隻鎏金食盒,盒蓋浮雕的鳳凰嘴裡銜著枚玉墜,玉上刻的“味”字筆鋒藏著北鬥紋。緊隨其後的老太監捧著聖旨,明黃卷軸展開的瞬間,所有攤位的食材突然浮起——孫大姐的豆漿沫凝成“聖”字,胡榮星的糖糕冒出血色霧氣,秦風陶灶裡的火星拚出“禦”字。
“咱家奉貴妃娘娘令,邀諸位入宮獻藝。”老太監的指甲在食盒邊緣輕叩,盒底暗格彈出張菜譜,“娘娘聽聞西市有通天地的美味,特命以‘七星宴’為底,做道‘龍鳳呈祥味脈糕’。”他瞥向地火洞口,瞳孔突然收縮——那裡的地火正凝成隻鳳凰,尾羽掃過的地方,陶甑上的菜譜多出行小字:“非皇室血脈者觸之,味脈必亂。”
穿錦緞襖的榮家婦人突然按住食盒:“此糕需以七姓信物為引,官契銅屑恐汙了天家玉食。”話音未落,少年突然扯開貂裘,露出胸前的銀鎖,鎖紋竟是縮小版的官契鈴,“小爺母妃原是榮家旁支,這鎖裡摻了當年的婚書銅屑。”他抓起塊“地脈餅”,餅餡的紅光突然竄上指尖,在空氣中畫出心宿星圖,“太醫說我生下來就嘗不出味,除非……”
“除非遇承脈紋者的心頭血。”青布衫老者猛地按住林晚星的手腕,地火突然暴漲,將眾人影子投在天幕,少年的影子裡竟藏著條蛇形暗紋,正往林晚星的影子裡鑽。“他是‘蝕味體’!”老者將龜甲擲向地火,甲片炸裂的火星中,顯出段往事:“明永樂年間,味脈閣出了個叛徒,以活人味脈煉‘噬味丹’,後代便會遺傳這蝕味之症。”
三、反轉破迷局
孫大姐的豆漿桶突然翻倒,漿汁漫過青石板,在聖旨卷軸上暈出奇異的圖案——原本空白的角落浮出幅星圖,心宿位置被朱砂圈住,旁邊寫著“蝕味體實為味脈清道夫,每百年需承脈者以味髓淨化”。她從桶底撈出塊刻著“火正”的銀牌,牌麵在漿汁裡顯出新字:“孫家太姥並非記錄者,是當年封印蝕味體的守脈人。”
榮家婦人突然撕開錦緞襖,內襯夾層裡掉出半張殘圖。與青布衫老者的龜甲拚合後,竟顯出完整的《味脈總樞圖》,圖中地火眼位置標著“需七味世家血脈同啟”。“當年榮家聯姻不是為保官契,是為監視蝕味體後裔。”她往地火裡滴了滴血,火焰騰起的瞬間,少年胸前的銀鎖裂開,裡麵掉出粒黑色藥丸,“這是‘鎖味丹’,能暫時壓製蝕味,卻會讓味脈日漸枯竭。”
林晚星的纏藤刀突然自行出鞘,刀身懸在地火上空,滴下七顆銀珠。珠落之處,地麵裂開七道細紋,分彆湧出不同的香氣:東邊是酸梅香,南邊是蜜桂香,西邊是黃連香,北邊是椒香,中央是海鹽香,東南是菌香,西北是澀柿香。“這是西市七脈的味根。”她望著刀身映出的自己,突然明白過來,“所謂承脈,不是繼承,是要以自身為爐,重煉七味。”
四、新味定乾坤
秦風用七處灶台土捏成的七星竹管終於燒好。地火順著陶管七竅攀升時,林晚星割破手腕,承脈紋滲出的血珠滴進管中,銀液般的味髓瞬間沸騰。孫大姐往酸管裡倒了百年陳醋,榮家婦人往甜管裡填了棗泥,青布衫老者往苦管裡撒了黃連末,胡榮星往辣管裡灌了椒油,秦風往鹹管裡投了海鹽,少年往鮮管裡放了瑤柱,最後林晚星往澀管裡加了柿蒂粉——七味相融的刹那,陶管突然射出光柱,在天幕拚出完整的天契星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地脈九轉糕”的蒸汽裡浮出人影:北宋掌廚正在教少年揉麵,孫家太姥往灶裡添星砂,榮家先祖在旁記錄火候。林晚星突然領悟,抓起纏藤刀在糕上雕花,刀痕處湧出的味髓凝成星鏈,將七味牢牢鎖住。第一轉酸氣漫出時,少年的蛇形暗紋褪去寸許;九轉功成時,整道糕點在陶甑裡旋轉如北鬥,每粒米都閃著星芒。
少年咬下第一口的瞬間,西市所有幌子同時亮起。“嘗到了!”他指尖的紅光突然化作鳳凰,繞著林晚星盤旋三圈,最後鑽進地火眼,“是桂花味,還有……家的味道。”老太監手中的聖旨突然化作金粉,飄進陶甑的同時,總樞深處傳來巨響,地火眼湧出的不再是烈焰,而是清冽的泉水,水麵浮著本完整的《味脈真詮》。
七日後的早市,林晚星的攤子前多了塊新木牌。纏藤刀刻的“天地味”三個字裡,嵌著七色琉璃——分彆是酸梅的青、棗泥的紅、黃連的黃、椒油的橙、海鹽的白、瑤柱的褐、柿蒂的紫。秦風的陶灶改造成了七星狀,每個灶眼都連著根細管,通向地火眼的方向;孫大姐的豆漿桶旁擺著七隻玉碗,盛著能映出星圖的“味髓飲”;榮家婦人的聚味樓掛出了新菜譜,“龍鳳呈祥味脈糕”的配圖裡,少年正幫林晚星揉麵。
青布衫老者將青銅令牌掛在老槐樹上,令牌與地火眼的星鏈相碰,發出清越的聲響。林晚星望著手腕淡化的承脈紋,突然明白所謂傳承,從不是血脈的複製,而是讓每個時代的味脈人,都能在煙火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道星軌。西市的晨霧裡,新的吆喝聲此起彼伏,與總樞深處的齒輪轉聲交織成歌,那是屬於京華的,新的味脈篇章。
喜歡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