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驚世邊策_天命寒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天命寒門 > 第36章 驚世邊策

第36章 驚世邊策(1 / 1)

貢院的空氣仿佛凝成了粘稠的琥珀,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最後一場經義考試結束的鐘聲餘韻尚在,緊接著便是決定最終排名的重頭戲——策論。相較於經義對基本功的考察,策論更看重學子的眼界、胸襟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往往也是考官區分高下、定奪名次的關鍵。

試卷再次下發。當林弈展開那質地堅韌的試卷,看到題目時,瞳孔亦是微微一縮。

“問:北疆胡虜,屢為邊患。或主征伐,犁庭掃穴;或倡懷柔,羈縻安撫。二者孰優?何以長治久安?試抒所見。”

北疆邊患!

這是一個古老而沉重的話題,也是曆代王朝都無法徹底解決的痼疾。考場之內,瞬間響起一片細微的抽氣聲和筆杆無意識敲擊桌麵的嗒嗒聲。顯然,這個題目的深度和現實壓力,讓許多學子感到了棘手。

林弈閉上眼,腦海中瞬間閃過無數信息碎片:原主所讀史書中關於漢匈、唐突戰爭的記載,周文淵所贈《曆代名臣奏議選編》中關於邊策的激烈辯論,以及他自己融合現代地緣政治、經濟文化等概念後形成的獨特認知。

他聽到隔壁號舍已有學子開始奮筆疾書,大抵不出兩種論調:一是引證漢武唐宗,力主“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強調武力征伐,徹底消滅邊患;二是援引儒家“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理念,主張懷柔安撫,賜予爵位財帛,以求相安無事。

這兩種觀點,非此即彼,延續千年,看似有理,實則都陷入了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要麼耗費巨資,勞師遠征,勝則國力大損,敗則元氣大傷;要麼一味退讓,養虎為患,徒耗國帑,換來的往往是更貪婪的索取和更頻繁的寇邊。

不能這樣!

林弈猛地睜開眼,眸光銳利如電。他要寫的,絕非這等陳詞濫調!他要跳出這個千年窠臼!

他提筆蘸墨,略一思忖,便在草稿紙上寫下了石破天驚的破題:

“臣聞,伐國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故製邊之策,不在刀兵之利,亦非金帛之誘,而在乎勢之已成,使之不得不服。”

開篇便否定了單純的武力征伐與懷柔安撫,提出了更高層麵的“勢”!何為“勢”?乃是一種綜合的、壓倒性的、使對手在不知不覺中陷入被動、最終不得不順從的態勢!

承題、起講,他引經據典,卻非簡單堆砌。《孫子兵法》的“上兵伐謀”,《管子》的“經濟傾軋”,乃至曆史上成功分化瓦解遊牧部落聯盟的案例,都被他信手拈來,作為“勢”之可行的佐證。

進入核心的“起股”與“中股”,他開始詳細闡述構建此“勢”的具體方略,這已完全超越了時代的局限,帶著一種宏觀的戰略俯瞰:

“一曰以商賈弱其力。於邊境開設榷場,準其以牛羊馬匹,易我之茶鹽鐵器。茶鹽為其日用之需,久則成癮;鐵器可鑄犁亦能鑄兵,然我控其流通,則其戰備操之於我手。更可以精美絲綢、瓷器、玩好之物,誘其貴族,銷磨其悍勇之氣,使其上下漸生依賴,則其力自弱。”

經濟手段:通過可控的邊境貿易,用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使其產生依賴,同時控製戰略物資,削弱其戰爭潛力,腐蝕其上層鬥誌。)

“二曰以教化分其眾。擇其部落聰慧子弟,延入州學,習我語言文字,沐我禮儀教化。數載之後,其心慕華風,歸則可為間,傳播王化,使其內部漸生隔閡。更可扶持親我之部落,打擊桀驁之酋首,使其內鬥不休,無暇南顧。”

文化分化:通過教育同化其下一代,培養親己勢力,從內部製造矛盾,使其陷入分裂。)

“三曰以屯田固我邊。移民實邊,興修水利,廣置軍屯。非僅為戍守,更在紮根。使邊地日漸富庶,城寨相連,烽燧相望。彼來襲則無所掠,我進攻則有依托。久而久之,彼之遊牧之地日蹙,我之農耕疆域日擴,此消彼長,大勢在我。”

固本培元:通過屯田移民,將邊境地區真正納入有效統治和開發,從根本上改變雙方的力量對比和戰略態勢。)

他論述這三條策略,並非孤立進行,而是強調其相輔相成,構成一個長期的、係統的戰略。最終的目標,不是一時的勝負,而是“使之不得不服”的“勢”的達成。

在文章最後,他總結道:

“故征伐與懷柔,皆一時之策,未觸根本。唯以此三者,潛移默化,持之以恒,方能使悍虜化為順民,使邊患永絕於無形。此非權宜之計,乃萬世之謀也。然行此策,需朝廷有定力,邊疆有能吏,非一朝一夕之功,唯堅韌不拔者能竟其全功。”

既點明了策略的長期性和係統性,也暗示了執行的難度,顯得更為客觀可信。

當林弈落下最後一筆,輕輕吹乾墨跡時,整篇文章已如一幅宏大的戰略藍圖,在他筆下徐徐展開。沒有空喊口號,沒有迂腐的道德說教,隻有冷靜的分析、長遠的眼光和切實可行的步驟,其思維之縝密,視野之開闊,立意之高遠,已然將考場內其他所有學子,遠遠甩在了身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並未意識到,自己的這份考卷,即將在閱卷官中引起怎樣的波瀾。

……

府試閱卷房內,燈火通明。

數名閱卷官正埋頭批閱著堆積如山的試卷。大多數策論文章,皆如預料之中,非主戰即主和,辭藻或華麗或激昂,卻難脫窠臼,令人昏昏欲睡。

副主考、青州府通判李文博並非李瑾之父,乃另一李姓官員)揉了揉發脹的眉心,隨手拿起下一份試卷。他本是例行公事,目光略帶疲憊地掃過。

然而,當看到那“伐國之道,攻心為上……”的破題時,他漫不經心的目光陡然一凝!

“哦?”他輕輕發出一聲訝異的低吟,身體不自覺地坐直了些。

他繼續往下讀,越讀,神色越是鄭重,眼中的疲憊被越來越濃的驚異與興奮所取代。讀到“以商賈弱其力”、“以教化分其眾”、“以屯田固我邊”這三條策略時,他的手指甚至微微顫抖起來!

這……這是何等眼界!何等謀略!

這完全跳出了傳統文武之爭的框架,從一個全新的、更高的維度來審視邊患問題!將經濟、文化、軍事、政治手段熔於一爐,構建了一個長期的、係統的製勝戰略!這絕非一個尋常書生能有的見識!

文章引經據典恰到好處,論證邏輯嚴密,更難得的是那股高屋建瓴、洞察本質的非凡氣度!

“妙!妙啊!”李文博忍不住拍案叫絕,聲音雖然壓抑,卻難掩其中的激動,“此子何人?竟有如此經緯之才!”

他迫不及待地翻到試卷前端,看向糊名處雖經謄錄,但原卷標記仍在內部掌握),當“林弈”二字映入眼簾時,他先是一怔,隨即恍然。

“原來是他!清河案首!怪不得!怪不得周學政對其如此看重!”

他拿著這份試卷,如獲至寶,反複又讀了兩遍,越讀越是心潮澎湃。此文所展現出的戰略眼光,已遠超一場府試的範疇,甚至對朝廷的邊策都有極大的啟發意義!

他強壓下心中的激動,小心地將這份試卷單獨抽出,放在一旁最顯眼的位置,並提筆在旁邊空白的浮簽上,鄭重地寫下了“見識超卓,格局宏大,非池中之物”的評語。

他知道,這份試卷,必將在此番府試中,掀起真正的驚雷。而那個名叫林弈的寒門學子,其名其才,恐怕再也無法被掩蓋了。

貢院內,林弈平靜地交卷,離去。

他並不知道,自己那篇融合了超越時代見識的策論,已然如同一塊投入古井的巨石,在考官的心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喜歡天命寒門請大家收藏:()天命寒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死夫君的快樂你不懂(重生) 何雨柱的激情人生 重生40,火紅年代從殺鬼子開始 她不愛太子了 明末龍旗 山野農女入世記 雞飛狗跳大雜院,極品夫妻 1800年之龍騰四海 嬌氣小啞巴下鄉後被糙漢寵上天 龍珠:最強破壞神,我選布爾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