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室秘途
暮春的嵩山薄霧如紗,青石板路被晨露浸得發亮。淩雲霄握緊了懷中錦盒,指腹摩挲著盒麵暗繡的纏枝蓮紋,耳畔是蘇清寒輕捷的腳步聲。
"還有三裡便到太室闕後崖了。"蘇清寒回頭時,鬢邊銀飾在霧中閃著微光,"昨日收到的飛鴿傳書說,守闕長老已在秘道入口候著。"
淩雲霄頷首,目光掠過她腰間懸著的青銅劍。劍穗上係著的半枚玉佩,與他錦盒中那枚本是一對。三日前在汴梁城外的竹林,兩人合力擊退了第三撥搶奪玉佩的黑衣人,那些人招式詭異,袖中常藏著會自爆的鐵彈,絕非尋常江湖勢力。
"你說,為何這枚暖玉會引這麼多人覬覦?"蘇清寒拂去落在肩頭的柳絮,"師父隻說它關乎"劍蓮",卻不肯多言。"
淩雲霄正欲開口,忽聞前方林中傳來枯枝斷裂聲。他旋身將蘇清寒護在身後,腰間長劍"嗆啷"出鞘,月光般的劍刃在霧中劃出冷弧:"閣下一路尾隨,何不現身?"
樹影搖晃間走出個灰袍老者,頷下銀須沾著露水,手中拄著根紫木拐杖,拐杖頭嵌著枚鴿卵大的綠鬆:"淩少俠好警覺。老夫乃守闕閣執事,奉長老之命來迎。"他從袖中取出塊刻著北鬥紋的木牌,"此乃信物。"
蘇清寒認出木牌樣式,輕聲道:"是守闕閣的人,他們腰牌都刻著這個。"
淩雲霄收劍入鞘,指尖卻仍扣著劍柄。自踏入嵩山地界,他總覺有雙眼睛在暗處窺伺,那目光並非來自尾隨的江湖人,倒像藏在雲端,冷得讓人脊背發寒。
二、玄門初現
穿過太室闕斑駁的石雕,老者領著他們繞到後山一處瀑布。水流撞擊岩石的轟鳴中,老者用拐杖在濕漉漉的石壁上叩擊三下,又橫向劃過五尺——整麵瀑布竟如被無形之手牽引,朝右側平移半丈,露出後麵黑沉沉的洞口。
"此洞深逾百丈,"老者點燃火折子,昏黃火光映出洞壁上密密麻麻的刻字,"自隋時便由守闕閣看管,曆代隻傳三位執事知曉開啟之法。"
淩雲霄借著光細看,那些文字並非佛經道經,而是些記錄星象的符號,其中幾顆星辰被朱砂圈出,排列竟與他玉佩背麵的紋路隱隱相合。
"長老說,"老者的聲音在溶洞中格外空靈,"萬載之後,若天翻地覆,此洞或能為後人留一線生機。"
蘇清寒忽然駐足,指著洞壁一處凹陷:"這裡有劍痕。"那痕跡極淺,像是被極薄的刀刃輕輕劃過,邊緣卻泛著奇異的瑩光,"是"流霜劍法"的起手式。"這是她師門獨傳的劍法。
淩雲霄心中一動,伸手按在劍痕上。刹那間,懷中錦盒發燙,洞壁上的星象符號竟次第亮起,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老者驚呼一聲後退半步:"從未見過此等異狀!"
三、石室秘辛
穿過蜿蜒的甬道,眼前豁然開朗。這是一間數十丈見方的石室,中央矗立著座丈高的石台,台麵光滑如鏡,刻著太極圖案。四周石壁上嵌著十二盞長明燈,燈芯不知燃了多少年,依舊跳動著幽藍的火焰。
石台旁站著位白衣老者,麵容清臒,雙目微闔,正是守闕閣長老。見他們進來,老者緩緩睜眼:"淩少俠,蘇姑娘,可將信物帶來了?"
淩雲霄取出錦盒,打開的瞬間,整間石室驟然亮起。玉佩懸浮而起,在石台上空旋轉,背麵的星圖與台麵上的太極漸漸重合。蘇清寒腰間的半枚玉佩也自行飛出,與空中的玉佩合二為一,發出溫潤的白光。
"此非尋常玉佩,"長老歎息著指向石壁,"乃是上古傳下的"星髓",能引動周天星力。三百年前,先師夜觀天象,見紫微星暗淡,預言萬年後將有浩劫,便建了這"藏珍窟",要將人間最珍貴的信物留存後世。"
石壁上緩緩浮現出一幅幅畫麵:不是雕刻,倒像活過來的光影——有先民鑽木取火,有大禹治水,有商周青銅,有秦漢烽煙......最後定格在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上,花瓣間隱約有劍光流轉。
"那便是劍蓮。"蘇清寒喃喃道,"師父說,劍蓮現世時,江湖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變局。"
長老搖頭:"不止江湖。先師曾言,這天地之外,尚有無數星辰。劍蓮的傳說,或許能傳到極遠之地。"他指向石台下方,那裡有個凹槽,大小正好容下合璧的玉佩,"請將星髓放入吧,它將成為萬年後開啟此窟的鑰匙。"
四、玉佩歸藏
淩雲霄望著空中的玉佩,指尖微微顫抖。這枚玉陪了他十六年,是父母留下的唯一遺物。蘇清寒握住他的手,掌心溫熱:"我知道很難,但這是它該去的地方。"
兩日前在汴梁,他們親眼見到黑衣人用火箭點燃了城南的糧倉,災民哭嚎著奔逃。那些人說,要讓天下大亂,逼守闕閣交出玉佩。長老派來的信使跪在雨裡,說藏珍窟已被發現,若不將信物封存,萬年後的希望也會斷絕。
"爹爹曾說,"蘇清寒輕聲道,"真正的俠義,不是守著眼前的安穩,而是為後世留一盞燈。"她率先鬆開手,看著半枚玉佩與另一部分徹底融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淩雲霄深吸一口氣,抬手示意玉佩落下。當星髓嵌入石台凹槽的刹那,整個石室劇烈震動,十二盞長明燈的火焰突然拔高,在石壁上投射出無數人影——那是曆代守閣人的影像,他們對著石台深深鞠躬,而後化作光點消散。
"藏珍窟的石門將在一個時辰後永久封閉。"長老取出兩張泛黃的圖紙,"這是從先師手劄中找到的,或許與劍蓮有關。"圖紙上畫著奇異的蓮花狀劍譜,旁邊標注著晦澀的口訣。
蘇清寒接過圖紙,忽然發現角落有行小字:"星外有客,窺我蓮華。"她抬頭時,正見淩雲霄望著洞頂,那裡的岩層仿佛變得透明,能看到遙遠的夜空,有顆星辰正異常明亮。
五、征途再啟
離開藏珍窟時,瀑布已恢複原狀,仿佛從未移動過。老者將紫木拐杖交給淩雲霄:"此杖能感應藏珍窟的方位,若萬年後有緣人持之而來,或能再啟石門。"
下山的路比來時更陡,蘇清寒踩著碎石滑了半步,被淩雲霄穩穩扶住。晨光穿透薄霧,灑在兩人相握的手上,她忽然笑了:"你說,萬年後的人會是什麼樣子?"
"或許他們也會有江湖,有恩怨。"淩雲霄望著東方的朝霞,"但至少,他們會知道,千年前有人為他們守護過希望。"
昨日收到的信裡說,黑衣人是北境一個叫"蝕星教"的組織,他們不僅覬覦玉佩,還在各地搜尋與劍蓮有關的遺跡。那些人供奉著一塊黑色隕石,說那是"星主"的信物,能召喚域外的力量。
"劍蓮的傳說,"蘇清寒展開圖紙,陽光照在上麵,蓮花圖案竟微微發光,"或許真的能傳到很遠的地方。"她想起昨夜在藏珍窟,洞頂那顆異常明亮的星辰,像極了圖紙上標注的"啟明"。
回到汴梁時,城門口的告示欄前圍滿了人。新貼的海捕文書上畫著蝕星教教主的畫像,那人眼窩深陷,額間有奇異的星狀疤痕。淩雲霄握緊了紫木拐杖,蘇清寒將劍譜圖紙折好放進袖中。
"接下來去哪?"她問。
"去江南。"淩雲霄指向南方,那裡有座蓮花形狀的山,傳說劍蓮的種子就藏在山巔的古寺裡,"長老說,蝕星教的人已經動身了。"
夕陽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他們並肩走過護城河,身後是繁華的汴梁城,身前是無儘的江湖路。誰也不知道,在遙遠的星河深處,一束攜帶著劍蓮傳說的微光正穿過星雲,被某個漂浮在太空中的金屬造物捕捉到。
那造物的核心,一枚晶體突然亮起,投射出蓮花與星辰的圖案。周圍的陰影中,傳來細碎的低語,像是在討論一場跨越光年的征途。而在北宋的土地上,淩雲霄正將紫木拐杖靠在驛站的牆角,蘇清寒研著墨,準備寫下關於劍蓮傳說的第一頁記錄。
前路漫漫,江湖路遠,但隻要劍還在,俠義還在,這征途便永遠不會結束。
喜歡碧霄劍魂請大家收藏:()碧霄劍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