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懷疑卡洛斯可能在背後作祟,但眼前競爭對手的價格戰已迫在眉睫。夜深人靜,樊星閣新市場辦事處內彌漫著緊張的氣息,會議室裡正進行著激烈的討論。
“他們的價格戰已經打到了底線,再這麼下去,我們會被人逼到死角。”張濤拍了下桌子,語氣焦躁。
陸軒沒有說話,隻是低頭看著桌上攤開的一遝資料。那是過去一周馬亮收集的情報,詳細記錄了競爭對手如何聯手封鎖渠道、壓低價格、甚至通過媒體製造輿論壓力。對方顯然不打算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我們必須打破這個局麵。”趙宇沉聲道,“他們用的是老一套,但我們不能跟著他們走。”
陸軒緩緩抬起頭,目光掃過在場眾人,聲音平穩而堅定:“那就換一條路。”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寫下兩個字:創新。
“他們拚價格,我們就拚價值;他們靠關係,我們就靠產品。我們不是來複製彆人的成功,而是要創造屬於自己的模式。”他轉過身,眼中光芒閃爍,“我們要做的,不是模仿,而是超越。”
接下來的幾天,整個樊星閣進入了高強度運轉狀態。
陸軒召集核心成員召開緊急會議,要求所有人放下成見,暢所欲言。無論是財務、市場、宣傳還是產品開發,每一個環節都被重新審視。
趙宇提出結合當地文化元素打造特色產品,這個建議立刻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孫明則從財務角度分析可行性,指出如果能將部分閒置資金投入新產品研發,不僅能激活資源,還能迅速打出差異化優勢。
“關鍵是速度。”張濤皺眉,“我們隻有不到一個月時間。”
“那就快。”陸軒淡淡一笑,“快,是我們的優勢。”
他當場做出決策:抽調各地精英組成專項小組,集中資源推進產品研發;同時與合作夥伴楊芳溝通,爭取資源共享,降低成本;另外,安排林娜組織培訓團隊,確保新產品上線後服務質量跟得上。
整個樊星閣像一台精密的機器,在最短的時間內高速運轉起來。
一個月後,一款名為“星辰·本地定製係列”的產品正式推出。
這是一款融合了當地文化符號與現代設計的產品,不僅外觀獨特,功能也極具實用性。更重要的是,它背後承載著一種新的理念——不是外來者強加的規則,而是與本地消費者共同成長的誠意。
“這不是一場交易,而是一次共鳴。”徐靜在新聞報道中這樣寫道。
她深入采訪了幾位首批試用產品的客戶,記錄下他們真實的反饋。這些內容被整理成專題報道,在各大媒體平台發布,迅速引發關注。
與此同時,樊星閣還舉辦了多場線下體驗活動,邀請當地居民免費試用新品,並提供現場服務。這種“先體驗,後購買”的策略,打破了傳統銷售壁壘,讓客戶真正感受到產品的價值。
活動現場,一位年長的顧客在試用後豎起大拇指:“這才是我們想要的東西,不隻是商品,更是一種歸屬感。”
這句話被陸軒記在了筆記本上。
然而,競爭對手並沒有坐視不理。
他們開始加大宣傳力度,試圖抹黑樊星閣的新品,甚至派出人員混入活動現場,故意製造負麵話題。
“他們急了。”馬亮冷靜地分析道,“說明我們的策略有效。”
“那就讓他們更急一點。”陸軒嘴角微揚。
他親自出麵,接受多家主流媒體采訪,正麵回應所有質疑,並公開產品測試數據和用戶反饋。同時,他宣布啟動“星辰計劃”第二階段——設立本地研發中心,招募本地人才,推動產品持續優化。這一階段重點在於深化本土化戰略,實現從產品輸出到技術紮根的轉變。
這一舉動,再次引起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