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的,陶甕又響了
西市街的天剛蒙蒙亮,老槐樹的影子斜斜鋪在"晚星酪鋪"的門板上。林晚星正蹲在灶台前燒火,銅鍋裡的牛奶"咕嘟咕嘟"冒著小泡,打算做今早的頭鍋"麥香酪"。案上的真陶甕突然"咚"地響了一聲,不是之前那種輕顫,倒像是有人在甕裡頭敲了下。
"咋回事?"蘇硯拎著剛買的鮮牛奶進門,陶甕壁上突然沁出層細汗,像是剛從水裡撈出來似的。林晚星伸手一摸,腕上的"酪"字印記"噌"地熱起來,眉心那熟悉的光屏"唰"地亮了,字比往常大了些,看著清楚:
【柳氏酪道傳承係統·常伴模式已啟動】
【當前狀態:就像老夥計搭把手】
【能幫啥:認食材好壞、想新吃法、記老方子】
【為啥啟動:來了個帶"老味道"的客人】
光屏旁邊的小框裡,晃出個模糊的影子:一個穿藍布衫的老太太,手裡挎著個竹籃子,正往酪鋪這邊走,籃子裡好像放著個陶罐子。
"客人?"林晚星剛把麥粉倒進銅鍋,店門"吱呀"一聲被推開,果然進來個老太太,頭發花白,臉上皺巴巴的,手裡的竹籃子用布蓋得嚴嚴實實。"姑娘,你這賣不賣"糟酪"?"老太太的聲音有點啞,"我找這口味道,找了快五十年了。"
林晚星愣了下,糟酪是老北京的吃食,現在很少有人做了。她剛想開口,光屏突然跳出來一行字:【檢測到客人攜帶1970年"柳氏糟酪"殘留氣味,來源:竹籃裡的陶罐】。
"您籃子裡是......"蘇硯幫老太太搬了個小馬紮。老太太掀開籃子上的布,裡麵是個掉了瓷的陶罐,罐口封著層油紙,揭開油紙,一股淡淡的酒糟香飄了出來。"這是我老伴兒當年從柳氏酪鋪帶回來的,說裡頭是"救命的酪"。"老太太抹了把臉,"他走的時候就念叨,想再嘗一口正宗的。"
二、糟酪裡頭的故事,係統幫著記起來
"柳氏的糟酪......"林晚星湊過去聞了聞,陶罐裡隻剩個罐底,結著層乾硬的酪渣。光屏突然亮起來:【正在分析糟酪成分......含糯米酒糟、麥粉、蜂蜜,還有微量甘草】,旁邊還蹦出個小框:【1970年柳氏酪鋪舊址,一個戴藍布帽的男人買了三罐糟酪,說給生病的媳婦補身子】。
老太太看林晚星盯著罐子看,歎了口氣:"1970年那會兒,我男人在西市街拉板車,我得了場大病,吃啥吐啥。他聽說柳氏酪鋪的糟酪能開胃,跑了三趟才買著三罐。我就靠著這三罐酪,慢慢好起來了。"
林晚星心裡一動,問:"您老伴兒是不是姓王?戴個藍布帽,左手指關節有點彎?"
老太太眼睛一下子亮了:"你咋知道?"
光屏這會兒又跳字了:【1970年柳氏酪鋪由柳氏遠房侄女柳月經營,曾記錄"王姓車夫購糟酪救妻"一事,賬本現存西市街老倉庫】。
"我這就給您做糟酪。"林晚星挽起袖子,光屏上立刻跳出配方,字寫得大白話:
老北京糟酪:
材料:糯米酒糟100克得是發酵好的,聞著不酸)、麥粉50克用頭茬新麥磨的)、鮮牛奶500毫升、蜂蜜30毫升、甘草水20毫升甘草煮水,放涼了用)。
做法:
1.把麥粉用溫水調開,彆結塊,像稀糊糊那樣。
2.牛奶倒進銅鍋,小火煮到冒熱氣,彆燒開,然後把麥粉糊倒進去,攪均勻。
3.放酒糟、蜂蜜、甘草水,接著攪,一直攪到鍋邊起小泡泡。
4.關火,把鍋裡的東西倒進瓷罐,封上蓋子,放在暖和的地方捂一個時辰就是倆小時),讓它慢慢變稠。
林晚星一邊做,一邊跟老太太搭話:"您知道不?當年賣您糟酪的柳月,是我外婆的侄女。她賬本裡寫著,那會兒酒糟不好買,她特意托人從郊區酒廠弄的。"
老太太聽得直點頭:"怪不得那酪香,我後來在彆處買的,都沒那個味兒。"
蘇硯在旁邊幫著燒火,插了句:"這甘草水是乾啥的?"
林晚星指著光屏:"係統說,當年我外婆的侄女怕糟酪太衝,加甘草水中和一下,喝著不辣嗓子,還能順氣。"
三、沒想到,老太太還有個罐子
糟酪剛捂好,林晚星掀開蓋子,一股又香又甜的味兒飄滿了鋪。她盛了一碗遞給老太太:"您嘗嘗,看是不是當年的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