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當蘇秦認為時機成熟之時,他以“病愈”之身,再次出山,成功促成了燕、趙、韓、魏、齊、楚六國的聯盟,共同對抗強大的秦國。蘇秦身佩六國相印,風光無限,成為了合縱聯盟的縱約長,達到了其政治生涯的巔峰。後世有人將蘇秦的這段“裝病”經曆,高度讚揚為否卦“休養生息,待時而動”韜光養晦智慧的完美體現。甚至有人戲言,蘇秦這“病”裝得如此逼真,足以榮獲古代權謀界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然而,如果我們跳出對卦象的迷信解讀,客觀地看待蘇秦的行為,就會發現這與其說是對否卦智慧的運用,不如說是蘇秦在複雜政治環境中,為了實現個人政治目標而采取的一種極具靈活性和實用性的權謀遊戲,一種“曲線救國”的策略。他的成功,更多的是源於其對人心的洞察、對局勢的精準判斷以及卓越的外交手腕,而非所謂卦象的指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破鏡:外交界的“易碎玻璃心”
否卦象征著天地不交,陰陽阻隔,事物發展處於閉塞不通的狀態。於是,“鏡破”之類的卦象解讀,便被一些人用來類比人際關係的破裂,尤其是脆弱的聯盟關係。春秋戰國時期,六國合縱抗秦的聯盟,在某些人看來,就恰似否卦所預示的那般,脆弱得如同一隻精美的玻璃花瓶,外表光鮮亮麗,實則不堪一擊,輕輕一碰就會支離破碎。
最能體現這種“玻璃心”特質的,莫過於長平之戰前的那段曆史。當時,秦國的勢力日益強大,不斷向東擴張,對山東六國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趙國作為東方六國中的強國,成為了合縱抗秦的核心力量之一。秦國深知,要想打破六國的合縱聯盟,必須首先削弱趙國。於是,秦國便派遣間諜攜帶重金前往趙國,實施反間計。他們散布謠言說,趙國的名將廉頗年老怯戰,根本不是秦軍的對手,而且廉頗即將投降秦國;同時又極力吹捧趙國另一位將領趙括,說他是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自幼熟讀兵書,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若讓趙括取代廉頗,秦軍必敗。
趙孝成王本就對廉頗長期堅壁不出的戰術不滿,又受到秦國反間計的蠱惑,輕易地就相信了這些謠言。他不顧藺相如等大臣的苦苦勸諫,以及趙括母親的堅決反對,毅然決然地任命缺乏實戰經驗的趙括為趙軍主帥,取代了身經百戰的廉頗。趙括到任後,立即改變了廉頗的防禦策略,主動出兵進攻秦軍。結果,秦軍在名將白起的指揮下,設下埋伏,將趙軍團團圍困。最終,趙軍四十餘萬主力被秦軍殲滅,趙括也在突圍中戰死。長平之戰的慘敗,使得趙國元氣大傷,也極大地動搖了六國合縱抗秦的根基。曾經信誓旦旦、歃血為盟的六國聯盟,因為趙國的這一輕率舉動,以及各國之間固有的猜忌和利益衝突,迅速土崩瓦解,就像一群小孩子過家家一樣,說散就散,毫無韌性可言。
否卦中或許有“不可赴也”之類的警示之語,告誡人們在閉塞不通、形勢不利的時候,不要輕舉妄動,以免招致禍患。然而,在六國聯盟的實踐中,這樣的警示卻如同一個早已被人遺忘在角落、走時不準的鬨鐘,即便偶爾發出幾聲微弱的響聲,也無法引起各國君主的真正重視。他們依舊我行我素,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彼此傾軋,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堅定的聯盟信念。這活生生地揭示了在複雜的國際關係博弈中,那種建立在利益交換而非共同理想和堅定信任基礎上的盟約,是何等的脆弱,其信任度有時甚至比一張薄紙還要不堪一擊。將六國聯盟的破裂簡單歸咎於否卦的“預言”,顯然是本末倒置。真正的原因在於各國統治者的短視、貪婪以及聯盟內部缺乏有效的約束和協調機製。
三)鳥儘弓藏:權臣的“悲慘劇本”
否卦所描繪的小人當道、君子遭厄的景象,也常常被用來解讀古代曆史上“鳥儘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劇。其中,“張弓箭頭落地”的卦象,更是被一些人視為權臣功高震主、最終慘遭清算的不祥之兆。這種“悲慘劇本”在西漢開國功臣韓信和秦朝丞相李斯的身上,得到了令人扼腕的“反複上映”。
韓信,這位被譽為“兵仙”的軍事奇才,在楚漢相爭的戰場上叱吒風雲,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率軍暗度陳倉,平定三秦;背水一戰,大破趙軍;十麵埋伏,圍困項羽於垓下,最終迫使西楚霸王烏江自刎。可以說,沒有韓信,劉邦能否最終戰勝項羽、統一天下,還是一個未知數。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功勳卓著的開國元勳,在漢朝建立之後,其命運卻急轉直下。劉邦對韓信的軍事才能既忌憚又猜疑,先是將其由楚王貶為淮陰侯,剝奪了他的兵權。後來,在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呂後與蕭何合謀,以謀反的罪名將韓信誘至長樂宮鐘室殺害。臨刑前,韓信仰天長歎:“狡兔死,走狗烹;高鳥儘,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這句血淚控訴,不僅是韓信個人悲劇命運的寫照,也成為了中國曆史上無數功高震主的功臣慘遭棄殺的“主題曲”,回蕩在漫長的曆史歲月中。
無獨有偶,秦朝的開國丞相李斯,其命運同樣充滿了悲劇色彩。李斯輔佐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他提出的郡縣製、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等政策,對中國曆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在秦始皇死後,李斯為了保住自己的相位和榮華富貴,與趙高合謀,篡改秦始皇的遺詔,廢黜了賢明的公子扶蘇,立昏庸殘暴的胡亥為帝,即秦二世。李斯本以為此舉能夠確保自己的地位,卻不料引狼入室。趙高是一個野心極大、心狠手辣的宦官,他利用秦二世的昏聵無能,逐漸架空了李斯的權力,並不斷在秦二世麵前讒言陷害李斯。最終,李斯被誣陷謀反,受儘了酷刑,於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被腰斬於鹹陽鬨市,並夷滅三族。在被押赴刑場的路上,李斯對其子感歎道:“吾欲與若複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其悔恨與淒涼之情,溢於言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韓信和李斯的悲慘結局,固然有其自身性格或決策失誤的因素,但在更深層次上,反映了中國古代君主專製製度下,君臣關係的極端脆弱性和權力鬥爭的殘酷無情。當國家安定、敵人被消滅之後,那些曾經為君主出生入死、功勳卓著的權臣,往往因為手握重權而成為君主猜忌的對象。在否卦所象征的“小人道長,君子道消”的政治環境下,奸臣當道,讒言盛行,君主更容易被蒙蔽,忠良之臣則難以自保。於是,一幕幕“鳥儘弓藏”的悲劇便不斷上演,仿佛一場早就寫好了劇本的曆史慘劇。然而,這並非是卦象的“精準預測”,而是專製製度本身固有的痼疾和人性弱點在權力場中的必然體現。將其歸因於否卦的預示,不過是後人在悲劇發生後,用卦象來附會和解釋曆史,試圖從中尋找某種“宿命”的慰藉罷了。
三、哲學:似是而非的“智慧雞湯”
二)陰陽消長:辯證思維的“玄學舞蹈”
否卦上九爻“傾否”說要把握極限轉化,什麼“三日不食,三日忘”,聽起來玄乎得像在念咒語。王陽明“龍場悟道”好像印證了這“物極必反”,可這就像在黑暗中瞎貓碰上死耗子,絕境激發思維?更像是沒辦法的辦法。
三)謠言治理:社會治理的“捕風捉影”
“口舌生害”在“三人成虎”典故裡特彆紮眼。龐蔥用寓言揭示信息失真危害,可現代社會治理要建立“四點為黑”謠言識彆機製,這聽起來就像用捕風捉影的辦法去抓風。《呂氏春秋》說“以法為教”,可現實裡謠言就像野草,春風吹又生。
四、現實:卦象“穿越”的滑稽模仿
一)危機管理:企業界的“古代模仿秀”
企業經營遇到“小人阻路”,就學蘇秦“合縱連橫”。華為“備胎計劃”被說成是“天地不交”時的未雨綢繆,這就像企業界來了一場古代權謀的模仿秀。“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成了危機預警,可這預警就像給企業穿了一件古代的“盔甲”,不知道能不能真的擋住現代的“子彈”。
二)組織變革:管理界的“陰陽大冒險”
現代組織管理要警惕“六爻陰柔”,任正非提出“灰度管理”,在剛性和柔性間找平衡,就像在鋼絲上跳舞。要是平衡沒找好,就會掉進“天地閉”的管理大坑,這大坑裡說不定全是陰柔的“小妖精”在搗亂。
三)國際關係:國際舞台的“卦象變身記”
中美關係“否卦”特征明顯,要把握“傾否”契機。蘇秦“合縱”能實現轉化,現在構建多邊主義框架就像在國際舞台上讓卦象來了個“變身記”。可這國際秩序重構就像一場複雜的拚圖遊戲,能不能拚成“天地交而萬物通”的完美圖案,還真不好說。
五、結語:卦象“智慧”的華麗包裝
否卦號稱揭示了人類社會永恒的矛盾律動,從蘇秦到現代企業,從戰國到當代,卦象智慧被吹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閃耀。“觀象取意”的思維模式成了解讀曆史和應對現代複雜係統的密碼,可這密碼到底能不能打開現實的大門,還是個未知數。《易傳》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在否卦的閉塞裡找生機,就像在一堆古老的謎語裡找答案,這答案到底是智慧還是迷信,也許隻有時間能給出真正的回答。
喜歡天機地脈道請大家收藏:()天機地脈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