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兵上前接過書信,呈給趙雲。趙雲放下手中的亮銀槍,緩緩展開書信。信中,趙範的言辭愈發謙卑恭敬,他盛讚趙雲威德,感歎劉備仁義,並表示願為匡扶漢室大業,獻出桂陽城。信的末尾,他誠惶誠恐地寫道:“為安撫城中百姓,免其驚擾,懇請趙將軍明日單槍匹馬入城,接受外臣歸降。外臣必將率桂陽文武,在城門處掃榻相迎,獻上太守印綬。”
讀罷,趙雲的臉上,再次露出了那絲若有若無的微笑。這微笑,在使者看來,似乎是滿意與欣慰;但在趙雲的心中,卻是對這拙劣計謀的洞悉與不屑。
“好,好,好!”趙雲連說三個“好”字,他站起身,走到使者麵前,親手將他扶起,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趙太守深明大義,實乃漢室之幸,亦是桂陽百姓之福!你回去告訴趙太守,就說吾明日午時,定當單騎赴會,入城受降!”
使者見趙雲竟如此輕易地便答應了,心中狂喜。他原以為還要費一番口舌,卻沒想到趙雲竟如此“輕信”,果然是自恃武勇,有勇無謀之輩!他連連稱謝,心中暗自得意,仿佛已經看到了趙雲被擒的場景。
“將軍請稍候,”趙雲卻又叫住了他,他從案上取過一個酒壺,親自為使者斟滿一杯酒,遞到他麵前,“使者一路辛苦,此酒權當為使者慶功,也預祝你我兩家,明日化乾戈為玉帛。”
使者受寵若驚,連忙接過酒杯,一飲而儘。他隻覺得這酒醇香無比,心中對趙雲的輕視又多了幾分。他再次拜謝後,便興高采烈地離開了軍營,趕回桂陽城向趙範報喜去了。
待使者走後,趙雲臉上的笑容瞬間收斂,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沉靜。他回到座位上,目光再次投向那封“降書”,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寒芒。
“將軍,此計恐有詐!”一名跟隨趙雲多年的副將上前一步,擔憂地說道,“趙範若真心歸降,理應自縛出城,前來我軍大營請降,豈有反讓主帥單騎入城受降之理?此舉分明是鴻門宴,城中必有埋伏啊!”
趙雲微微頷首,他拿起那封降書,在燭火上輕輕晃動,語氣平靜地說道:“吾又豈會不知其中有詐?趙範此人,好名重利,卻無大勇。他既不願戰,又不甘降,便想出此等拙劣計謀,妄圖生擒於我,以求奇功。他以為吾會因自恃武勇而中其圈套,卻不知,這正是我軍兵不血刃,奪取桂陽的絕佳時機。”
副將聞言,眼中露出不解之色。
趙雲走到地圖前,指著桂陽城,沉聲分析道:“趙範設此計,必然會在城中布下重兵,隻待吾單騎入城,便會四麵合圍。他所有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如何擒獲我一人之上。而這,便是我軍的機會!”
他轉過身,目光如電,掃視著帳內眾將,聲音中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斷:“吾將將計就計!明日,吾會依約單騎前往桂陽城。但在吾身後,你等需點齊三千精兵,悄然跟隨。待吾入城,趙範發動埋伏之時,你等便以最快的速度,從城門殺入!屆時,城中敵軍必然大亂,首尾不能相顧,我等便可裡應外合,一舉將他們儘數擒獲!”
“將軍!此計太過凶險!”副將急忙勸道,“您一人身陷重圍,萬一……”
“無妨。”趙雲打斷了他的話,眼中充滿了自信,“吾自有脫身之法。且那使者方才所飲之酒,乃是吾特意調配,雖無劇毒,卻可讓他昏睡一日。明日趙範必等不到使者回報,心中定會更加焦躁,也更容易出錯。”
他看向眾將,語氣變得更加堅定:“此戰,關鍵在於‘快’與‘奇’!吾入城,便是誘餌,亦是信號。你等務必緊隨其後,聽我號令,一鼓作氣,拿下桂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將見趙雲心意已決,且計策周密,皆被其膽識與智慧所折服,齊聲抱拳應諾:“末將遵命!”
是夜,趙雲軍營,一片沉寂。三千精兵,在夜色的掩護下,悄然整備,枕戈待旦。而桂陽城內,趙範與陳應、鮑隆等人,則在緊張地布置著他們的“鴻門宴”。
次日午時,桂陽城頭,旌旗林立,刀槍如林。趙範身披甲胄,與陳應、鮑隆等一眾文武,早已在城樓上等候。他表麵上鎮定自若,實則內心緊張不已,手心已滿是冷汗。他既期盼著趙雲中計,又畏懼著趙雲的神勇,心情複雜到了極點。
遠處的官道上,一個銀色的光點漸漸清晰。
隻見趙雲身著亮銀甲,頭戴亮銀盔,身披素羅袍,手持那杆名震天下的龍膽亮銀槍,胯下騎著一匹神駿的白馬,獨自一人,緩緩向桂陽城而來。他神態從容,目光平靜,仿佛不是來受降,而是來赴一場風雅的宴會。那份從容與威嚴,與城頭緊張肅殺的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來了!他真的來了!”陳應興奮地低吼道,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
“哈哈!這趙雲果然是有勇無謀之輩,自恃武勇,竟真的單騎前來送死!”鮑隆也得意地笑道。
趙範看著那道越來越近的銀色身影,心中的恐懼漸漸被貪婪所取代。他深吸一口氣,強作鎮定,向城下高聲喊道:“桂陽太守趙範,恭迎趙將軍大駕!”
城門緩緩打開,吊橋也隨之放下。
趙雲策馬來到城門前,目光在城樓上掃過,將趙範等人那故作鎮定的神情儘收眼底。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察的冷笑,隨即翻身下馬,牽著白馬,一步一步地向城內走去。
當趙雲的身影完全沒入城門洞時,隻聽“轟隆”一聲巨響,千斤閘猛地落下,城門也隨之緊緊關閉!
“動手!”趙範在城樓上發出一聲歇斯底裡的尖叫。
刹那間,城門兩側的街道上,埋伏已久的數千名刀斧手如潮水般湧出,將趙雲團團圍住,刀槍劍戟,寒光閃閃,將他所有的退路都封得死死的。
陳應和鮑隆更是各自手持大刀,從人群中衝出,獰笑著向趙雲逼近。
“趙雲!你已是甕中之鱉,還不快快下馬受降!”陳應得意地吼道。
然而,身陷重圍的趙雲,臉上卻沒有絲毫的驚慌。他隻是平靜地看著周圍的刀斧手,那雙深邃的眼睛,如同古井般不起波瀾,卻又帶著一種洞悉一切的銳利。
“趙範,你身為漢室宗親,不思匡扶漢室,反行此等背信棄義之舉,當真不懼天下人恥笑嗎?”趙雲的聲音平靜而洪亮,帶著一種直刺人心的力量。
“少廢話!”鮑隆怒吼一聲,揮舞大刀,率先向趙雲砍去,“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就在鮑隆的大刀即將砍中趙雲的瞬間,趙雲動了!
隻見他身形一晃,如同鬼魅般避開了鮑隆的攻擊,同時,他手中那杆靜靜佇立的龍膽亮銀槍,仿佛活了過來!
“唰!”
一道銀光閃過,快得讓人無法看清。鮑隆隻覺得眼前一花,隨即胸口一涼,他低頭看去,隻見那杆亮銀槍的槍尖,已然穿透了他的胸膛。他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張了張口,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便從馬上栽倒下去,當場斃命。
“二弟!”陳應見狀,目眥欲裂,他怒吼一聲,揮舞大刀,向趙雲猛撲過來。
趙雲冷哼一聲,長槍回旋,如銀龍出海,槍影重重。
“鐺!”的一聲巨響,陳應的大刀被趙雲的長槍磕飛,巨大的力量震得他虎口崩裂,鮮血直流。趙雲手腕一抖,槍杆橫掃,正中陳應胸口。陳應慘叫一聲,如同斷線的風箏般倒飛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口吐鮮血,動彈不得。
僅僅兩招,桂陽城引以為傲的兩位“勇將”,便一死一重傷。周圍的刀斧手皆被趙雲的神勇所震懾,竟無一人敢再上前一步。他們看著那個如同天神下凡般的銀甲將軍,眼中充滿了恐懼。
就在此時,趙雲猛地抬起頭,仰天發出一聲清越的長嘯!這嘯聲,穿雲裂石,正是他與城外三千精兵約定的信號!
“殺啊——!”城外,早已枕戈待旦的三千精兵,在聽到趙雲嘯聲的那一刻,便如同猛虎出籠,向著緊閉的城門發起了雷霆般的衝鋒!
“轟隆!”巨大的撞城車,在數百名精兵的推動下,狠狠地撞向城門。城門在劇烈的撞擊下,發出了痛苦的呻吟。
城樓上,趙範看著城下那如同天神般的趙雲,以及城外那如狼似虎的劉備軍,早已嚇得魂飛魄散。他知道,他的計謀,已然徹底破產。
“快!快放箭!守住城門!”趙範聲嘶力竭地吼道。然而,城樓上的守軍早已被趙雲的神勇嚇破了膽,哪裡還有半分鬥誌?
“轟隆!”又是一聲巨響,城門終於被撞開!三千精兵如潮水般湧入城中,他們訓練有素,迅速控製了城門和主要街道,將那些埋伏的刀斧手反包圍起來。
城中的桂陽守軍見大勢已去,紛紛扔下武器,跪地投降。趙範見狀,知道再也無力回天,他轉身便想從城樓上逃跑,卻被一名眼疾手快的劉備軍校尉當場擒獲。
趙雲在眾將士的簇擁下,緩緩走到被押解到他麵前的趙範身前。他看著這個麵如死灰,渾身顫抖的太守,眼中沒有絲毫的得意,隻有冰冷的威嚴。
“趙範,吾本欲以仁義待你,你卻自尋死路。如今,你還有何話可說?”
趙範“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叩首,聲淚俱下:“趙將軍饒命!趙將軍饒命啊!都是下官鬼迷心竅,聽信了小人讒言,才出此下策!下官願降!願降啊!”
趙雲冷哼一聲,他知道,對付這樣的人,唯有絕對的實力,才能讓他徹底臣服。
“帶下去,好生看管。”趙雲揮了揮手,吩咐道。
至此,桂陽城,被趙雲以將計就計之策,兵不血刃,一舉攻下。常山趙子龍,不僅以其蓋世的武勇震懾敵膽,更以其深邃的智謀,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之外。“常勝將軍”之名,再次響徹荊楚大地。
喜歡輔佐漢室,重振三國請大家收藏:()輔佐漢室,重振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