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遁九四、九五、上九爻辭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君子之人亦有所好,處退之時,必去而不疑,以道來製欲,故為吉,而小人反之,其不能以義處之,唯私欲之所好,即令身陷亦不能自製,故於小人則否。故君子必易出難進,小人則易進難出。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君子知時而退不疑,小人則無法克製私欲,以至於凶也。
九五:嘉遁,貞吉。
君王處得中道,動靜間必以時,故嘉美,終吉。今人卻動靜皆以私欲,表理不一,不以中正之道處,知進不知退,此凶也。
象曰:嘉遁貞吉,以正誌也。
內心正則動必正,此退之美也,今人不以退為美,隻動之以欲,因誌不正也。
上九:肥遁,無不利。
此退之極致,退求遠且無累於他人,此退之有餘,無往不利矣。今人即令退,亦追求有所牽累他人,其動不正,唯自苦而已,小人自招之累也。
象曰:肥遁無不利,無所疑也。
退之求其遠,且無所拖累,此退之道至極,必無不利。且剛決而不疑,君子之遁道,雖退,因得道,卻能無往不利。
最近,我與幾位剛剛踏入職場的年輕人閒聊,他們紛紛向我傾訴著工作中的種種煩惱。其中一個人抱怨道:“我明明已經非常努力了,可項目還是失敗了,領導竟然還說什麼‘年輕人要多沉澱’。這是什麼話?難道我還不夠努力嗎?我真是受夠了這種破工作,一天都不想再上了!”
他的話音剛落,另一個人馬上接過話頭:“我也有同感啊!我每天都兢兢業業地工作,可就是看不到成果。而且我也不敢輕易辭職,畢竟現在找工作太難了。萬一我裸辭後找不到更好的工作,那可怎麼辦呢?”
聽著他們的抱怨,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初入職場時的經曆。那時候,我也曾經對工作充滿了熱情和期待,但現實卻總是給我潑冷水。不過,我也明白,職場就像一場馬拉鬆,需要耐心和堅持。
這句話讓我不禁想起了《周易》中的天山遁卦。這可是古人在六千年前就創造出來的智慧結晶啊!其中對於“退”的理解,簡直是剖析得淋漓儘致。
你看那九四爻,說的是“好遁”。這就好比是在職場中,遇到一些不太好應對的情況時,我們要懂得巧妙地避開,不要硬剛。這就像是打太極一樣,以柔克剛,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再看九五爻,說的是“嘉遁”。這就像是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一些事情,雖然可能會有些不甘心,但還是要果斷地做出退讓。這種退讓並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明智的選擇,能夠讓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同時也給對方留一些餘地。
最後就是上九爻的“肥遁”了。這可就厲害了,這就像是那些職場中的高手,他們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全身而退,不僅不會受到損失,反而還能從中獲得好處。這就像是在宮鬥劇中,那些聰明的妃子們,知道什麼時候該退場,什麼時候該出手,這樣才能在複雜的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說啊,這《周易》裡的天山遁卦,簡直就是給不同段位的“退堂鼓選手”量身定製的說明書啊!今天咱們就用“職場宮鬥+生活段子”的方式,把這三個爻位好好地講一講。讓大家明白,退並不是認慫,而是頂級玩家的“戰略轉移”。
九四:好遁——君子的“斷舍離kpi”,是小人的“戒斷反應綜合征”
爻辭第一句“好遁,君子吉,小人否”,翻譯成當代職場黑話就是:擅長主動撤退的君子能拿績效滿分,被執念捆住的小人隻能得“擺爛警告”。
先給“好遁”定個性:這不是被老板罵到摔鍵盤的衝動離職,是“這活兒我算看透了,麻溜收拾工位說拜拜”的清醒操作。舉個真實案例:我朋友小a在互聯網公司做運營,熬了半年發現部門在做“虛假流量刷單”項目。團隊天天加班改數據,領導還畫餅:“等數據漂亮了,給你升主管!”小a權衡再三,遞了離職信:“我學的是用戶增長,不是數據造假,這鍋我不背。”轉頭去了新公司做合規運營,現在不僅薪資漲了,還能睡安穩覺。
再看小人如何操作——這就好比是購買了一張“謝謝參與”的彩票,然而卻偏要緊緊攥著票根,蹲守在彩票站長達三天三夜,嘴裡還念念有詞:“我可是仔細研究了整整三個月的規律啊!這張彩票肯定能中獎!”然而,現實卻無情地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最終他隻能被保安強行架走。不僅如此,回到家後,他還因為這件事情而失眠了整整一周,心中的不甘和懊惱讓他難以釋懷。
將這樣的情景放回職場之中,就如同那些明明知道項目已經無望成功,卻仍然天天加班加點製作虛假的ppt來欺騙老板的老油條一般。他們固執地堅持著自己的錯誤判斷,不願意麵對現實,最終隻能在徒勞無功中浪費時間和精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又或者,這也像那些明明知道這段感情已經充滿了毒素,對自己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卻因為已經談了三年之久而舍不得分手的戀愛腦。他們被過去的情感所束縛,無法理智地看待問題,最終隻能在痛苦和折磨中越陷越深。
《象傳》補刀:“君子好遁,小人否也。”翻譯成人話:君子的“好”是“主動做減法”,小人的“否”是“被動等死局”。就像你手機裡裝了個流氓app,每天彈窗廣告、偷跑流量,君子會直接卸載拉黑,小人卻猶豫:“萬一以後能用呢?”結果內存占滿80,手機卡成老年機,用起來比便秘還難受。
本質上,九四在教我們:能不能為了長遠利益,砍斷當下的“沉沒成本依賴”。心理學有個“損失厭惡”理論:人對失去的痛苦,是得到快樂的2.5倍。小人就栽在這——明明項目已經虧了500萬,偏要再加200萬“搶救一下”;明明領導已經不信任你了,偏要加班到淩晨證明“我很努力”。君子卻懂“以道製欲”:我來上班是為了成長賺錢,不是給錯誤的方向當“人體滅火器”。
九五:嘉遁——退得“有格調”,才是頂級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