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天的陽光穿過玻璃,投射在樊星閣總部的會議室中,一場關鍵的談判即將拉開帷幕。
陸軒端坐在主位,目光沉穩,手中握著一份新修訂的合作草案。昨夜的情報已讓他看清局勢——對方內部派係鬥爭激烈,一部分人急於通過掌控多個項目來鞏固自身地位,而另一部分則擔心風險過大,不願激進推進。
“昨晚他們內部已經吵了一架。”張濤低聲說道,“有消息說,他們的財務總監反對追加資金壓力。”
“那就說明,他們也不是鐵板一塊。”陸軒淡淡一笑,合上文件,“今天,我們要做的不是妥協,而是引導他們做出對我們有利的選擇。”
會議正式開始,藍海資本的主談人開門見山:“關於貴方提出的反製條件,我們高層討論後認為,這與我們最初的合作初衷不符。”
陸軒沒有立刻反駁,而是緩緩翻開文件,將一頁關鍵數據推到桌中央。
“我們的初衷,是雙贏。”他語氣平穩,“但若一方承擔過多風險,另一方卻不斷索取資源和權限,這種合作注定難以長久。”
對方代表微微皺眉,顯然沒料到樊星閣這次的態度如此堅定。
“所以,我們提出三個方向的調整。”陸軒繼續道,“第一,資金追加需雙方同步投入;第二,資源調配優先權必須對應市場支持;第三,決策參與須匹配責任分擔。”
會議室陷入短暫沉默。
“你們這是在抬價。”對方有人冷冷開口。
“不。”陸軒抬起頭,目光如炬,“我們是在確保公平。如果你們希望我們加大投入,那我們就必須擁有對等的話語權。”
空氣仿佛凝固了幾秒。
“我們會彙報上級。”對方最終隻留下這句話,起身離席。
會議結束,依舊沒有結果。
但這一次,陸軒知道,他們已經在動搖對方的立場。
當天下午,馬亮帶來最新情報:藍海資本的財務部門正在推動一項緊急融資計劃,顯然是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資金壓力。
“他們在賭我們不敢硬碰硬。”張濤分析道,“但他們低估了我們的決心。”
“那就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是來當提款機的。”陸軒站起身,走到窗邊,“明天,再談一次。”
林娜送來新的會議安排表,時間定在次日上午十點,地點不變。
“他們願意再談,說明他們還沒放棄。”她輕聲說道。
“當然不會放棄。”陸軒嘴角微揚,“他們需要這個項目,隻是方式要由我們來定。”
第二天清晨,會議室再次坐滿人。
藍海資本的代表比昨天多了兩人,明顯是帶了更高層級的決策者來。
“陸總。”對方主談人開口,“我們願意就貴方提出的三點進行重新評估。”
陸軒點頭,示意孫明將一份詳細的風險評估報告遞過去。
“這是我們根據當前市場環境、政策趨勢以及項目進展所製定的方案。”孫明解釋道,“若貴方願意同步投入,並提供相應的市場支持,我們可以接受部分條款的調整。”
對方翻閱資料,神色逐漸變得認真。
“但我們也有底線。”陸軒補充道,“任何要求都必須建立在風險共擔的基礎上。否則,這場合作隻會變成單方麵的消耗。”
會議室裡氣氛微妙地變化。
“我們建議,在資金方麵采取階段性投入的方式。”張濤適時提出,“前期按原協議執行,後期視項目進度決定是否追加。”
“同時,資源調配可以設定優先級,而非單方麵傾斜。”趙宇補充,“這樣既能保障效率,也能控製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