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策論驚雷_天命寒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天命寒門 > 第17章 策論驚雷

第17章 策論驚雷(1 / 1)

栽贓風波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雖激起劇烈漣漪,但終究沉底,考場內重歸死寂,隻是這份寂靜中,多了無數道隱晦打量林弈的目光,或驚佩,或忌憚,或複雜。那被拖走的衙役淒厲的求饒聲似乎還在空氣中殘留,提醒著眾人這場科舉的殘酷與莫測。

林弈卻已將這些雜念儘數摒除。他端坐於陰暗寒冷的號舍中,仿佛剛才那場生死一線的反擊從未發生。心如古井,波瀾不驚。當試卷由胥吏麵無表情地分發到每個號舍時,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氣,凝神靜氣,展卷閱覽。

前幾場考的是經義貼經,要求對儒家經典爛熟於心,闡發微言大義。這恰是原主多年苦功所在,林弈融合記憶後,理解更為透徹,下筆如有神助,文思泉湧,字跡工整清秀,引經據典恰到好處,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股結構嚴謹,層層遞進,既恪守規矩,又不顯呆板,隱隱透出一股靈動之氣。

他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外界的一切似乎都已遠離。寒冷、陰暗、窺視的目光,都無法影響他筆尖的流淌。時間在墨香的氤氳中悄然流逝。

終於,到了最後一場,也是最為關鍵,最能體現學子經世致用之才的——策論。

當考題發下,林弈展開一看,瞳孔驟然收縮!

題目赫然正是:“試陳應對北地旱蝗連綿,安撫流民,穩固邦本之策。”

北地旱蝗!

這四個字,如同一道閃電,瞬間劈開了林弈的記憶!文會之上,那位“周先生”臨彆時意味深長的話語,猶在耳邊:“北地旱蝗,朝廷憂心,亦是爾等讀書人,將來或需直麵之困局。小友好自為之。”

這絕非巧合!

那位“周先生”的身份,在林弈心中已然呼之欲出。這策論題目,恐怕不僅僅是朝廷當下的難題,更是那位大人物對他林弈的一次正式考校!考校他是否真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紙上談兵。

機會!這是危機過後,直抵青雲的絕佳機會!

林弈閉上雙眼,大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起來。原主所讀的史書、地理誌、農書……與他來自現代的靈魂中所知的那些宏觀治理理念、係統工程思維、以及曆史上成功應對災荒的案例如宋朝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元朝郭守敬主持的水利工程,乃至明代後期徐光啟《農政全書》中的一些思想雛形)相互碰撞、融合。

他不能直接搬出現代詞彙,卻可以將那些超越時代的核心理念,用這個時代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語言、典故、方法包裝起來,形成一套既腳踏實地,又高瞻遠矚的係統方案。

良久,他猛地睜開雙眼,眸中精光熠熠。他提起筆,在硯台中飽蘸濃墨,略一思忖,便在草稿紙上寫下了策論的標題:《治旱蝗、安流民、固邦本疏》。

開篇,他並未急於提出具體措施,而是先高屋建瓴,點明災荒應對的核心原則:“臣聞,聖王治世,不患之有災,而患之無備;不憂民之流離,而憂策之失序。故應對旱蝗,非止於一時之賑濟,更在於長遠之謀劃,須以‘固本’為先,‘疏導’為要,‘善後’為基,三者並舉,方為萬全之策。”

定下基調後,他筆鋒一轉,開始闡述具體方略,分為四大綱領:

“一曰以工代賑,安流民而固堤防。”他結合宋代以工代賑的案例,提出不應單純發放錢糧,而應將精壯流民組織起來,由官府提供工具口糧,興修水利,疏浚河道,加固堤防,開挖陂塘。“如此,則民得食而不敢生惰,國得利而水患可減,一舉兩得,勝於空耗廩粟。”

“二曰興修水利,抗旱魃以蓄水源。”他借鑒郭守敬勘測水利的經驗,提出由朝廷委派精通算學、水利的官員,勘察北地水文,繪製水脈圖。在關鍵節點修建水庫、水渠,推廣翻車、筒車等灌溉工具,並立法鼓勵民間開鑿水井,形成“官民共舉,點線成網”的水利格局,以抗乾旱。

“三曰推廣新種,易農時以抗天災。”他並未直接提出現代抗旱作物,而是引用古籍中記載的某些耐寒耐旱的桑、栗、豆類,建議由朝廷在災區設立“勸農所”,遴選適宜本地之早熟、抗旱糧種,教導百姓輪作、套種之法,改變單一作物結構,增強抵禦天災之能力。

“四曰預警監測,察蝗情於未發時。”這是最具前瞻性的一策。他提出,借鑒古代“占候”之法,但去其迷信,取其合理內核。於北地各州縣設“蝗情觀測吏”,專司觀察氣候、土壤濕度及蝗蟲幼蟲蝻)滋生情況,建立定期上報製度。一旦發現異動,立即組織人力撲殺蝻子,並儲備石灰、煙熏等物,防患於未然,將蝗災扼殺於萌芽。“此法雖瑣,然勝於蝗起之時,舉國倉皇。”

在每一項策略之後,他都詳細說明了具體的執行步驟、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應對之法,引用的典故、數據力求準確,邏輯鏈條嚴密無比。最後,他總結道:“以上四策,如車之四輪,鳥之雙翼,相輔相成。若能持之以恒,非但可解眼下燃眉之急,更可奠定北地長久之安穩。然法雖善,需人而行。故臣以為,更當嚴查賑濟中之貪墨,明賞罰,信諾言,使朝廷德澤,真正惠及於民,則民心安,邦本固,縱有天災,亦不足撼動社稷根基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洋洋灑灑近兩千言,一氣嗬成!字跡工整有力,論證嚴密,既有對曆史經驗的總結,又有基於現實的創新,更蘊含著一套清晰的係統工程思維,將防災、抗災、救災與長遠發展有機結合,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尋常書生策論的範疇!

當林弈落下最後一筆,輕輕吹乾墨跡,隻覺得精神一陣疲憊,卻又無比充實。他並不知道自己這番“超綱”的策論會引來何種評價,但他已竭儘所能,將自己所思所想,毫無保留地呈現在了這方試卷之上。

……

縣試結束後,所有試卷被連夜糊名、謄錄,送往閱卷官處。最終的前幾名試卷,則會呈送到本縣正印官及作為提調官的學政案頭。

行館之內,燭火通明。學政周文淵正伏案批閱著幾份被標記為“優等”的試卷。他看得很快,大多數隻是微微頷首或搖頭,能讓他停留片刻的已然不多。

當他拿起一份謄錄工整的試卷,目光掃過那篇題為《治旱蝗、安流民、固邦本疏》的策論時,初時尚未在意,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速度越來越慢,身體不自覺地微微前傾。

看到“以工代賑,安流民而固堤防”時,他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讀到“興修水利,抗旱魃以蓄水源”並提出繪製水脈圖、官民共舉時,他眉頭微挑。

當“推廣新種,易農時以抗天災”出現,他已然放下了手中的朱筆。

而最後看到那前所未聞的“預警監測,察蝗情於未發時”,設立專門觀測吏、撲殺蝻子的係統方案時……

“啪!”

周文淵猛地一掌拍在案幾之上,震得筆架晃動,硯台中的墨汁都濺出了幾滴,沾染了他青色的官袍袖口,他卻渾然不覺!

“好!好一個‘固本、疏導、善後’!好一個‘車之四輪,鳥之雙翼’!”他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聲音中充滿了難以抑製的激動與讚賞,“此策高屋建瓴,思慮周詳,諸法相濟,直指根本!非深謀遠慮、通曉實務者不能為!這……這絕非尋常腐儒能言!”

他迫不及待地翻到試卷前端,查看糊名處雖經謄錄,但原卷糊名處仍有標記,以備核對),當那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時,周文淵先是一怔,隨即,臉上露出了一個“果然如此”的複雜笑容,其中夾雜著驚歎、欣慰,還有一種發現瑰寶的狂喜。

“林弈……又是你!”他低聲自語,目光再次落在那篇墨跡淋漓的策論之上,仿佛能透過紙張,看到那個在寒窯苦讀、在市集周旋、在考場破局、而今又以一篇驚世策論震撼他的清瘦少年。

“此子之才,經世致用,遠超八股!假以時日,必為國之棟梁!”

他知道,這份試卷,必將在此番縣試中,掀起一場不小的波瀾。而林弈這個名字,也注定不會再被埋沒於塵土。

喜歡天命寒門請大家收藏:()天命寒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到八年後,帶崽撕渣男奪家產 濁世武尊 籃壇天穹:與科比共鑄十冠王朝 緬北囚籠:血色地獄 穿越律者美少女卻被當做精靈攻略 界曈傳 暗影行者:靈玉覺醒 穿越鬼吹燈:我是觀山太保 孟總,您救的古人成頂流了 全球島主:開局抽到多子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