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山水蒙初六至六三爻辭_天機地脈道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天機地脈道 > 第27章 山水蒙初六至六三爻辭

第27章 山水蒙初六至六三爻辭(1 / 2)

山水蒙初六至六三爻辭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初六之爻屬最下位,此言,發下民之蒙,須明刑禁以示之,使之知懼,從而教之。是故為政之始,立法居先,治蒙之初,威以刑者,是以使民去其昏蒙之桎梏。不設法去其蒙之桎梏,即善教亦無法改變其蒙,故聖人使下民畏威以從,不敢任意其昏蒙之欲,然後才能漸知善道,此為移風易俗之唯一法門。但隻有初爻之始可用之,如專用刑以為治,則蒙雖畏終不能發。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此即用立法製刑,以教人之意,萬不可不教而誅。後世之論刑者,不複知教化孕其中,隻一昧的論刑。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九二有剛明之才,與六五之君相對應其誌又一同,當其時,必廣其包容,老人婦孺之見,皆包容,則能啓天下之蒙,功大矣。今人專持其明,漫用自任,致凶之道。是故古之堯舜,其聖功天下莫及,尚能請教下民,取合理之言,天下之民歸之,就如兒子能治其家一様。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兒子之能治家,其因父之信任專一也。是故九二能成啓蒙之功,乃由五之信任專一也此剛柔相接之義也。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三爻之位陰居之,此時機正應上位不能遠從近見,九二為群蒙所蔽,居此之時,無所往則利矣。猶女之嫁夫,當由正禮,如見人多金,悅而相從,不可取也。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此女不可取,因行不順故也。

一、初六爻:刑罰“治蒙”的荒誕舞步

在古老而神秘的《易經》體係中,蒙卦第三爻的初六爻蘊含著深刻的社會治理智慧與警示。“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這句看似晦澀的爻辭,宛如一麵奇特的鏡子,映照出社會治理中那複雜且充滿矛盾的景象,仿佛社會治理是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的患者,擁有著雙重人格。

初六爻的象征意義及社會狀態

初六爻處於卦象的最底層,這一特殊的位置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它恰似一個剛剛學會蹣跚走路的嬰兒,代表著啟蒙教育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社會如同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需要引導和規範。古人有著獨特的思維方式,他們將“桎梏”巧妙地比喻為蒙昧狀態。在他們的認知裡,刑罰在這個啟蒙階段就如同一個神奇的“破蒙神器”。在古代社會,人們普遍認為當大眾處於蒙昧無知的狀態時,刑罰可以起到威懾和引導的作用,讓人們知曉行為的邊界,從而逐漸擺脫蒙昧。

商鞅變法與孔子思想的辯證統一

商鞅變法的連坐製度和孔子“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的教化思想,這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如同兩個性格迥異的人被強行拉到一起跳雙人舞,實現了一種辯證統一。商鞅變法時期,連坐製度就像一個嚴厲的監工。在那個動蕩不安、秩序混亂的戰國時代,秦國為了迅速強大起來,需要建立一套嚴格的秩序。連坐製度規定,一人犯罪,其親屬、鄰裡等相關人員都要受到牽連。這種嚴刑峻法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將整個社會緊緊束縛,搭建起了秩序的牢籠。它通過嚴厲的懲罰手段,讓人們不敢輕易觸犯法律,從而在短期內迅速穩定了社會秩序。

而孔子“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的教化思想,則像一個溫柔的傳教士。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他倡導用道德和禮儀來引導人們的行為,通過教育和感化來改變人心。他認為刑罰隻是一種輔助手段,更重要的是要讓人們從內心深處認同道德規範。他周遊列國,傳播自己的思想,試圖讓各國統治者以道德為基礎進行治理。雖然商鞅變法和孔子思想的側重點不同,但在社會治理的大框架下,它們都有著各自的作用。商鞅的嚴刑峻法為社會提供了基本的秩序保障,而孔子的道德教化則為社會的長治久安奠定了思想基礎。

刑罰的法理正當性與過度使用的弊端

《象傳》中說“以正法也”,這強調了刑罰必須要有法理正當性。就像春秋時期鄭國“鑄刑書於鼎”這一重大曆史事件。當時,鄭國的子產將刑法條文鑄在鼎上,公之於眾。這一舉措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它將刑罰製度化,讓百姓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從而實現社會教化的目的。通過這種方式,刑罰有了明確的依據和標準,不再是統治者隨意使用的工具。

然而,刑罰一旦使用過度,就會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失去控製。《尚書·呂刑》中詳細記載了一大串密密麻麻的刑罰種類,包括墨刑、劓刑、刖刑、宮刑、大辟等。這些刑罰極其殘酷,如果脫離了教化的目的,僅僅將刑罰作為一種懲罰手段,就隻能陷入“以刑去刑”的死胡同。統治者為了維護社會秩序,不斷加大刑罰的力度,但卻忽略了對百姓的教育和引導。這樣一來,百姓雖然因為恐懼而不敢犯罪,但內心並沒有真正認同法律和道德規範。一旦刑罰的威懾力減弱,犯罪行為可能會再次泛濫。這種過度依賴刑罰的治理方式,最終會讓社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自己把自己繞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二、九二爻:包容性治理的“夢幻泡影”

“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這句卦辭,宛如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為我們展示了儒家“為政以德”治理智慧的華麗外衣。九二爻在卦象中有著獨特的位置,陽爻居陰位,就如同一個硬漢披上了柔軟的絲綢,象征著剛毅和柔順的奇妙結合。

九二爻的象征意義與治理理念

在古代的治理思想中,這種剛柔結合的理念被視為一種理想的治理模式。陽爻代表著剛毅、果斷和權威,陰位則代表著柔順、包容和靈活。九二爻的這種組合意味著在治理過程中,既要保持堅定的原則和果斷的決策,又要具備包容和靈活的態度。這種理念體現了儒家“為政以德”的思想,統治者不僅要有強大的統治能力,還要以道德為基礎,關心百姓的福祉,包容不同的意見和文化。


最新小说: 穿成惡雌,五個獸夫跪求我彆走 逆伐高武 後悔藥 霸帝皇冠 絕命一槍:抗日風雲錄 大唐:開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 老婆是楊玉環 閒來無事湊熱鬨 孤劍殘雪錄 癌症晚期,為活命我向鬼瘋狂借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