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站起身,居高臨下地俯視著群臣,目光銳利如刀:“林弈所為,是朕授意的!查抄奸商,平抑糧價,安定民心,何錯之有?難道要朕和諸位愛卿,眼睜睜看著京城生亂,看著饑民衝擊宮門,才算遵循了法度,順應了商規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猛地將龍案上一份奏折摔在地上:“看看!這是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報上來的!糧價平穩後,京城治安案件銳減七成!民心思定!這就是你們口中的‘怨聲載道’?這就是你們所謂的‘動搖根基’?!”
皇帝的怒火,如同實質的烈焰,灼燒著整個大殿。那些原本還想狡辯的官員,此刻全都噤若寒蟬,冷汗涔涔而下。他們低估了皇帝對改革的決心,更低估了皇帝維護林弈的意誌!
“朕知道,新政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皇帝的聲音緩和了一些,但依舊冰冷,“但朕更知道,新政是為了大炎的長治久安,是為了天下百姓能活得更好!誰若敢為了私利,罔顧國法,禍亂民生,就是與朕為敵,與大炎江山為敵!”
他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探照燈,緩緩掃過那幾個跳得最歡的禦史和官員。
“禦史風聞奏事,本是職責。但若受人指使,罔顧事實,構陷忠良,便是其心可誅!”皇帝的聲音帶著最終的裁決意味,“王顯、李贄、趙德明,爾等三人,身為言官,不察實情,聽信流言,攻擊乾臣,擾亂朝綱!即日起,革去禦史之職,貶為庶民,永不敘用!”
“陛下!陛下開恩啊!”王禦史等人如遭雷擊,癱軟在地,涕淚橫流地求饒。
但皇帝隻是冷漠地揮了揮手。如狼似虎的殿前侍衛立刻上前,將三人拖出了金鑾殿,他們的哀嚎求饒聲在空曠的殿宇外漸漸遠去,給所有心懷異誌的官員敲響了最刺耳的警鐘。
殿內死一般的寂靜。落針可聞。
守舊派的巨頭們,臉色鐵青,嘴唇哆嗦,卻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皇帝此舉,不僅僅是處置了幾個馬前卒,更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狠狠地扇了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明確無誤地宣告了他對林弈的絕對信任,以及對改革路線的堅定不移!
皇帝重新坐回龍椅,目光恢複了平靜,但那股無形的威壓卻籠罩著每一個人。
“新政關乎國運,朕意已決,絕無更改。”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如同定海神針,穿透了所有的陰霾與動搖,“望諸位臣工,能體察朕心,摒棄成見,同心協力,共克時艱。若有再敢陽奉陰違,暗中阻撓者……嚴懲不貸!”
“臣等遵旨!陛下聖明!”
這一次,山呼萬歲的聲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整齊、響亮。許多原本持觀望態度的中間派官員,此刻心中已然明了風向。
退朝的鐘聲響起。
百官懷著複雜各異的心情,依次退出金鑾殿。
林弈走在人群中,能感覺到那些投射過來的目光已然不同。忌憚依舊有,但更多的,是一種重新審視的凝重,甚至是一絲不易察覺的敬畏。
陽光穿過高大的宮門,照在他緋色的官袍上,溫暖而明亮。
他微微抬起頭,看向那碧藍如洗的天空。
皇帝的堅定,如同最堅實的後盾,為他,也為這場艱難的改革,掃清了眼前的迷霧,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他知道,經此一役,皇權與改革派捆綁得更加緊密。前方的路依然布滿荊棘,守舊派的勢力盤根錯節,絕不會就此罷休。
但,那又如何?
皇權在手,道義在心,民心所向。
這大炎的天,終究是要變的。而他,將繼續在這風雲激蕩的朝堂之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喜歡天命寒門請大家收藏:()天命寒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