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去過,但書上有記載。”林弈借機引導,“所以要讀書,書能帶你們去沒去過的地方。”
一個月後,掃盲班出了件新鮮事。果脯工坊的女工們集體請願,要求開設“女子班”。帶頭的王大娘說得在理:
“咱們現在管著采集隊,不識字記賬太吃虧了!”
林弈從善如流,立即增設女子班。沒想到報名的比男子班還多,連客商家的女眷都來聽課。
二月二龍抬頭,學堂舉辦了第一次考核。考核方式很特彆——讓學生們解決實際問題。
狗蛋的考題是:“石窪村要修一條水渠,長五十丈,寬三尺,深二尺,需要挖多少土?”
李小竹的考題更難:“竹器工坊本月生產竹椅一百把,成本每把二十文,售價五十文。但因運輸損壞十把,實際盈利多少?”
考核結果讓人驚喜。七成學生掌握了基礎識字算數,更有十幾個展現出特殊天賦。李小竹不僅算學優異,還自行設計了一款新式竹椅。
“這些都是好苗子。”林弈對趙小乙說,“要重點培養。”
他從中選出二十人,組成“英才班”,親自教授更深的知識:記賬方法、工程測算、甚至基礎的藥理常識。
英才班的第一課,林弈搬來一個簡易的日晷。
“你們誰知道,為什麼影子會動?”
這個問題難住了所有人。林弈便帶著他們觀察一整天的日影變化,最後講解地球轉動的道理。
“大人說的這些,書上都有嗎?”李小竹好奇地問。
“有些有,有些需要你們自己去發現。”林弈意味深長地說,“格物致知,就是要探究萬物之理。”
三月春耕開始時,掃盲班已經培養了三百多個識字人口。這些學生回到各自崗位後,帶來了立竿見影的變化——
工坊的記賬清晰了,田間的測算準確了,連市集的買賣都明碼標價了。更妙的是,他們又帶動更多人求學,形成了良性循環。
這天,林弈在學堂黑板上寫下一行字:“知識改變命運。”
“半年之前,你們中有很多人食不果腹。如今不僅能吃飽飯,還能讀書識字。”他的目光掃過台下專注的麵孔,“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下課時,狗蛋偷偷跑來問:“大人,我以後能當工程師嗎?像您一樣修水渠。”
“當然能。”林弈拍拍他的肩膀,“隻要肯學,山北縣的未來要靠你們。”
夜幕降臨,學堂裡依然亮著燈火。那些曾經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那些終日忙碌的工匠,此刻都在埋頭苦讀。
林弈站在窗外,看著這動人的一幕。他知道,這些如饑似渴汲取知識的學子,才是山北縣最寶貴的財富。
而他們求知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喜歡天命寒門請大家收藏:()天命寒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