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漢中王宮。
春寒料峭,本該是萬物複蘇的時節,這座象征著漢室最後希望的都城,卻被一股徹骨的寒意與死寂所籠罩。
當衣衫襤褸、風塵仆仆的信使,用嘶啞的嗓音,將北方的消息帶入大殿時,整個朝堂,都凝固了。
“曹丕……篡漢自立……建國號‘大魏’……於洛陽……蓋造宮殿……”
每一個字,都像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每一個心懷漢室的臣子心上。而最後那句如同夢魘般的傳言,則徹底擊垮了王座上的那個人。
“傳言……陛下……漢帝……已……已遇害……”
“轟——!”
劉備隻覺得天旋地轉,耳邊所有的聲音都消失了,隻剩下這句話,如同魔咒般,反複回響。他一生征戰,半生流離,從販履織席的少年,到今天裂土封疆的漢中王,支撐著他走過所有苦難與屈辱的,就是那四個字——匡扶漢室。
可現在,漢室,亡了。
那個他誓死要守護的,大漢天子,死了。
“哇——”的一聲,一口鮮血,猛地從劉備口中噴湧而出,染紅了身前的王案。他再也支撐不住,從王座上,滾落下來,癱倒在地,發出了如同野獸哀嚎般的,撕心裂肺的痛哭!
那哭聲,充滿了無儘的悲愴、悔恨與絕望。他哭的,不僅僅是一個皇帝的死,一個王朝的終結。他哭的,是自己那奮鬥了一生,卻最終化為泡影的理想。
“陛下啊——!臣無能!臣無能啊——!”
他捶胸頓足,淚如雨下,很快便哭得昏厥了過去。
整個成都,瞬間陷入了一片巨大的悲痛之中。劉備下令,王宮內外,百官萬民,儘皆掛孝。他親自在王宮正殿,遙望北方,為“孝湣皇帝”,設壇祭拜。
國喪的悲傷,與理想破滅的巨大打擊,如同兩座大山,徹底壓垮了這位年過半百的君王。他一病不起,整日臥床,形容枯槁,再也無心處理任何政務。所有的大小事務,都托付給了丞相,諸葛亮。
丞相府內,燈火通明。
諸葛亮看著堆積如山的公文,眉頭緊鎖。他知道,主公的倒下,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病痛,更是整個政治集團,失去了主心骨。天下,不可一日無君。
他找來了太傅許靖,與光祿大夫譙周,一同商議。
“二位大人,”諸葛亮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主公憂傷成疾,國事無人主持。長此以往,人心必散。今曹丕篡逆,漢祚已終。為今之計,該當如何?”
譙周撫著胡須,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他上前一步,激動地說道:“丞相!此非凶兆,乃是天大的祥瑞啊!”
“哦?”
“近來,成都上空,祥風和暢,慶雲繚繞。尤其是在成都西北角,每日清晨,都有一股黃氣,粗如梁柱,高達數十丈,直衝雲霄!此乃‘天子之氣’!更有甚者,我夜觀天象,帝星閃耀於畢、胃、昴之間,其光煌煌,亮如明月!此等天象,正應在主公身上!主公乃漢室宗親,理當順天應人,即皇帝位,以繼承大漢正統!更複何疑?!”
諸葛亮與許靖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決斷。
於是,由諸葛亮、許靖牽頭,聯合滿朝文武,共上勸進表,來到了劉備的病榻之前。
劉備覽表之後,那張蒼白的臉上,瞬間湧起一股病態的潮紅!他猛地將奏表摔在地上,厲聲喝道:“你們……你們這是要陷孤於不忠不義啊!!”
諸葛亮上前一步,從容奏曰:“主公,非也。曹丕篡漢,乃是國賊。您是漢室苗裔,孝景皇帝之後,論血脈,論人心,都理應繼承大統,延續大漢祭祀,如此,方是大忠大義!”
“住口!”劉備勃然變色,指著諸葛亮,氣得渾身發抖,“孤一生征討國賊,豈能效仿那逆賊所為,行篡竊之事?!”
說罷,他猛地一甩衣袖,竟不顧君臣之禮,掙紮著起身,走入了後宮,將一眾大臣,晾在了那裡。
第一次勸進,以失敗告終。
三日後,諸葛亮再率百官,入宮求見。這一次,他們長跪於後宮門外,不起。
劉備無奈,隻得再次接見。
許靖老淚縱橫,叩首於地:“大王!如今漢天子已被曹丕所弑,天下無主!您若不即帝位,高舉義旗,興師討逆,又如何能為先帝報仇?如何對得起天下萬民的期盼?這,才是最大的不忠不d義啊!您若再推辭,必將儘失民望!”
劉備看著階下跪倒的一片身影,心中痛苦萬分。他長歎一聲:“孤雖是景帝之孫,然德薄能鮮,未有德澤布於百姓。一旦自立為帝,與那篡國之賊,又有何異?!”
任憑諸葛亮等人如何苦勸,劉備隻是搖頭,堅決不從。
眼看強勸無用,諸葛亮回到府中,設下了一計。
他對眾人說道:“主公乃重情重義之人,以理勸之,已然無用。當以情動之。”
次日,成都便傳出一個驚人的消息——丞相諸葛亮,因主公不肯即位,憂心如焚,積勞成疾,已然病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備聞報,大驚失色!他與孔明,情同魚水,早已視同手足。他立刻不顧自己的病體,親自乘車,趕往諸葛亮府上探視。
他來到諸葛亮的臥榻邊,隻見自己的軍師麵如金紙,雙目緊閉,呼吸微弱,仿佛隨時都會撒手人寰。
“軍師!”劉備抓住諸葛亮的手,急切地問道,“你所感何疾?為何病得如此沉重?”
諸葛亮緩緩睜開眼,虛弱地答道:“臣……憂心如焚,五內俱裂……恐……命不久矣!”
“軍師究竟在憂慮何事?”劉備連問數次,諸葛亮隻是搖頭,閉目不答,一副萬念俱灰的模樣。
劉備心急如焚,再三追問。
諸葛亮這才喟然長歎,用儘最後一絲力氣般說道:“臣……自出茅廬,得遇大王,相隨至今,您對臣,言聽計從,信任有加……臣亦不敢有負托付。如今,幸得大王已有兩川之地,基業已成,不負臣……夙昔之言。”
“但……目今曹丕篡逆,漢祀將絕,我等半生心血,將付東流!文武官僚,無不希望奉大王為帝,繼承大統,滅魏興劉!可……可大王您卻堅執不肯……如今,眾官皆有怨心,不久之後,必然人心儘散!若文武皆散,東吳、曹魏趁機來攻,這兩川基業,亦將難保……到那時,臣……有何麵目,去見先帝於九泉之下?臣……安得不憂?安得不死?!”
劉備聽罷,淚流滿麵。他終於吐露了心聲:“軍師,吾非推阻,隻是……隻是怕天下人議論,說我劉備,也成了曹丕那樣的國賊啊!”
“議論?”諸葛亮眼中精光一閃,“聖人雲:名不正則言不順!如今,您稱帝,乃是名正言順,繼承大統,有何可議?!豈不聞‘天與弗取,反受其咎’?這天下,是大漢的天下!這皇位,是孝湣皇帝留下的皇位!您不去坐,難道要讓它空懸於此,任由國賊竊據嗎?!”
劉備被這番話,徹底說動了。他心中的最後一道防線,轟然崩塌。他握住諸葛亮的手,重重地點了點頭。
“好……好……待軍師病愈,我……我便行此事,未為晚也……”
話音未落,他眼中的“垂死”軍師,竟“噌”的一下,從榻上躍然而起!精神矍鑠,哪裡有半分病態!
諸葛亮抓起羽扇,對著身後的屏風,猛地一擊!
屏風應聲而倒!隻見屏風之後,黑壓壓跪倒了一片文武官員!太傅許靖、安漢將軍糜竺、光祿卿黃權……成都朝堂的重臣,竟全都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