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成人話:明明是柔弱的女生沒經驗的新手坐上高位“柔居尊位”),按常理該“悔死”出問題),結果居然“沒事”!為啥?因為你懂“失得勿恤”——彆糾結“我是不是不如下屬厲害”“這件事我管不管得住”,隻要團隊順,往前衝就對了!
《象傳》補充:“失得勿恤,往有慶也。”——能做到這點,往前走就是慶功宴!
現實案例:從“菜鳥ceo”到“商業傳奇”的放權藝術
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劉邦。這位“泗水亭長”出身,連劍都拿不穩的“柔主”,偏偏能搞定韓信、蕭何、張良這幫“大神”。他的秘訣就四個字:“甩手掌櫃”——
韓信竟然開口索要兵權?這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不過,既然他有如此自信,那我不妨就如他所願吧。“好啊,韓信,你不是一直覺得自己很會帶兵嗎?那我就給你三十萬大軍,去和項羽一決高下吧!”我毫不猶豫地說道。
至於蕭何,他負責管理後勤,這可是個重要的任務。不過,我可不想被這些瑣事煩擾。“蕭何啊,錢不夠花、糧不夠吃,這些問題就交給你自己去解決吧,彆再來找我啦!”我擺了擺手,示意他趕緊去處理。
最後,還有張良。他向來足智多謀,出的主意都很靠譜。對於他的建議,我自然是言聽計從。“張良啊,你說打哪裡,我就打哪裡,專業的事情還是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嘛。”我笑著對他說。
然而,最終的結局卻令人意想不到。劉邦,這個看似並不擅長親自上陣殺敵的人,竟然成功地奪取了天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項羽,他雖然擁有令人驚歎的武力值,但卻堅持凡事都要親力親為,甚至連將軍的任命這樣的事情都要親自決定。
這種過度的親力親為,使得項羽無法充分發揮手下將領的才能,也讓他自己陷入了疲憊不堪的境地。最終,他的部下紛紛離他而去,眾叛親離的他在烏江畔無奈地選擇了自刎。
放到現代職場,這就是“賦能型領導”的天下。比如穀歌的拉裡·佩奇,作為ceo卻很少插手具體業務,反而鼓勵員工“彆等我批準,先做了再說”;再比如某互聯網公司的95後女總監,團隊裡全是比她大的“老油條”,她每天隻抓核心目標,具體執行全權交給下屬,半年就把部門業績翻了一倍。
行動綱領:做個“會放權的甩手掌櫃”
1.人才識彆三步法:觀察下屬的“主動性”會不會主動解決問題)、“複盤能力”做完事願不願意總結)、“格局”會不會站在團隊角度看問題);
2.授權公式: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全權交給下屬;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指導下屬做;重要且緊急的事→帶著下屬一起做;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直接拒絕;
3.心態調整:允許下屬犯錯!就像學騎自行車,你不鬆手,他永遠學不會。犯錯是成長的成本,不犯錯才是最大的風險。
上九:卷到頂峰後的“內修指南”——當你站在食物鏈頂端,真正的對手是自己
卦象預警:再卷下去,你會變成“獨孤求敗”
上九爻辭:“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咎。”
翻譯成人話:你已經爬到天花板了“晉其角”,角是動物的最頂端),這時候再對外瞎衝比如盲目擴張、搶同行客戶)就是找死!不如回頭收拾內部“伐邑”,治理自己的地盤)。雖然有點風險“厲”),但能逢凶化吉“吉”);要是固執硬撐“貞”),反而要完蛋“咎”)。
《象傳》補刀:“維用伐邑,道未光也。”——你的“成功經驗”還沒牛到能平定天下,先把家裡那點破事搞定,再談“征服世界”!
現實隱喻:那些“頂峰跌落”的教訓與“向內生長”的智慧
先說反麵教材:某共享單車企業,巔峰時期覆蓋全球200城,創始人天天上熱搜談“改變出行”。結果呢?內部管理混亂,運維跟不上,用戶押金擠兌,不到一年就涼了。這就是“晉其角”還不“伐邑”的下場——光顧著往外衝,家裡堆了一堆爛攤子。
再看正麵案例:華為在5g技術領先全球後,沒有急著去搶海外市場,反而搞起了“軍團作戰”,把研發、生產、銷售擰成一股繩;同時花大力氣整頓內部流程,優化考核機製。這才有了後來麵對美國製裁時的韌性。
放到個人成長也是一樣:你考上了頂尖名校,彆急著炫耀“我多厲害”,趕緊把專業課業夯實;你升職成了部門老大,彆急著“立威”,先把團隊文化建起來。所謂“道未光也”,不是說你不行,而是提醒你:真正的強大,是內外兼修的從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內修手冊:站在頂峰後,如何“伐邑”自省?
1.內部掃描清單:每周花2小時複盤團隊問題——流程有沒有冗餘?溝通是不是低效?成員有沒有成長?
2.自我迭代計劃:每年設定一個“硬核學習目標”,可以是行業新技能,也可以是管理方法論。彆覺得“我都懂了”,山外永遠有山;
3.利他思維訓練:把“我要贏”換成“我要讓團隊贏”。當你能把下屬的成功當成自己的勳章,才是真的“道光”。
結語:《晉卦》最後三爻,藏著中國人的“進階哲學”
從九四的“彆當鼫鼠”,到六五的“學會放權”,再到上九的“向內生長”,《火地晉》的最後三爻,其實是一場關於“位置與能力”“權力與信任”“進取與自省”的人生對話。
古人沒有ppt,沒有kpi,卻用六十四卦把職場、人生的底層邏輯寫得透透徹徹。所謂“晉”,不是盲目往上爬,而是“在正確的位置,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
下次加班到崩潰時,不妨想想那隻可憐的鼫鼠——與其焦慮“我會不會被取代”,不如先問問自己:“我現在的位置,配得上我的能力嗎?”
當上領導後,彆急著“證明自己多厲害”,學學劉邦——把舞台讓給下屬,你才能站得更高。
就算爬到了頂峰,也記得回頭看看——內部的漏洞補好了嗎?自己的成長跟上了嗎?
《周易》的智慧,從來不是教你“如何贏”,而是教你“如何一直贏”。畢竟,人生這場馬拉鬆,拚的不是誰起跑快,而是誰能笑到最後。
喜歡天機地脈道請大家收藏:()天機地脈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