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晴光穿塢,蓮子百合喚新朋
冬日的晴光總算掙開雲層,斜斜地灑在山塢的青石板路上,將簷角的冰棱融成細碎的水珠,滴落在院中的陶盆裡,濺起輕響。陳晚星正蹲在木架旁,分揀著昨日陳禾送來的蓮子——顆顆圓潤飽滿,剝去紅衣後,露出雪白的蓮肉,透著淡淡的清苦香。謝景淵則在石臼邊,細細搗著曬乾的百合乾,是鎮上藥鋪的王掌櫃托人捎來的,“王掌櫃說,近來山塢裡不少人熬夜趕工,心火重,百合能清心安神,配著蓮子煮甜羹,最是養人。”
晚星捏起一顆蓮子,指尖觸到微涼的蓮心,“孫先生前幾日也說,冬日雖寒,卻易積燥,蓮子去心能健脾,百合潤肺,加些糯米熬成羹,既暖身又不滋膩,正好給繡坊的姐妹們和林墨師父這樣熬夜的人吃。”她剛把蓮子放進溫水裡泡發,院外就傳來悠揚的琴聲,斷斷續續,伴著腳步聲,漸漸近了——是鎮上酒樓新來的琴師蘇玉庭。
蘇玉庭穿著件月白色長衫,袖口繡著暗紋雲紋,手裡提著個紫檀木琴盒,琴盒上係著塊素色錦帕,“晚星姑娘,謝小哥。”他站在院門口,微微頷首,額前的碎發被風吹起,“昨日在張掌櫃的酒樓,嘗了姑娘做的紅棗山藥米糕,清甜不膩,夜裡彈琴時,竟少了幾分燥意,今日特意尋來,想討碗暖身的甜羹,也願為姑娘彈幾曲,換些點心回去。”
謝景淵笑著引他坐下,遞過一碗溫茶,“剛打算熬蓮子百合糯米羹,清心暖身,蘇先生正好留下嘗嘗。”晚星則將泡軟的蓮子去心,與百合乾一起放進陶鍋裡,加入清水浸泡——蓮子的清苦與百合的甘香慢慢滲出,混著晴光裡的暖意,漫滿小院。
正說著,阿硯抱著個紙卷,氣喘籲籲地跑來,臉上沾著點墨漬,“晚星姐姐!師父畫了《蓮羹圖》,讓我送來!”展開紙卷,畫上是一碗冒著熱氣的甜羹,羹麵上浮著蓮子與百合,旁側題著“清潤暖心”四字。“師父說,蘇琴師的琴彈得好,配著甜羹,能解乏,讓你多做些,給蘇琴師帶回去。”
晚星接過畫,指尖撫過紙麵,笑道:“巧了,這蓮子百合羹本就配琴音,更添清雅。”蘇玉庭打開琴盒,取出一把古琴,琴弦泛著溫潤的光,“姑娘若不嫌棄,待羹熬好,我彈一曲《寒江暖》,換姑娘兩碗甜羹,如何?”
二、蓮子百合糯米羹·清心暖身款
適配場景:琴師解乏、繡娘安神、畫匠清心,常溫可存8小時,冷藏可存3天冷藏後需加熱食用,口感更佳),口感綿密清甜,蓮子的粉糯、百合的綿柔與糯米的稠滑交織,冰糖的清甜中和蓮心餘苦,既適合琴師彈琴前潤喉解燥,也能作為繡娘久坐後的安神小點,清心不滋膩,暖身又潤肺,熬夜、久坐、心煩最宜。
基礎原料:
主料:乾蓮子100g選湖南湘蓮,顆粒飽滿,無蟲蛀,提前用40c溫水泡發4小時,去心後備用,保留少量蓮心可增清苦味,根據喜好調整)、乾百合乾50g選蘭州甜百合,無硫熏,提前用溫水泡發1小時,洗淨後撕成小瓣)、圓粒糯米80g選東北圓糯米,黏性足,提前用清水泡發2小時,瀝乾水分,增加羹體稠滑感)、老冰糖40g選多晶冰糖,甜度溫潤,避免用單晶冰糖,風味不足)、蘇玉庭送的蜂蜜15g農家土蜂蜜,最後出鍋前加,增加清甜感,提升潤喉效果)調節羹體濃度,視糯米吸水情況增減)、乾桂花3g裝飾用,選當年新桂,香氣濃鬱)、枸杞10g點綴用,選寧夏枸杞,提前泡軟5分鐘)、陶鍋1個砂鍋亦可,導熱均勻,熬製時不易糊底)、木勺1把攪拌用,避免刮傷鍋體)、細濾網1個可選,過濾羹體浮沫,提升細膩度)、青瓷碗4個盛羹用,保溫性好,貼合甜羹清雅氣質)
關鍵步驟:
1.處理核心食材:
乾蓮子泡發後,用牙簽從底部挑出蓮心若喜歡微苦口感,可保留13蓮心,清熱效果更佳);百合乾泡發後,用清水衝洗2次,去除殘留雜質,撕成23瓣,避免煮爛後成泥;糯米泡發後,用清水淘洗乾淨,瀝乾水分泡發後的糯米更易煮爛,羹體更稠滑)。
老冰糖敲成小塊方便融化,避免大塊冰糖沉底煮焦);枸杞用溫水快速泡軟,撈出瀝乾水分避免過軟失去口感,點綴時更鮮亮);乾桂花用清水快速衝洗,去除浮塵,瀝乾水分避免雜質影響口感)。
2.熬製糯米底羹:清水,大火燒開後,放入泡好的糯米,轉小火慢煮20分鐘期間用木勺每隔5分鐘攪拌1次,避免糯米沉底糊鍋);煮至糯米開花,湯汁變得濃稠用木勺舀起,羹體呈流線型滴落,不結塊)。
加入蓮子,繼續小火煮15分鐘蓮子煮至用筷子能輕鬆戳透,且保持完整形狀,避免煮爛成渣);隨後加入百合乾,煮8分鐘百合煮至透明變軟即可,煮太久會融化成泥,失去口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3.調味與收汁:
放入敲碎的老冰糖,攪拌至完全融化冰糖融化後,羹體甜度會均勻提升,避免直接加白砂糖,風味單薄);此時若羹體過稠,可分2次加入清水,每次50,攪拌均勻每次加水後煮2分鐘,觀察濃度,避免過稀)。
用細濾網撇去羹體表麵的浮沫浮沫為糯米雜質,去除後羹體更清澈,口感更細膩);轉中火煮3分鐘,讓羹體微微沸騰,收濃湯汁羹體濃稠度以“木勺舀起,掛壁不滴落”為宜)。
4.增香與點綴:
關火,燜5分鐘讓蓮子、百合充分吸收湯汁,入味更均勻);加入蜂蜜,用木勺輕輕攪拌均勻蜂蜜不耐高溫,關火後加入,避免營養流失,提升潤喉效果)。
將羹體分裝到青瓷碗中,每碗表麵撒上2g枸杞、0.5g乾桂花枸杞點綴顏色,桂花增香,提升顏值,且與羹體的清雅氣質契合);靜置2分鐘,讓桂花香氣融入羹中此時溫度降至60c左右,口感最佳,不燙口且暖身)。
5.成品特點:
羹體呈淡奶白色,蓮子潔白圓潤,百合透明綿柔,枸杞鮮紅點綴其間,桂花的金黃散落表麵,入口先是糯米的稠滑,接著是蓮子的粉糯,百合的甘柔慢慢化開,冰糖的清甜與蜂蜜的潤喉感交織,餘味帶著淡淡的桂香,咽下去後,喉嚨清爽,胃裡暖暖的,心火漸消。蘇玉庭舀起一勺,小口品飲,笑道:“這羹清潤不膩,彈琴前喝一碗,喉嚨通透,指尖都輕快了!”阿硯嘗了一口,眯起眼睛:“姐姐,這羹甜甜的,還有點香香的,師父熬夜畫畫時喝,肯定不心煩了!”張掌櫃的夥計來取米糕時,嘗了一碗蓮子百合羹,當即跑回酒樓——半個時辰後,張掌櫃提著食盒趕來,“晚星姑娘,這甜羹酒樓每日要五十碗!客人酒後喝一碗,解膩又潤喉,比茶水解酒還管用!”這便定名為“晚星蓮子百合糯米羹”。
三、甜羹換琴曲,清潤滿山塢
蘇玉庭放下青瓷碗,指尖在琴弦上輕輕一挑,一串清越的琴音便漫開,“晚星姑娘,這曲《寒江暖》,換十碗甜羹,我帶回去給酒樓的客人和繡坊的姐妹們嘗嘗,也算以琴換暖。”他從琴盒裡取出個素色布囊,裡麵是一小罐茶葉,“這是我從江南帶來的雨前龍井,泡著喝清咽利喉,配著甜羹,更顯清雅。”
晚星接過茶葉,打開罐子,淡淡的茶香撲麵而來。她用青瓷碗盛了十碗甜羹,每碗都撒上桂花與枸杞,再用蘇繡娘之前送的“寒梅紋”錦緞包好碗沿,放進食盒裡,遞給蘇玉庭:“蘇先生,這點心您帶回去,彈琴累了喝一碗,潤喉又清心,不夠了再來換。”
蘇玉庭接過食盒,小心翼翼地抱在懷裡,又將古琴放在石桌上,“姑娘,我再彈一曲《山塢暖》,贈你與謝小哥,也算謝過這暖身的甜羹。”指尖撥動琴弦,琴音悠揚,伴著院中的晴光,漫向山塢的街巷——繡坊的蘇繡娘聽見琴音,停下手中的繡針,側耳傾聽;畫坊的林墨放下畫筆,望著窗外,嘴角帶笑;酒樓的客人放下酒杯,靜靜品著甜羹,琴聲與羹香交織,成了冬日山塢最清雅的風景。
阿硯捧著一碗甜羹,小口喝著,“晚星姐姐,我回去給師父送一碗,師父聽了琴音,喝了甜羹,肯定能畫出更好的畫!”他抱著食盒,蹦蹦跳跳地離去,衣角沾著的桂花,落在石板路上,留下淡淡的香。
陳禾背著藥簍趕來時,簍子裡除了草藥,還放著一小袋茯苓,“晚星姑娘,謝大哥!今日的甜羹夠不夠?我帶了些茯苓,孫先生說茯苓能祛濕,配蓮子百合,既能清心又能祛濕,適合給近來總在潮濕繡坊裡的姐妹們吃。”他嘗了一口甜羹,點頭道:“這羹潤喉,蘇繡娘她們繡活兒做久了,喉嚨乾,喝這個正好,我等下給繡坊送幾碗去。”
晚星接過茯苓,笑道:“好啊,下次用茯苓配蓮子,做些祛濕的甜羹,給姐妹們,冬日裡也能清清爽爽不濕氣。”謝景淵則在陶鍋裡續了清水,煮起了蓮子百合茶,放入少許冰糖,煮得茶湯清亮,盛在粗瓷碗裡,溫溫的喝一口,潤肺又暖身。
上午的晴光越來越暖,院中的木架上,曬著陳禾送來的茯苓,旁邊擺著剛盛好的蓮子百合羹,青瓷碗透著溫潤的光,像一件件帶著清香氣的玉器。晚星坐在石桌旁,聽著蘇玉庭的琴聲,謝景淵端來兩碗蓮子百合茶,遞過一碗:“冬日的甜羹,就該這般清心暖身,既能潤喉,又能安神,比啥都實在。”
晚星喝著茶,看著院外的小路,蘇玉庭的琴聲還在山塢裡回蕩,忽然覺得,這山塢的日子,就像這蓮子百合糯米羹一般,藏著蓮子的粉糯、百合的甘柔、糯米的稠滑,還有人與人之間最清雅的交換——琴師的曲,畫匠的畫,郎中的藥,掌櫃的茶,都成了冬日裡最溫潤的慰藉。
正午時分,張掌櫃的夥計推著小推車來取羹,車上放著二十個青瓷碗,每個碗裡都盛著蓮子百合羹,蓋著素色錦帕,香氣透過錦帕散出來。夥計笑著說:“姑娘,掌櫃的交代了,這甜羹每日正午送五十碗,客人酒後喝一碗,解膩又舒服,昨日送的三十碗,一中午就沒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晚星與謝景淵坐在石桌旁,喝著剩下的蓮子百合茶,聊著明日要做的茯苓蓮子羹。晴光灑滿的山塢,琴聲未散,蓮子百合羹的清潤香飄向酒樓的雅間、繡坊的繡繃、畫匠的畫室,送到每一個熬夜、久坐、心煩的人身邊,讓這份冬日的溫潤,撫慰了整個山塢。
午後,蘇繡娘帶著繡坊的姐妹們走來,手裡提著個竹籃,裡麵是幾匹新繡的錦緞,“晚星姑娘,聽聞蘇琴師用琴曲換了甜羹,我們也來換幾碗,這錦緞給你做食盒的襯布,好看又防潮。”晚星笑著盛了六碗甜羹,遞給姐妹們,蘇繡娘舀起一勺,小口喝著,“這羹清潤,繡活兒做久了,喝一碗,眼睛都亮了!”
院外,村裡的孩子們圍著蘇玉庭的古琴,嘰嘰喳喳地問:“先生,這琴能彈出甜羹的香味嗎?”蘇玉庭笑著撥動琴弦,琴音裡似有蓮子的清苦、百合的甘香,孩子們聽得入了迷,晚星則端來幾小碗甜羹,分給孩子們,“慢點喝,小心燙。”孩子們接過碗,小口品著,笑聲混著琴聲,飄得很遠,與院中的晴光一起,成了冬日山塢最溫暖的風景。
暮色漸濃時,蘇玉庭收起古琴,提著空食盒離去,“晚星姑娘,明日我再來彈曲,換甜羹。”晚星揮揮手,“隨時來,甜羹總給你留著。”灶房的陶鍋裡,還剩著些蓮子百合羹,謝景淵加熱後,盛給晚星一碗,“嘗嘗,涼了加些蜂蜜,更潤喉。”晚星舀起一勺,望著院外漸暗的天色,琴音似還在耳邊,甜羹的暖意從舌尖漫到心口,冬日的寒,仿佛都被這清潤的甜香驅散了。
喜歡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