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街聞歎聲,酥餅陷困局
北巷的鹵香剛飄出胡同,林晚星腕上的“酪”字印記便又泛起微光。她剛幫喬陽把真空包裝的鹵味遞給往來客商,就見阿蕊氣喘籲籲跑來,手裡攥著塊掉渣的酥餅:“晚星姑娘,快去長街看看!趙嬸的酥餅鋪快撐不下去了!”
長街是平州城的“市井長街”,兩側擺滿了各類小吃攤,最裡端的“趙記酥餅鋪”曾是街坊最愛——趙嬸做酥餅三十年,一手“千層酥”手藝傳自婆婆。可林晚星趕到時,鋪子裡冷冷清清,趙嬸正對著一摞沒賣出去的酥餅歎氣,她的女兒曉燕蹲在角落,手裡揉著麵團,眼眶泛紅。
“晚星姑娘,你可來了。”趙嬸擦了擦手上的麵粉,聲音帶著苦澀,“前陣子長街新開了家‘新式酥餅鋪’,賣的酥餅有奶油的、巧克力的,年輕人都跑去買,我這老款酥餅一天賣不出十塊,連麵粉錢都賺不回來。曉燕說要跟著城裡師傅學做新式酥餅,可我總覺得那些花樣不實在,我倆吵了好幾架,她都快跟我翻臉了。”
曉燕猛地站起身,手裡的麵團被攥得變形:“娘!現在誰還吃你那又乾又硬的老酥餅?城裡的新式酥餅又軟又香,一天能賣幾百塊!你守著那舊方子不放,遲早把鋪子賠光!”
話音未落,林晚星眉心的係統光屏亮起:
【柳氏食道傳承係統·長街酥餅煥新模式已激活】
【當前狀態:協助趙嬸升級“趙記酥餅鋪”,融合新舊手藝打造特色酥餅,化解母女矛盾,完成“老酥煥新”任務,驗證柳氏食道對“傳統手藝創新”場景的適配性】
【關鍵線索:長街客群涵蓋老街坊、年輕情侶、帶娃的主婦、趕集的村民,既偏愛“傳統香酥”,又追求“新鮮口感”;趙嬸的千層酥手藝紮實,但配方單一隻有甜味),且酥餅含水量低,口感偏乾;長街附近有糧油鋪、果鋪、堅果攤,麵粉、黃油、芝麻、核桃等原料易獲取;曉燕去過城裡學做新式酥餅,掌握“軟酥”製作技巧,隻是不懂如何結合傳統口味】
【隱藏危機:新式酥餅鋪的老板劉老板,為了壟斷生意,暗中告訴曉燕“趙嬸的老方子是過時的,學了也沒用”,還承諾給她高薪當師傅,慫恿她離開趙嬸的鋪子。曉燕心動不已,已經跟劉老板約定,要是趙嬸不同意改做新式酥餅,她就去對方鋪子裡上班】
二、舊酥試新方,母女初和解
林晚星拿起一塊老酥餅嘗了嘗,對趙嬸說:“趙嬸,您的酥餅層次夠多,就是口味太單一,口感偏乾。曉燕想做新式酥餅沒錯,咱們可以把老手藝和新口味結合,做幾款既有傳統香酥,又有新鮮口感的酥餅。”
曉燕皺著眉:“怎麼結合?城裡的新式酥餅都是用黃油、淡奶油做的,跟老酥餅的做法完全不一樣!”林晚星笑著拿出柳氏手記:“好的酥餅,不管是老款還是新款,核心都是‘酥’和‘香’。咱們用您的千層酥底,搭配曉燕會的軟酥餡料,肯定能做出受大家歡迎的酥餅。要是三天後能賣火,曉燕就留下幫您;要是賣不火,我幫您跟劉老板談,讓他給曉燕更好的待遇。”
曉燕半信半疑地點點頭。林晚星結合係統線索和母女倆的手藝,開始設計新酥餅配方,趙嬸負責做千層酥底,曉燕調配餡料,兩人雖還有些彆扭,但都認真投入到酥餅製作中。
一)芝麻核桃千層酥·傳統升級款
適配場景:老街坊、趕集的村民當茶點,老人小孩當零食
基礎原料:
中筋麵粉500g做酥皮)
低筋麵粉300g做油酥)
豬油200g油酥用,增香)和麵用)
白糖100g分兩份,一份和麵,一份調餡)
白芝麻50g炒熟)
核桃仁100g烤熟後打碎)調餡用,增加黏性)
鹽2g中和甜味)
關鍵步驟:溫水,揉成光滑的水油皮麵團,蓋上濕布醒發30分鐘;
2.低筋麵粉加200g豬油,揉成油酥麵團,醒發20分鐘;
3.水油皮麵團分成20等份,油酥麵團分成20等份,用水油皮包裹油酥,擀成牛舌狀,卷起醒發15分鐘,重複此步驟3次,做出千層酥皮;
4.白芝麻、核桃仁碎加90g白糖、蜂蜜,攪拌均勻製成餡料;
5.酥皮擀成圓餅,包入餡料,捏緊收口,壓成圓餅狀,表麵刷上蛋液,撒上少許白芝麻;
6.烤箱預熱至180c,放入酥餅烤25分鐘,至表麵金黃酥脆即可;
7.成品特點:外皮千層酥脆,內裡餡料香甜,芝麻和核桃的香味濃鬱,不乾不噎,老街坊嘗了都說是“小時候的味道,卻比以前更潤口”。
二)芋泥奶黃軟酥·新式融合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適配場景:年輕情侶、帶娃的主婦當甜點,學生當早餐
基礎原料:
高筋麵粉400g做軟酥皮)
黃油150g軟化)
糖粉80g調味)
雞蛋2個分蛋液和蛋黃液,蛋液和麵,蛋黃液刷表麵)和麵用)
荔浦芋頭500g蒸熟後壓成泥)
鹹蛋黃8個蒸熟後壓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