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穿過玻璃幕牆,將會議桌的一角染成金色。馬亮帶來德國有人關注他們的消息後,陸軒迅速開始思考對策,並召集了核心成員。
陸軒轉身,語氣平靜卻堅定:“我們已經找到了方向。接下來,是執行。”
張濤坐在靠窗的位置,筆記本已經打開,屏幕上的三維模型圖正緩緩旋轉。聽到陸軒的話,他抬起頭,眼中帶著一絲興奮:“我已經聯係了‘智康科技’,徐浩然願意見麵詳談。”
趙宇也點頭附和:“我這邊也在整理ai影像診斷的技術路徑,如果合作成功,我們可以直接切入應用層。”
“很好。”陸軒微微頷首,“技術隻是工具,關鍵在於怎麼用。”
李剛坐在角落,手裡轉動著一支鋼筆,臉上還帶著幾分遲疑。但他沒有再提出反對,隻是問了一句:“那我們的地產業務怎麼辦?”
“不會放棄。”孫明接過話頭,“但我們要調整節奏,把資源集中在最能產生效益的地方。”
胡軍雖不太理解這些術語,但信任陸軒的決策,默默點頭表示會做好保障工作。
會議室內的氣氛逐漸活躍起來。林娜一邊記錄著會議內容,一邊留意著每個人的反應。她看到張濤眼中的光,趙宇專注的神情,還有李剛雖有疑問卻已準備跟上的姿態。這是一個團隊真正開始凝聚的時刻。
“接下來的任務很重。”陸軒環視眾人,“我們需要同時推進三件事:一是與‘智康科技’的合作談判;二是建立試點醫療機構,驗證我們的模式;三是確保資金鏈穩定,不能因為新項目影響現有業務。”
“我可以負責談判。”張濤主動請纓,“我和徐浩然以前有過合作基礎。”
“那就由你牽頭。”陸軒點頭,“趙宇配合他做技術支持。”
“沒問題。”趙宇合上手中的資料,眼神堅定。
“地產那邊,李剛你繼續盯著,但要控製成本。”陸軒看向李剛,“孫明會協助你優化資金調配。”
“行。”李剛終於鬆了口氣,“我會把該收的都收回來。”
“胡軍,你的任務還是安全。”陸軒轉向他,“我們在試水,但也要防著有人趁虛而入。”
胡軍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會議結束時,已是午後。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每個人都帶著明確的任務離開,腳步輕快,像是卸下了沉重的包袱。
辦公室恢複了短暫的安靜,隻有空調運轉的聲音。林娜正在整理會議紀要,陸軒走到她身邊,看了一眼她的筆記。
“你記下了他們每個人的狀態。”他輕聲說。
“這是我的職責。”林娜抬頭笑了笑,“而且,我也覺得,這次我們真的找到路了。”
陸軒沒有立刻回應,而是拿起那份來自德國的情報簡報。紙張在他手中微微發燙,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挑戰。
“未來會有更多關注。”他緩緩開口,“也會有更多的試探。”
林娜看著他,等待下文。
“但我們已經有了應對之法。”陸軒放下文件,目光堅定,“不隻是技術、市場、資金,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怎麼一起走。”
他沒有再說下去,而是轉身走向窗邊。陽光落在他肩上,映出一道挺拔的身影。
城市依舊喧囂,遠處的塔吊仍在緩慢旋轉。而在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未來的樊星閣,不僅是一個組織,更是一股力量——在時代的洪流中,穩步前行的力量。
林娜合上筆記本,輕輕地說了一聲:“我去安排後續的對接工作。”
陸軒點點頭,目送她離開。
辦公室隻剩他一人,他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
“是我。”他說,“幫我查一下德國那邊的情況,特彆是那些對我們感興趣的人。”
電話那頭傳來熟悉的聲音:“明白。”
掛斷電話後,他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一張張麵孔——張濤、趙宇、孫明、李剛、胡軍……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為同一個目標努力。
這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夜幕漸漸降臨,城市的燈光一盞接一盞亮起。樊星閣的辦公室依舊燈火通明,走廊裡人來人往,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
張濤正和一名技術人員討論合作方案,趙宇在調試模型參數,孫明翻閱著財務報表,李剛在打電話協調資源,胡軍則站在門口,目光如炬地巡視著四周。
一切都井然有序,充滿生機。
林娜抱著文件走過走廊,看到這一幕,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一抹微笑。她知道,這個團隊,已經開始奔跑。
而他們的領導者,正站在高處,默默注視著這一切。
風從窗外吹進來,拂動窗簾,也吹散了最後一絲疲憊。
陸軒睜開眼,目光如炬,仿佛穿透了黑夜,望向更遠的未來。
他握緊了手中的筆,指尖微微用力,筆尖在紙上劃出一道清晰的痕跡。
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