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玻璃窗灑進會議室,照在陸軒挺拔的背影上。他站在會議桌前,手中拿著一份剛剛通過審核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副本,目光沉穩地掃過在場眾人。
“這不僅是一份報告,”他緩緩開口,“更是一種信任的建立。”
林娜站在一旁,輕輕點頭:“評審團對我們的數據透明度和項目實效性給予了高度評價,尤其是醫療效率提升的數據,讓他們印象深刻。”
孫明整理著手中的資料,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看來我們這段時間的努力沒有白費。”
幾天前,他們剛剛通過了監管部門的突擊檢查,如今又迎來了政府組織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審會。從被監管到被認可,樊星閣正一步步走向公眾視野的中心。
“接下來是媒體采訪。”張濤翻看著手中的發言稿,“徐靜記者已經確認到場,她很可能會問一些關於公司早期發展的問題。”
陸軒微微頷首,語氣平靜卻堅定:“我們可以談過去,但重點要放在現在和未來。”
發布會當天,陸軒身著深色西裝,站在講台中央,身後的大屏幕上顯示著“ai診療助手v2.0”的字樣。現場座無虛席,來自各大媒體的記者紛紛舉起相機和錄音筆。
“這款產品是我們團隊多年研發的成果。”陸軒的聲音沉穩有力,“它不僅能提高醫生診斷效率,還能為偏遠地區提供遠程醫療服務。我們相信,科技的真正價值,在於服務社會。”
台下掌聲雷動。
就在這時,馬亮悄悄走到後台,低聲對胡軍說道:“剛才發現幾個可疑人員,已經被安保帶離現場。”
胡軍點了點頭,眼神警覺地掃視四周:“繼續盯著,不能出任何差錯。”
發布會順利進行,新產品獲得廣泛關注,多家醫療機構當場表達了合作意向。
幾天後,《時代周刊》頭版刊登了一篇深度專訪,標題赫然寫著——《陸軒:科技與責任並行的企業領袖》。
文章中,徐靜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這位年輕企業家的成長軌跡。她寫道: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黑幫老大,也不是典型的科技創業者。他是兩者之間的橋梁,一個將暴力轉化為秩序、將技術轉化為福祉的人。”
采訪過程中,當徐靜試圖探尋樊星閣早年的發展曆程時,陸軒巧妙地避開了敏感話題。
“我們曾走過彎路,但從未迷失方向。”他坐在辦公室的沙發上,目光堅定,“每一次選擇,都是為了走得更遠。”
這句話被徐靜記錄了下來,並作為文章結尾的一句點睛之筆。
與此同時,樊星閣的社會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
在一次公益捐贈儀式上,陸軒代表公司向偏遠山區醫院捐贈了一批智能設備。活動結束後,周強作為評審團成員之一,主動走上前來,與陸軒握手。
“你們的表現,讓我看到了企業真正的擔當。”他語氣溫和,眼神中透出讚賞,“希望以後能有更多合作機會。”
陸軒微微一笑:“隻要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我們都願意參與。”
兩人相視片刻,仿佛達成了某種默契。
夜晚,辦公室依舊燈火通明。
林娜走進陸軒的辦公室,手裡拿著一份新收到的行業報告。
“ai診療助手的市場反饋比預期還要好。”她翻開一頁,“已經有三家三甲醫院決定全麵引入我們的係統。”
陸軒接過報告,仔細翻閱著,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這隻是開始。”他輕聲道,“我們要做的,不隻是領先行業,而是引領行業。”
就在這時,張濤推門而入,神色略顯凝重。
“陸哥,楊芳那邊傳來消息,說有個南方投資公司想高價收購我們的ai模型算法源碼。”
林娜皺眉:“這種核心技術怎麼可能賣?”
陸軒放下報告,目光沉靜如水:“告訴他們,樊星閣的核心技術,不賣。”
張濤點頭離去,林娜卻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你覺得……他們會就此罷休嗎?”她低聲問道。
陸軒抬頭看向窗外,夜色深沉,城市燈火璀璨。
“有些人,永遠不會滿足於已知的答案。”他緩緩說道,“但我們必須守住自己的底線。”
話音剛落,門外又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門被推開,馬亮神情嚴肅地走了進來。
“陸哥,我發現了一個新的異常ip訪問記錄……這次,它來自境外。”
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