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桌前,陸軒神色如常,目光卻如同鋒刃般掃過對麵的幾位代表。對方是宏宇集團派來的談判團隊,個個西裝革履、神情冷峻,像是早已將主動權握在手中。
“我們隻有一個小時。”宏宇方負責人冷冷開口,“希望你們能拿出點誠意來。”
陸軒沒有急著回應,而是緩緩翻開麵前的資料夾,裡麵是他讓林娜連夜整理出的對方近半年財報與市場動向。紙張翻動的聲音,在這間安靜的會議室裡格外清晰。
“貴司上季度淨利潤下滑了3.2,海外市場拓展受阻,特彆是在東南亞區域,原本計劃收購的‘恒遠科技’項目也因資金鏈問題擱淺。”他語調平穩,語氣卻不容置疑,“而我們的產品,恰好能填補你們在該區域的技術空白。”
宏宇代表臉色一沉,但沒人反駁。
“所以,我理解你們急於推進合作的心情。”陸軒繼續道,“但我們也必須考慮自身的生存與發展。”
對方代表交換了一個眼神,顯然沒料到陸軒會如此精準地抓住他們的軟肋。
“你打算怎麼談?”其中一人終於開口。
“很簡單。”陸軒合上文件,抬頭直視對方,“我們不談誰讓步,隻談如何共贏。”
第一輪談判結束得比預期更快。
走出會議室,李剛低聲問:“老大,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們在虛張聲勢?”
“不是虛張聲勢。”張濤接過話頭,“是我們掌握了節奏。他們急著找一個突破口,而我們就是那個突破口。”
林娜站在一旁,輕輕點頭,“我已經讓人把簡報裡的關鍵數據再細化一遍,明天帶上更詳細的分析去第二輪談判。”
夜色漸深,樊星閣總部燈火通明。
孫明坐在電腦前,反複核對財務模型中的每一個參數。他的任務是在第二天談判中,給出最合理的價格區間——既不能虧本,也不能嚇退對方。
“如果按階梯式定價走,初期價格可以壓低5,但前提是訂單量達到一定規模。”他自言自語,“附加服務捆綁的話,我們可以提供免費技術培訓和售後維護,提升整體價值。”
張濤在一旁記錄,“這些數據要準備好,到時候直接擺出來,讓他們知道這不是一場單方麵的交易。”
陸軒走進來時,辦公室裡隻剩下了這幾人。
“準備好了嗎?”他問。
“都齊了。”孫明抬頭,“就等明天見真章。”
第二輪談判,氣氛依舊緊張。
宏宇代表這次帶來了更正式的合同草案,厚厚一遝,幾乎壓住了桌麵。
“這是我們最終方案。”負責人推過來一份文件,“單價降低20,否則終止合作意向。”
陸軒接過文件,一頁頁翻看,眉頭微皺。
“這個價格,對我們來說幾乎是虧本。”他淡淡地說,“除非……你們願意接受新的合作模式。”
“什麼模式?”對方代表抬起頭。
“階梯式定價。”陸軒放下文件,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筆寫下幾個公式,“初期單價下降10,但每增加10訂單量,單價恢複5。同時,我們提供定製化售後支持,包括遠程調試、現場培訓以及一年內無條件返修。”
整個會議室陷入短暫沉默。
“聽起來像是變相漲價。”有人皺眉。
“不,是變相增值。”陸軒轉身麵對眾人,“你們買到的不隻是產品,還有長期的服務保障和技術升級能力。這對你們未來的客戶來說,才是真正的吸引力。”
宏宇代表再次交換眼神,似乎在衡量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