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過厚重的雲層,灑在樊星閣總部的玻璃幕牆上,折射出一道道金光。昨夜的慶功宴還未完全散去,空氣中仍殘留著酒香與興奮的餘溫。然而,會議室內的氣氛已然回歸冷靜與專注。
陸軒站在會議桌前,手中握著一份由馬亮連夜整理的資料,目光沉穩地掃過在座眾人。趙宇、張濤、李剛、孫明等人圍坐一圈,神情各異,但都帶著一絲疲憊後的清醒。
“新模型已經跑通,方向也確定了。”陸軒開口,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度,“但要真正落地,我們還需要資源,需要技術,也需要合適的合作夥伴。”
張濤點頭:“沒錯,我們不是萬能的,尤其是在這個全新的領域。技術壁壘不是靠我們幾個人就能短時間內突破的。”
“吳峰那邊推薦了幾家企業。”陸軒翻開資料,指著其中一頁,“馬亮已經做了初步調查,這些企業在技術、資金和渠道上都有一定的優勢。”
“但問題在於,”趙宇接過話頭,“他們是否願意與我們合作,又是否能在理念上達成一致。”
陸軒沉默片刻,隨即點頭:“這正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
會議室內一時安靜,眾人各有所思。
李剛率先打破沉默:“理念這東西,說起來虛,但做起來卻很實。我們不能指望所有人和我們一樣,但至少要能走到一條路上。”
“說得對。”孫明補充道,“如果對方隻想短期獲利,不願意長期投入,那合作就隻是表麵的。”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篩選出那些真正有潛力、有誠意的合作夥伴。”陸軒目光堅定,“馬亮,你繼續深入調查,把他們的核心業務、企業文化、過往合作案例都整理出來。我們要看的不隻是實力,更是契合度。”
“明白。”馬亮點頭,迅速記下要點。
“另外,”張濤翻看手中的資料,“我發現有一家企業,在某個細分領域有獨特技術,但他們的公開資料中幾乎沒提到過這個方向。”
“這說明什麼?”李剛皺眉。
“要麼是低調,要麼是有意隱藏。”張濤分析道,“如果是後者,那他們在合作中可能不會完全透明。”
“這正是我們需要警惕的。”趙宇接過話,“我們不能和一個藏著掖著的人合作,尤其是在這種關鍵節點。”
“那就把它列為重點觀察對象。”陸軒做出決定,“先不急於接觸,等我們掌握更多信息後再做判斷。”
會議繼續進行,眾人圍繞潛在合作夥伴展開討論。隨著分析的深入,一些企業的合作隱患也逐漸浮出水麵。
“這家企業雖然資金雄厚,但在合作中一貫強勢。”孫明指著資料,“他們習慣於主導一切,合作方幾乎沒有話語權。”
“那我們不能選。”陸軒果斷否決,“我們不是來當附庸的。”
“還有一家,”張濤翻到另一頁,“表麵上看理念與我們契合,但在實際操作中,他們更傾向於短期套利,而不是長期發展。”
“這也不行。”趙宇皺眉,“我們的新業務需要的是長期投入,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合作。”
“所以,”陸軒總結道,“我們要找的,是那些願意與我們共同成長、共同承擔風險的夥伴。”
會議室內,氣氛逐漸凝重。雖然方向已經明確,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進一步縮小範圍。”陸軒環視眾人,“張濤,你負責技術匹配度的評估;趙宇,你分析文化與理念的契合程度;李剛,你從執行層麵判斷合作的可行性。”
“明白。”眾人齊聲應道。
“還有,”陸軒補充道,“我們要在合作初期設立保障機製,確保即使出現分歧,也不會影響整體項目的推進。”
“我建議在合同中加入階段性評估條款。”張濤提議,“如果合作方在某個階段的表現不符合預期,我們可以及時調整合作方式,甚至終止合作。”
“這個建議很好。”陸軒點頭,“我們要在信任的基礎上設立底線。”
會議結束後,眾人各自散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而陸軒則獨自留在會議室,看著窗外樊星閣的旗幟在風中飄揚。
他知道,選擇合作夥伴,不隻是找一個能一起做事的人,更是找一個能一起走得遠的人。
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但陸軒從未像現在這樣清晰地知道,他們要走的路在哪裡。
他轉身離開會議室,步伐堅定,仿佛每一步都在丈量著未來的方向。
而在他身後,那扇玻璃窗上,倒映著天空的廣闊與未知的遠方。
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