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未儘,晨曦初露。樊星閣總部的空氣中仍帶著昨夜會議留下的餘溫,但此刻已不再是劍拔弩張,而是一種沉穩的期待。
陸軒站在辦公室窗前,望著樓下陸續到來的成員們。他們步伐堅定,眼神中少了昨日的猶豫與隔閡,多了幾分信任與決心。
他知道,這一夜之後,樊星閣已經不是昨天那個略顯分裂的組織了。
林娜走進來,輕聲道:“大家都到齊了。”
陸軒點頭,“開始吧。”
會議室裡,氣氛與昨日截然不同。趙宇、孫明、李剛、張濤等人圍坐在桌邊,神情專注,彼此之間不再刻意回避目光。
“昨晚我思考了很久。”陸軒緩緩開口,“我們之間的分歧,並不是壞事。相反,它讓我們看清了自己的立場,也更清楚樊星閣需要什麼。”
他掃視一圈,語氣堅定,“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把分歧變成動力。”
眾人紛紛點頭。
“我已經和幾位負責人溝通,製定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性計劃。”陸軒繼續說道,“國內業務將由李剛負責,集中資源穩固根基;國際方麵則由趙宇牽頭,在南美和東南亞尋找低風險試點項目。”
“同時,我會親自協調兩邊的工作,確保資源分配合理,信息流通順暢。”
“這不是妥協。”他頓了頓,“而是平衡。”
會議室內一片安靜,隨後爆發出一陣掌聲。
這掌聲,不是敷衍,而是發自內心的認同。
“另外,從今天起,我們將建立一個定期反饋機製。”陸軒看向孫明,“你來牽頭這個機製,每月彙總一次各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形成報告,供高層參考。”
孫明點頭,“明白。”
“我們的目標隻有一個——讓樊星閣走得更遠,更穩。”
會議結束後,所有人都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
李剛立刻召集國內團隊開會,重新梳理現有業務流程;趙宇則馬不停蹄地聯係海外聯絡人,準備下個月的實地考察行程;馬亮也開始收集南美市場的最新情報,為即將展開的行動提供支持。
而在總部大廳,黃傑正帶領後勤人員對即將出發的團隊進行物資調配。
“這次任務很關鍵。”他對趙宇說,“我把最好的裝備都給你們準備好了。”
趙宇拍拍他的肩膀,“辛苦了,等我們回來請你喝酒。”
“那我可等著。”黃傑笑得憨厚。
與此同時,陸軒也在逐一找有顧慮的成員談心。
“我知道你還在擔心資金問題。”他對一位財務部的老員工說道,“但你要相信,這次調整不是放棄海外市場,而是為了更好地推進它。”
那位員工沉思片刻,最終點頭,“我明白了,陸哥。我會全力配合。”
“這才是樊星閣的精神。”陸軒微笑,“不因一時困難退縮,也不因一時分歧動搖。”
幾天後,一項新的協作機製正式上線。
每天早上九點,各小組負責人會開一次簡短的例會,彙報進展、提出問題、共享信息。
這種高效透明的溝通方式迅速提升了整體執行力。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順利推進之際,馬亮卻帶來了新的情報。
“陸哥,”他在辦公室低聲說道,“我發現最近南方那邊的對手動作頻繁,似乎背後有人在支持。”
陸軒眉頭微皺,“誰?”
“暫時還不確定。”馬亮搖頭,“但我查到一筆來自國外的資金流向,可能和卡洛斯有關。”
陸軒沉默片刻,隨即道:“繼續盯緊他們的動向,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通知我。”
“明白。”
儘管外部壓力仍在,但樊星閣內部的凝聚力卻前所未有的強。
為了進一步增強團隊默契,陸軒決定按照會議中的提議,組織一次戶外拓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