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未散,樊星閣總部的走廊上已是一片忙碌。林娜抱著一遝文件快步穿行,她的眉頭緊鎖,眼神中透著一絲焦慮。剛剛從馬亮口中得知南方倉庫遭襲的消息後,整個高層都在連夜調度資源,試圖穩住局勢。可比起外部的風波,她更擔心的是內部的裂痕。
陸軒沒有立刻召開會議,而是讓所有人冷靜三天。他深知,一場倉促的爭辯隻會讓矛盾激化,而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理解與共識。
此刻,會議室的門被推開,黃傑帶著幾個後勤人員正在布置會場。桌椅整齊排列,投影儀調試完畢,牆上掛著“團結·發展·未來”的橫幅。這是陸軒親自定下的主題,簡潔卻擲地有聲。
林娜走進來,輕聲道:“大家都通知到了嗎?除了個彆外出執行任務的,其他人都能到場吧?”
黃傑點頭:“已經確認過,情緒有些抵觸的幾位也安排了溝通,應該都能來。”
“很好。”林娜放下文件,“希望這次會議能真正讓大家坐下來談。”
與此同時,趙宇和孫明正在辦公室裡整理最新的財務報表。趙宇看著數據,語氣沉重:“資金鏈確實緊張,尤其是海外項目的回報周期比預期長了至少三個月。”
孫明歎了口氣:“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我們可能得暫停一部分擴張計劃。”
“但也不能就此放棄海外市場。”趙宇搖頭,“隻是我們需要一個更清晰的平衡點。”
第二天清晨,陽光灑進會議室,空氣中彌漫著咖啡的香氣。陸軒站在門口,目光掃過陸續到來的成員們。有人彼此寒暄,有人沉默不語,還有人低頭翻看資料,神情各異。
“人都到齊了嗎?”陸軒問。
林娜點頭:“除了在外執行任務的,其他人都來了。”
“好。”陸軒邁步走進會議室,坐在主位上,目光堅定如炬。
“今天召集大家,不是為了爭論誰對誰錯。”他緩緩開口,“而是為了找到一條能讓樊星閣走得更遠、更穩的路。”
眾人安靜下來,目光集中在陸軒身上。
“過去幾天,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他環視四周,“樊星閣走到今天,靠的是什麼?”
沒有人回答,但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
“是信任。”陸軒繼續道,“是對彼此的信任,對未來的信念。無論是在校園裡的第一戰,還是如今走向國際的每一步,我們靠的都不是一個人的決定,而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像一股無形的力量,慢慢撫平了眾人心頭的躁動。
“我知道,最近大家對於發展方向仍有分歧。”陸軒坦然說道,“有人支持深耕本土,認為國內市場更熟悉、風險小;也有人堅持全球化路線,認為這才是樊星閣真正的舞台。”
他停頓了一下,語氣轉為溫和:“這些觀點都沒有錯。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在分歧中找到共識。”
會議正式開始。
“我先說一句。”張濤舉起手,“曾經在校園發展時,我們也麵臨過類似的選擇。那時候,我們選擇了走出去,才有了今天的樊星閣。”
他的話引發了一些共鳴,但也有人皺眉。
李剛率先發言:“我支持國內業務優先。咱們是從這裡起家的,根基在這裡,不該舍本逐末。”
“但如果我們隻守著國內,遲早會被彆人趕超。”趙宇反駁,“國際市場雖然複雜,但潛力巨大。”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氣氛逐漸熱烈起來。陸軒沒有打斷他們,而是讓每個人依次發言。
“我覺得,我們應該分階段推進。”孫明提出建議,“短期內穩固國內市場,同時在海外尋找低風險項目試點,逐步拓展。”
“這個思路不錯。”陸軒點頭,“但具體怎麼執行?”
會議進入高潮,各種意見紛紛湧現。有人主張集中資源打幾個硬仗,有人建議分散投資降低風險,還有人提出建立跨部門協作機製,提高執行效率。
陸軒認真傾聽,時不時記錄下關鍵點。
“大家的意見我都聽到了。”他最終開口,“無論側重哪方麵,我們的目標都是讓樊星閣更強大。”
這句話像是壓軸的一錘,敲在所有人的心頭上。
“接下來,我會組織一次團建活動。”陸軒宣布,“不是為了逃避問題,而是為了讓所有人真正理解彼此的想法。”
趙宇愣了一下:“你是認真的?”
“當然。”陸軒微笑,“真正的團隊,不隻是共事,更是同心。”
會議結束,眾人陸續離席。有人神情輕鬆,有人仍在思考,但那種劍拔弩張的氛圍已經消散不少。
夜晚,樊星閣總部燈火通明。馬亮坐在電腦前,盯著屏幕上關於南美市場的最新情報。他知道,外部的壓力不會減小,甚至可能加劇。
但他也明白,隻要樊星閣內部團結一致,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
窗外,風輕輕吹過,樹葉沙沙作響。
而就在這一刻,一聲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寧靜——
“陸哥!”一個身影衝進辦公室,氣喘籲籲,“南方又出事了!”
陸軒猛地站起身,眼神驟然銳利。
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