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方舟”在超空間航道中滑行,艦橋內彌漫著一種混合了緊張與期待的氛圍。目標坐標指向一片在燼族星圖和議會通用星圖上都標注為“高混亂度、低價值、不建議航行”的未知區域,代號:“數據墓園”。
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了不祥的意味。
當方舟結束躍遷,駛入這片星域時,眼前的景象印證了其名。這裡沒有星辰,沒有星雲,隻有無窮無儘的、緩慢旋轉的、由破碎數據和混亂規則構成的“信息風暴”。它們呈現出一種病態的、不斷變幻的色彩,如同打翻了所有顏料桶又肆意混合。巨大的、半透明的數據碎片如同墓碑般漂浮,上麵流淌著早已無法辨認的代碼和殘破的影像。時而有邏輯亂碼形成的“幽靈”一閃而過,發出無聲的尖嘯,擾動著本就不穩定的規則背景。
“規則背景輻射極度混亂,物理常數呈現區域性、無規律漲落。”洛蘭緊盯著傳感器讀數,語氣凝重,“能量讀數異常,存在大量無法識彆的信息糾纏點。此地極不穩定,任何微小的擾動都可能引發連鎖性的規則崩潰。”
“簡直就是個天然的垃圾填埋場,專門堆放宇宙運行產生的‘數據廢料’。”歐幾裡得評價道,他操控方舟如同在雷區中行走,小心翼翼地避開那些明顯不穩定的信息漩渦。
沈流石的【體係之眼】在此地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無數雜亂無章、互相衝突的規則信息如同海嘯般衝擊著他的感知。他不得不將感知範圍收縮到極限,才能勉強分辨出有用的信息流。
“尋找規律。”他沉聲道,“即便是垃圾填埋場,也有其堆放和處理的邏輯。找到信息流相對彙聚,或者規則相對‘穩定’的區域。‘溯源者’如果存在,必定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據點。”
邏輯核心全功率運轉,試圖在龐雜的噪音中過濾出有用的信號。方舟如同一個耐心的獵手,在數據風暴的間隙中緩慢穿行。
數個小時後,轉機出現。
“檢測到異常!”洛蘭突然指向一個方向,“十點鐘方向,距離約零點五光秒,存在一個微弱但穩定的信號源。其編碼方式……與‘標尺’最後發送的加密信號有百分之七十三的相似度!它正在以一種極低的頻率,重複廣播一種……自檢與狀態報告信號!”
找到了!
方舟立刻調整航向,向著信號源悄無聲息地靠近。
隨著距離拉近,信號源的真容逐漸顯現——那並非想象中的秘密基地或強大存在,而是一個……殘破不堪、幾乎與周圍數據垃圾融為一體的、古老型號的議會觀測站殘骸!
它就像一頭擱淺在數據沙灘上的巨鯨骨架,大部分結構已經破損、鏽蝕,被各種混亂的信息流纏繞、覆蓋,隻有核心區域還閃爍著極其微弱的、斷斷續續的秩序光芒。那個穩定的信號,正是從這核心區域發出的。
“‘溯源者’……是一個廢棄的觀測站?”焚塔有些難以置信。
“不,”沈流石目光銳利地掃過那殘骸的結構,尤其是在其核心區域附近,那些明顯是後期加裝、風格與議會製式截然不同的、更加簡潔高效的接口和能量導管,“它隻是一個‘外殼’,一個偽裝。真正的‘溯源者’,寄居或者說……隱藏在這個廢棄的殼裡。”
方舟在距離殘骸數千公裡外停下,不敢再靠近,以免觸發可能存在的防禦機製。
“嘗試與信號源建立最低限度的、非侵入式連接。”沈流石下令,“發送‘標尺’的身份識彆碼碎片和我們破譯出的部分‘隱晦批評’內容作為‘敲門磚’。”
洛蘭小心翼翼地操作著。一道極其細微、帶著特定編碼的信息流,如同試探的觸須,緩緩伸向那殘骸的核心。
信息流沒入核心的微光中,消失了。
一秒,兩秒……
就在眾人以為石沉大海之時,那殘骸核心的微光,猛地閃爍了一下,頻率與之前截然不同!
緊接著,一個極其乾澀、帶著明顯電子合成痕跡,卻又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疲憊與滄桑感的聲音,斷斷續續地直接在方舟的通訊頻道中響起,用的是一種極其古老的議會通用語變體:
“識彆碼……碎片……驗證通過。批評內容……邏輯鏈完整度……17。判定:非標準接觸協議,但……潛在信息熵……符合‘傾聽閾值’。”
“外來變量……說明……你們的……來意。”
“注意:對話過程……將被記錄、分析。任何……邏輯欺騙……將導致連接……永久終止。”
它沒有承認自己是“溯源者”,但它的回應,已然說明了一切。
沈流石深吸一口氣,知道關鍵時刻到來。他需要拿出足夠的“誠意”和“價值”,才能獲取對方的信任,或者至少是……交易的興趣。
“我們是為尋求‘真相’與‘解決方案’而來。”沈流石以平和的意念回應,避免任何情緒化的波動,“我們知曉‘秩序之網’的底層缺陷,目睹了‘織夢者’的苦難,破壞了‘秩序之錨’。我們相信,現行的‘絕對秩序’,本身就是一個需要修複的‘係統錯誤’。”
他略微停頓,拋出了最重要的籌碼。
“而我們……或許掌握著,進行‘係統重鑄’的部分……關鍵‘代碼’。”
通訊頻道另一端,陷入了長久的沉默。隻有那殘骸核心的微光,在以一種複雜的、仿佛在進行高速運算的頻率閃爍著。
壓抑的寂靜,彌漫在方舟艦橋,也彌漫在這片被稱為“數據墓園”的冰冷星空。
喜歡不合格的修仙界請大家收藏:()不合格的修仙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