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軒踏上前往米蘭的航班後,會議室裡燈火通明,張濤、趙宇、孫明等人正緊鑼密鼓地推進各項應急計劃。歐瑞克退出帶來的連鎖反應愈發明顯,不僅動搖了資金鏈,更動搖了整個項目的穩定性。麵對突如其來的信任危機,眾人深知,必須迅速找到新的合作夥伴,才能穩住局勢。
“不能再等了。”張濤拍案而起,“我們得主動出擊。”
趙宇協同馬亮排查可能的泄密點,並著手與星辰資本的聯絡事宜,此後也持續進行著泄密點排查工作。
“很好。”孫明翻看著資料,“但問題是,他們願不願意在這個風口浪尖接盤?”
沉默片刻,張濤忽然想起一件事:“等等……我之前在巴黎見過一家企業的人,他們對我們的項目很感興趣,隻是當時我們已經和歐瑞克談妥,就沒深入聊下去。”
“哪家?”趙宇問。
“星辰資本。”張濤回憶道,“他們在中東和東南亞都有大型投資,而且風格穩健,不像那些投機資本。”
“那就聯係他們。”
會議室內氣氛緊張而有序。每個人都知道,這是樊星閣生死攸關的一戰。沒有時間猶豫,也沒有空間失敗。
第二天清晨,張濤便踏上了前往迪拜的航班,目標直指星辰資本總部。
而在國內,除了張濤、趙宇、孫明等人,樊星閣早期加入的核心成員之一李剛也準備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孫明帶領財務團隊進一步調整融資結構引入戰略投資者,黃傑持續完善後勤應急預案,包括備用供應商名單、臨時物流通道、以及緊急撤離方案,並在關鍵節點啟動部分預案,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狀況。
時間緊迫,壓力如山。
第三天,張濤帶回了好消息。
“星辰資本願意進一步了解項目細節。”他在視頻會議中說道,“但他們要求我們在三天內提供完整的項目評估報告和盈利預測模型。”
“三天?”趙宇皺眉,“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我們必須完成。”孫明堅定地說,“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
於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正式展開。
孫明帶領財務團隊徹夜不眠,將所有數據重新梳理,製作出一份詳儘的盈利預測報告。同時,趙宇協調技術部門,將項目的技術路徑和實施難點進行了可視化呈現,確保投資人能夠一目了然。
與此同時,李剛動用了自己的人脈資源,在行業內尋找潛在的支持者。作為樊星閣早期加入的核心成員之一,他曾負責多個關鍵項目的外部對接工作,因此在業內積累了不少人脈。這次他聯係了幾家曾在過去與樊星閣有過合作的企業,試探性地提出合作意向。
其中一家名為“恒遠集團”的企業表現出濃厚興趣。
“他們的負責人說,如果項目可行,他們願意考慮入股。”李剛興奮地說,“但他們需要實地考察。”
“那就安排。”趙宇立刻做出決定。
接下來的兩天,樊星閣幾乎全員進入緊急狀態。每一個環節都被精確計算,每一份文件都被反複審核。所有人都知道,成敗在此一舉。
第五天,星辰資本的代表抵達樊星閣總部,進行最終會談。
會議室內,趙宇展示了完整的項目資料,包括技術路線、市場分析、財務模型以及風險控製方案。星辰資本的代表認真聽取彙報,不時提問,態度嚴謹而專業。
“你們如何應對歐瑞克退出帶來的資金缺口?”對方代表問道。
“我們已經啟動了多個替代融資渠道。”趙宇回答,“其中包括恒遠集團的投資意向,以及幾家國際基金的初步接觸。”
“聽起來你們已經有了應對方案。”對方沉吟片刻,“但我還想確認一點——你們是否還有其他潛在的風險?”
趙宇看向張濤,後者點頭接過話頭:“我們正在調查一起可能的商業間諜事件,目前已有初步線索,預計很快會有結果。”
星辰資本的代表微微頷首:“那麼,我們願意繼續推進合作談判。”
會議室內的氣氛頓時輕鬆下來。
第六天,星辰資本與樊星閣簽署了初步合作協議,承諾提供關鍵資金支持,並派遣專家團隊協助項目推進。
與此同時,恒遠集團也完成了對項目的實地考察,表示將在後續階段追加投資。
消息傳出後,原本動搖的合作方紛紛恢複信心,項目重新走上正軌。
然而,就在這看似勝利在望的時刻,一封來自國外的加密郵件再次出現在趙宇的郵箱中。
發件人依舊未知,內容隻有一句話:
“你以為贏了嗎?真正的對手,才剛剛入場。”
趙宇盯著屏幕,心頭猛然一緊。
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