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樊星閣新市場辦事處的燈光依舊明亮。會議室裡,陸軒站在白板前,目光沉穩地掃過眾人。
張濤、趙宇、孫明、馬亮等人圍坐在長桌兩側,氣氛凝重。牆上的圖表顯示著最近一個月的數據波動——原本穩步上升的趨勢,在過去兩周突然放緩,甚至出現了小幅下滑。
“他們開始動真格的了。”張濤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怒意,“價格戰、造謠、斷合作……這哪是市場競爭,分明是圍剿。”
“我們不是沒打過硬仗。”趙宇冷靜地翻著手中的報告,“但這次不同,他們是有組織、有計劃的聯合行動,背後可能還有更大的推手。”
陸軒沒有說話,隻是緩緩合上手中的文件。窗外風聲呼嘯,仿佛預示著一場風暴正在逼近。
他抬頭,聲音不高,卻極具穿透力:“我們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破局。”
會議室內陷入短暫沉默,隨後眾人紛紛點頭。
“先從情報入手。”馬亮率先發言,“我已經安排人手深入調查,目前發現幾家競爭對手之間存在異常的資金往來,而且他們的高層頻繁會麵,明顯是在協調動作。”
“繼續追查。”陸軒點頭,“我要知道,到底是誰在幕後操控這一切。”
“宣傳方麵,我們也不能被動挨打。”林娜補充道,“對方放出不少謠言,說我們資金鏈緊張、產品有問題,已經影響到部分客戶信心。”
“那就讓他們看看真相。”陸軒目光一凜,“準備一份詳儘的財務與運營報告,向公眾公開我們的實力。同時,聯係徐靜,讓她以記者身份進行正麵報道,還原事實。”
“另外,”他看向孫明,“我們的合作夥伴那邊情況如何?有沒有被他們施壓?”
孫明皺眉:“有兩家已經動搖,尤其是那家本地最大的分銷商,昨天明確表示要暫停合作,理由是‘風險評估’。”
“這不是風險評估,是威脅。”張濤冷笑一聲,“他們肯定給對方施加了不小的壓力。”
“那就換一個角度切入。”趙宇忽然開口,“我們可以主動出擊,找那些未被他們控製的小型分銷商,給予更優厚的合作條件,建立新的合作網絡。”
“沒錯。”陸軒眼中閃過一抹鋒芒,“他們想封鎖我們,我們就繞開封鎖線。市場從來不是靠守出來的,是打出來的。”
會議最終達成一致:樊星閣將采取三線並進的策略——情報線深入挖掘對手背後的勢力;公關線全麵反擊輿論攻擊;業務線重新布局合作網絡,打破封鎖。
接下來的日子裡,整個樊星閣進入高強度運轉狀態。
馬亮帶領情報團隊日夜不休地追蹤線索,終於在一次秘密交易中發現了端倪:一家名為“天恒”的投資公司,頻繁出現在幾大競爭對手的資金流水中。這家公司背景模糊,注冊地在海外,表麵上是一家普通的投資機構,實則似乎與多個黑幫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這家公司的實際控製人是個謎。”馬亮將調查結果遞給陸軒,“但我們查到,它曾多次為一些地下組織提供洗錢服務。”
陸軒看著資料,眉頭微蹙:“看來,我們麵對的不隻是商業競爭那麼簡單。”
與此同時,林娜和公關團隊迅速展開行動。他們整理出一份詳儘的財務報表和運營數據,通過官方渠道發布,並邀請媒體參與發布會。徐靜也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深度報道,題為《新勢力崛起:從爭議到信任》。
這篇報道詳細剖析了樊星閣的發展曆程,引用多方數據說明其合規經營與社會責任感,有效扭轉了部分消費者的誤解。
而張濤和趙宇則親自拜訪了幾家中小型分銷商,提出了極具吸引力的合作方案。他們不僅承諾更高的利潤分成,還提供了完善的售後支持與品牌背書。
“我們不是來搶市場的。”張濤對一位猶豫的老板說道,“我們是來一起把蛋糕做大的。”
那位老板沉思良久,最終握住了張濤的手:“好,我信你們這一回。”
然而,就在樊星閣逐步打開新局麵的同時,一股暗流正在悄然湧動。
某天深夜,馬亮匆匆走進辦公室,神色凝重:“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陸軒抬起頭:“什麼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