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與陸瑁從孫權大殿退出後,並未即刻前往周瑜營寨。魯肅深知周瑜的脾性,特意安排陸瑁在府中歇息一日,並私下派人將孫權的首肯,以及自己對孫劉聯盟的考量,先行告知了周瑜。他希望借此軟化周瑜的態度,為陸瑁的談判鋪平道路。
陸瑁在魯肅府邸的一夜,輾轉反側。他知道,孫權雖已同意,但真正的難關在於周瑜。這位江東大都督,文武雙全,心高氣傲,對荊州的渴望甚至遠超孫權。要讓他心甘情願地“借”出南郡的一部分,並接受劉備軍的“幫助”,絕非易事。更何況,諸葛亮還交代了尋找龐統的絕密任務,這讓他肩上的擔子更加沉重。
第二天清晨,魯肅親自帶著陸瑁前往周瑜駐紮的營寨。江陵城外,戰火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去,空氣中彌漫著血腥與焦土的氣味。周瑜的大營旌旗招展,戒備森嚴,處處透著一股鐵血肅殺之氣。
陸瑁被引至中軍大帳,周瑜正端坐案後,麵前鋪著一張巨大的江陵城防圖。他身披精鋼甲胄,麵色略顯疲憊,卻絲毫未損其英武之姿。一雙銳利的眼睛,如同鷹隼般,在陸瑁進帳的那一刻,便緊緊地鎖定了他。帳內除了周瑜,還有幾名江東將領侍立,皆是麵色不善,顯然對劉備軍的“分羹”之舉心存不滿。
“外臣陸瑁,拜見周都督!”陸瑁躬身行禮,不卑不亢。
周瑜並未立刻回應,隻是冷冷地打量著陸瑁。那眼神仿佛能洞穿人心,讓陸瑁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半晌,周瑜才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傲慢:“劉豫州派你前來,所為何事?吾已聽子敬言及一二,但吾想聽你親口說。”
陸瑁心中一凜,知道周瑜這是給他一個下馬威。他深吸一口氣,語氣平靜而堅定,將之前向孫權闡述的理由再次娓娓道來。他先是恭維周瑜在赤壁之戰中的不世之功,隨後強調孫劉聯盟的重要性,以及曹操卷土重來的威脅。
“……都督,”陸瑁言辭懇切,“我主劉豫州與軍師諸葛孔明皆認為,如今曹操雖敗,但北方根基猶存。若孫劉兩家因荊州一地而生嫌隙,他日曹操必將坐收漁利。唯有精誠合作,方能長久抵禦曹賊。我主願派兵配合都督攻打江陵,以分都督之憂,早日拿下此城。同時,我主亦希望能趁勢攻取荊南四郡,以為立足之本,並可作為江東的西麵屏障,分曹操之兵力,使其不敢輕易東顧。”
陸瑁說到此處,語氣略微放緩,但眼神卻更加堅定:“至於南郡,我主知都督誌在必得,故不敢奢求全郡。隻希望能向江東‘借’得南郡西麵一部分,如公安、孱陵等地,作為我軍攻取荊南四郡的門戶與後方支援之所。此舉,非為覬覦江東固有之地,實乃為方便我軍行動,更好地與江東形成掎角之勢,共同抵禦曹操。如此,則孫劉聯盟穩固,曹操不敢輕犯,天下大勢,可期矣!”
陸瑁言畢,帳內再次陷入寂靜。周瑜的目光銳利如刀,緊緊盯著陸瑁,仿佛要將他看穿。他右手輕輕敲擊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篤篤”聲,這聲音不大,卻讓整個大帳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
良久,周瑜才冷笑一聲,語氣中帶著明顯的譏諷:“好一個‘借’字!劉豫州兵敗如喪家之犬,如今仗著我江東之勢,竟也敢開口向我‘借’地?荊州乃我江東門戶,公瑾嘔心瀝血,方才擊退曹操,眼看便要手到擒來,豈容他人分一杯羹?”
他猛地起身,走到陸瑁麵前,居高臨下地俯視著他:“且不說荊南四郡,那南郡西麵一隅,乃是兵家必爭之地,進可攻退可守,豈是我江東能輕易借與他人?劉豫州若得了此地,日後羽翼豐滿,豈非又一曹操,反噬我江東?你當公瑾是三歲孩童,如此淺顯的道理,會聽不明白嗎?”
周瑜的話語如刀,字字誅心,直指劉備軍的潛在威脅。帳內江東將領聞言,紛紛附和,怒目而視。魯肅見狀,連忙上前一步,拱手道:“都督息怒!子璋所言,亦有其道理。孫劉聯盟,當以大局為重……”
周瑜卻一擺手,打斷了魯肅的話,他再次看向陸瑁,眼神中帶著一絲玩味:“子璋,你口齒伶俐,才思敏捷,不愧是吳郡陸氏之後。吾觀你言談舉止,頗有才乾,若能為我江東效力,定能有所作為。劉豫州如今寄人籬下,朝不保夕,你又何必為他賣命?”
陸瑁心中一凜,周瑜的言辭鋒利,卻也暗藏拉攏之意。他知道,這是周瑜在試探他,也是在給他一個選擇。
他抬起頭,直視周瑜的目光,神色坦然:“多謝都督賞識。然瑁既然已擇主公,便當忠心不二。我主劉豫州乃漢室宗親,仁德寬厚,胸懷天下,匡扶漢室之誌,天下共知。瑁雖不才,願追隨主公,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周瑜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但隨即又恢複了冷峻。他踱步回到案後,重新坐下,目光深沉地看著陸瑁。
“好一個忠心不二!”周瑜冷哼一聲,“既然如此,吾便給你一個機會,也給劉豫州一個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陸瑁心中一動,知道周瑜終於鬆口了。他屏息凝神,等待著周瑜的下文。
“吾可以同意你所提的條件。”周瑜緩緩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和與孫權的溝通後,做出的讓步,“劉豫州可派兵配合我軍攻打江陵,待江陵攻下後,荊南四郡可由劉豫州去取。至於南郡西麵一部分……”
周瑜頓了頓,目光銳利地看向陸瑁,一字一頓地說道:“吾可以‘借’與劉豫州,但有一個前提!”
陸瑁心中一緊,知道這才是周瑜真正的底牌。他拱手道:“請都督示下,隻要不違背我主公匡扶漢室之誌,不損孫劉聯盟之義,瑁定當儘力促成!”
周瑜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他站起身,走到陸瑁麵前,目光灼灼地盯著他,聲音低沉而有力:“這個前提便是……子璋,你必須回江東效力!”
此言一出,猶如一道晴天霹靂,在陸瑁耳邊炸響。他猛地抬頭,臉上寫滿了震驚。他從未想過,周瑜會提出這樣的條件。這不僅是要留下他,更是要斷絕他與劉備軍的聯係,將他徹底綁在江東的戰車上。
“都督,這……”陸瑁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張了張口,卻不知該如何回應。這完全超出了諸葛亮的預料,也超出了他自己的底線。
周瑜看著陸瑁震驚的表情,眼中閃過一絲得意。他知道,這個條件足以讓陸瑁陷入兩難。
“子璋,你乃吳郡陸氏之後,江東名門,血脈相承。你本就該效力於江東,為吳侯開疆拓土,而非追隨那寄人籬下的劉豫州!”周瑜的聲音帶著一種誘惑,又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命令,“吾觀你才華出眾,若能歸於江東,吾必向吳侯舉薦,委以重任,讓你施展抱負,遠勝在劉豫州麾下鬱鬱不得誌!”
周瑜走到陸瑁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放緩了幾分,但那股壓迫感卻絲毫未減:“吾知你心係劉豫州,然大丈夫立於世,當擇明主而事。吳侯雄才大略,江東基業穩固,遠非劉豫州之流可比。你若歸來,不僅能光耀門楣,更能為江東立下不世之功!這便是吾的條件,你若答應,吾便依你所言,與劉豫州結盟,共取荊州;你若不答應,那便恕吾不能相助了,劉豫州欲取荊州,便憑他自己本事去取吧!”
周瑜的話,軟硬兼施,威逼利誘,直指陸瑁的出身與前程。陸瑁站在原地,隻覺得腦中一片混亂。他忠於劉備,這是他的原則。然而,周瑜的條件,卻關係到劉備能否順利取得荊州,能否擁有立足之地。若是他拒絕,劉備的基業將再次陷入困境,諸葛亮的謀劃也將功虧一簣。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周瑜那張自信而略帶玩味的臉,又看向魯肅,魯肅則麵露擔憂之色,顯然也未曾料到周瑜會提出如此棘手的條件。
陸瑁的內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掙紮。一邊是自己的忠誠與道義,一邊是主公的宏圖霸業。他知道,這不僅僅是周瑜對他的考驗,更是對劉備集團的一次巨大挑戰。若他留下,劉備便能得到荊州;若他離開,劉備可能失去一切。
他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諸葛亮臨行前的叮囑——“亮自有計策,讓周瑜心甘情願地,將這南郡‘借’給我們!”以及那句“萬事當以自身安危為重,切莫逞一時之勇”。諸葛亮何曾料到周瑜會出此奇招?
陸瑁深吸一口氣,他知道,此刻他必須做出選擇,一個可能改變他一生,甚至改變劉備命運的選擇。他該如何回應周瑜?又該如何向劉備和諸葛亮交代?這個突如其來的要求,將他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
喜歡輔佐漢室,重振三國請大家收藏:()輔佐漢室,重振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