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瑁躬身行禮,語氣中帶著一絲愧疚:“主公,軍師,瑁辜負了二位厚望。江東周都督,不肯相借南郡西麵一隅。”
此言一出,眾將皆麵露驚愕。張飛更是怒吼一聲:“那周瑜小兒,竟敢如此欺我!待俺老張領兵去,將他營寨踏平!”
“翼德休得無禮!”劉備喝止了張飛,隨即看向陸瑁,溫和地問道:“這究竟是為何?難道周瑜當真不顧孫劉聯盟大局嗎?”
陸瑁將此行江東的始末,包括覲見孫權,與魯肅周旋,以及最終與周瑜的談判,特彆是周瑜提出讓他回江東效力的條件,一五一十地詳細稟報。當他講到周瑜以南郡為條件,逼迫他留下時,帳內所有將領都怒不可遏。
“這周瑜小兒,欺人太甚!”張飛氣得胡子直顫,“竟敢挖我大哥牆角!若非軍師阻攔,俺定要將他碎屍萬段!”
關羽也麵色鐵青,手中青龍偃月刀的刀柄被他握得吱吱作響,顯然也對周瑜的無禮感到憤怒。
劉備的臉色也變得無比凝重。他看向諸葛亮,眼中帶著詢問。
諸葛亮一直靜靜地聽著陸瑁的敘述,他的目光深邃,臉上看不出喜怒。直到陸瑁言畢,他才輕搖羽扇,緩緩走到陸瑁麵前。
“子璋,你做得很好。”諸葛亮的聲音平靜而有力,卻讓陸瑁心中一暖。
“軍師,瑁未能達成任務,反與周都督鬨得不歡而散,實乃瑁之過失。”陸瑁慚愧地低下了頭。
諸葛亮卻搖了搖頭,目光中充滿了讚許與肯定:“非也。你此行雖未借得南郡,卻為我軍保全了一員大將,更讓周瑜看清了我軍士人的骨氣與忠誠。這比區區南郡,更為重要。”
他轉向劉備,語氣堅定地說道:“主公,亮早已算到周瑜心高氣傲,對陸子璋這等出身江東又才華橫溢之人,定會極力拉攏。亮也知道子璋乃忠義之士,絕不會背叛主公。如今子璋寧願放棄南郡之利,也要堅守忠義,此等氣節,乃我主公之大幸,亦是我軍之柱石!”
劉備聞言,走到陸瑁麵前,親自扶起他,眼中充滿了感動與欣慰。他重重地拍了拍陸瑁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子璋!你做得對!寧可各憑本事,寧可不要這唾手可得的南郡,備也絕不願失去你這等忠義無雙的將才!”
他轉向諸葛亮和眾將,語氣斬釘截鐵:“吾劉備麾下,最重忠義!若為一城一地而折損忠臣,豈非本末倒置?陸子璋此番表現,讓備更加堅信,有諸位將軍輔佐,何愁霸業不成?”
張飛、關羽、趙雲等將領聞言,皆被劉備的這番話所感動,齊聲抱拳:“主公英明!”
陸瑁心中百感交集,眼眶微紅。他知道,他今日的堅持,得到了主公和軍師最大的認可。這份信任與肯定,遠比任何城池土地都更為珍貴。
諸葛亮見氣氛已轉,再次輕搖羽扇,目光投向遠方:“既然周瑜不肯相借,那便依子璋所言,各憑本事去取荊州!不過,周瑜雖傲,卻也識大體,他不會真的與我軍徹底決裂。他日江陵城破,他自會知曉我軍的厲害!”
他轉頭看向陸瑁,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子璋此行,除了談判,亮還交代了你第二件事,不知可有眉目?”
陸瑁心中一凜,知道諸葛亮指的是尋找龐統之事。他連忙拱手道:“回稟軍師,瑁在江東多方打探,但鳳雛先生行蹤隱秘,瑁未能尋得任何確切線索,亦未能完成軍師所托,還請軍師責罰。”
諸葛亮微微一笑,安慰道:“無妨。龐士元乃世外高人,行蹤飄忽不定,不易尋訪,亮早有預料。你能在如此艱難的局麵下,堅守忠義,已是最大的功勞。鳳雛先生之事,日後再圖之。”
陸瑁心中雖然遺憾,但也知道諸葛亮不會因此而怪罪他。他再次下定決心,日後定當更加努力,以報劉備與諸葛亮的知遇之恩。
劉備見陸瑁身心俱疲,便吩咐他先去歇息。待陸瑁離去,劉備再次看向諸葛亮,眼中充滿了期待:“軍師,如今周瑜不肯相借南郡,我等當如何是好?荊南四郡,又該如何去取?”
諸葛亮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他輕搖羽扇,目光深遠,仿佛已洞察了未來的每一步。
“主公莫急。周瑜雖不借地,但江陵城,他終究是要去攻打的。曹仁困守孤城,士氣低落,周瑜耗費巨大,也終有疲憊之時。到時候,亮自有計策,讓周瑜心甘情願地,將這江陵城,‘拱手相讓’!”
劉備和眾將聞言,皆麵露驚奇之色,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越發感到敬佩與信任。
喜歡輔佐漢室,重振三國請大家收藏:()輔佐漢室,重振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