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漸深,樊星閣廠區的燈火依舊如星辰般明亮。風從遠方吹來,帶著金屬與機油的氣息,也夾雜著一種久違的沉穩與自信。
陸軒站在三號車間外的走廊上,手裡拿著最新的質檢報告。紙張在燈光下泛著微光,上麵的數據清晰而有力——合格率連續五天穩定在99.8以上,客戶滿意度評分創下曆史新高。他輕輕合上文件夾,目光掃過正在忙碌的生產線,那些曾經混亂無序的工序,如今已井然有序地運轉著,如同精密齒輪咬合般默契。
“陸哥。”林娜輕聲走來,遞上一份厚厚的資料,“這是最近一周收到的合作意向書彙總。”
陸軒接過,翻開第一頁,眉頭微微一挑:“這麼快?”
“是的。”林娜點頭,“自從上次行業展會後,我們的產品口碑已經傳開了。不少企業主動聯係,想談合作。”
陸軒沉默片刻,隨即點頭:“很好。但不能全接,我們要選。”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進會議室時,陸軒已經坐在主位上,麵前擺滿了來自全國各地企業的合作提案。趙宇、孫明、張濤等人圍坐一圈,神情專注。
“這些企業中,有三家是我們行業的頭部品牌,兩家是供應鏈上下遊的關鍵廠商。”趙宇翻著手中的資料說道,“如果能談成,我們的市場占有率至少可以再提升兩個點。”
“但資源有限。”孫明補充道,“我們目前的產能還沒完全釋放到極限,如果一下子接太多訂單,可能會出問題。”
“那就先篩選。”陸軒語氣平靜,“重點考慮三點:技術協同性、資金實力、行業影響力。”
會議持續了兩個小時,最終確定了一份初步合作名單。陸軒將名單收起,目光落在其中一封來自國外的信件上。信封右下角印著一個熟悉的標誌,背麵還有一行手寫的字跡——“鄭華推薦”。
他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將這封信單獨放進了自己的公文包裡。
當天下午,第一批來訪的企業代表抵達樊星閣總部。他們來自國內一家知名製造集團,負責人是一位穿著西裝、舉止乾練的中年男子。
“陸總,久仰大名。”對方握手時笑意盈盈,“貴司的產品質量,已經在業內傳為佳話。”
陸軒微笑回應:“感謝誇獎。我們也一直在努力提升。”
參觀環節開始後,林娜親自擔任引導員,帶領對方沿著既定路線進入展示區。當一行人走到研發中心門口時,那位負責人忽然停住腳步,笑著問道:“聽說貴司正在研發一種新型複合材料,不知能否讓我們看看實物?”
氣氛頓時有些微妙。
林娜不動聲色地笑了笑:“這個區域暫時不對外開放,不過我們可以用虛擬演示係統為您展示相關技術成果。”
對方略顯遺憾地點了點頭,但並未堅持。林娜心中卻已警覺起來。她悄悄記下了這句話,並在會後第一時間向陸軒做了彙報。
“有人提前泄露了信息?”趙宇皺眉。
“不一定。”陸軒神色淡然,“但我們要更謹慎了。”
接下來幾天,陸續有更多企業前來洽談合作。每一場會議都安排得極為緊湊,接待、講解、技術演示,每一個環節都由專人負責,展現出樊星閣日益成熟的專業化運作能力。
李剛也被調來協助接待工作。他在校園時期就擅長交際,如今更是遊刃有餘。每當有客戶提出疑問,他總能用最簡潔的語言給出最清晰的回答。
“你這家夥,現在說話都像職業經理人了。”張濤打趣道。
“沒辦法。”李剛聳肩一笑,“現在的我們,不是靠拳頭吃飯了,是靠腦子和效率。”
這句話讓整個團隊都笑了起來。笑聲中,透著一股久違的輕鬆與自信。
而在幕後,馬亮也沒有閒著。他受命調查那封神秘信件的來源,同時也在密切關注所有來訪人員的背景信息。
“那個姓陳的代表,之前曾在另一家競爭對手公司任職。”馬亮低聲對陸軒說道,“還有那位女工程師,她丈夫是某外資企業的高管。”
“繼續盯著。”陸軒淡淡地說,“任何細節都不能放過。”
與此同時,胡軍也加強了廠區安保巡邏,確保核心區域萬無一失。他甚至親自帶隊,對所有進出車輛進行二次檢查。
“我們不再是以前那個靠打架拚地盤的小幫派了。”他對隊員們說,“我們現在是一支正規軍,要打出真正的名聲。”
時間悄然流逝,樊星閣的聲譽與影響力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產品質量穩定,管理流程高效,團隊執行力強——這些標簽開始頻繁出現在各大行業論壇和媒體報導中。
某日深夜,陸軒獨自一人站在辦公室窗前,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廠區。他知道,這一切並非偶然,而是無數個日夜的努力與堅持換來的結果。
“我們真的變了。”他低聲自語。
身後傳來輕微的腳步聲,林娜走了進來,手中端著一杯熱茶。
“你在想什麼?”她問。
陸軒接過茶杯,抿了一口,緩緩說道:“我在想,下一步該往哪裡走。”
林娜沒有回答,隻是靜靜地站在他身邊。窗外的風依舊呼嘯,卻無法動搖這座正在崛起的力量。
此刻,樊星閣已不再隻是一個名字,它是一種象征,一種信念,一種不斷向前的決心。
而他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