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聽完宇文愷的話後,臉上沒有露出特彆興奮的表情。
他緩緩起身,淡定的追問道:“哦?有沒有什麼問題呢?是否遇到了哪些難題?”
宇文愷臉上興奮稍斂,換上了技術官員的嚴謹:“問題確實不少。其一,便是磨損。尤其是轉彎處,外側軌道和車輪磨損嚴重,需要定期更換維護。其二,是脫軌風險。車輛與軌道的契合度仍需優化,尤其在高速或彎道時,若遇顛簸,仍有脫軌之虞。其三,坡度與彎道半徑限製很大,對選線要求極高,遇山需開隧,遇穀需架橋,成本激增。其四,便是這牽引之力……目前仍以畜力為主,雖效率提升,然終究有其極限。陛下曾提及的……‘蒸汽之力’,臣等召集了格物、冶金、鑄造方麵的大匠,成立了專組,日夜鑽研,然其原理深奧,密封、氣壓、材料強度皆是難關,目前……目前尚在模型試驗階段,距實用,恐還需漫長時日。”
說到最後,宇文愷語氣中帶著一絲慚愧。
楊勇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不必氣餒。蒸汽機之事,本就艱難,朕早有預料。你能在如此短時間內,將軌道實物鋪設出來,並取得這般數據,已是大功一件!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一個個解決。磨損,就研究更耐磨的材料;脫軌,就改進車輪與軌道的設計;地形限製,就讓工部的堪輿和工程人員提前介入選線!至於蒸汽機……繼續投入,不要怕失敗,朕等得起!”
他的鼓勵讓宇文愷和幾位大匠備受鼓舞,連聲道:“臣等定當竭儘全力,不負陛下厚望!”
“走吧,陪朕去看看車輛和實際的操作。”
楊勇興致勃勃地向前走去。
眾人來到軌道起點處,那裡停放著幾輛造型奇特的車輛。
車輛沒有傳統的車廂,而是類似於平板車,但輪轂是特製的,帶有凸起的輪緣,正好卡在軌道內側。
車架結構明顯加強了承重能力。
此時,正有役夫驅使著騾馬,將一輛滿載石料的軌道車緩緩拉動。
隻見四匹騾馬顯得頗為輕鬆,蹄聲嘚嘚,拉著那看似沉重的車輛在軌道上平穩加速,速度果然比尋常馬車快上不少,而且幾乎沒有顛簸!
楊勇示意眾人登上旁邊一輛用於載人的軌道車——這車設有簡單的座位和欄杆。
在宇文愷的指揮下,役夫驅動騾馬,車輛緩緩啟動,然後速度逐漸提升。
風聲在耳邊響起,兩側的景物飛速後退,平穩得讓人幾乎感覺不到是在乘坐車輛!
“父皇!好快!好穩啊!”楊儼扶著欄杆,興奮地小臉通紅,這是他從未有過的體驗。
李安更是緊緊抓住欄杆,感受著這風馳電掣般的速度和平穩,心中的震撼無以複加。
他腦海中已經開始模擬,若是在這樣的軌道上運輸火炮、彈藥、兵員……那將是何等的效率!
他對皇帝未雨綢繆的前瞻性思維,已然佩服得五體投地。
楊勇感受著速度帶來的微風,看著眼前不斷延伸的軌道,心中豪情萬丈。
這就是他構想中貫通帝國血脈的起點!
下車之後,楊勇對參與軌道研製的宇文愷和匠作監取得的成績高度讚揚,讓他們再接再厲,爭取明年能夠建成第一條正式投入運行的軌道。
巡視完軌道,楊勇又視察了將作監的其他一些重點項目:改進後的水力鍛錘,效率提升了數倍,正在哐當哐當地鍛造著兵器的毛坯;
新式的織機,能夠織出更複雜花紋的布匹;
玻璃工坊裡,工匠們正在嘗試吹製更大、更平整的玻璃;
甚至還有一個小組在按照楊勇提供的極其簡略的原理圖,摸索著電解的原理……
每一個工坊,都充滿了活力與創造力,每一個人,都在為了陛下描繪的那個更高效、更強大的未來而努力。
當夕陽西下,楊勇一行人離開將作監時,身後那扇沉重的大門緩緩關閉,將那個充滿奇思妙想和金屬轟鳴的世界再次隔絕開來。
回程的馬車上,楊勇閉目養神,腦海中卻在飛速運轉。
軌道的成功實驗,證明了方向的正確,接下來就是如何規劃第一條具有戰略意義的乾線了。是連接洛陽與重要的礦產地?
還是直接指向未來的用兵方向?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還是先把連接礦產地的軌道建起來,這樣能最大化的提升武器的製造效率,完成後再慢慢連接重要節點城池,之後可以轉化成為民用運輸…………”
一條清晰的發展規劃已經在楊勇的腦海中形成。
李安依舊沉浸在今日的震撼中。
他看著那些將作監區域內剛剛點燃、亮如皎月的煤油燈,望著窗外華燈初上的洛陽街景,再回想那風馳電掣的軌道車,心中隻有一個念頭:追隨這樣的陛下,大隋的疆域和強盛,絕不止於江淮,絕不止於眼前。
太子楊儼則興奮地小聲對李安說著自己的見聞和感想,對父皇的崇拜之情溢於言表。
馬車駛入皇城,巍峨的宮闕在夜色中顯得更加深邃…………
喜歡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請大家收藏:()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