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玻璃幕牆,在會議桌表麵投下斑駁的光影。昨夜的白板上,那兩個遒勁有力的字——“融合”,依舊清晰可見,仿佛在無聲地宣告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陸軒站在窗前,背脊挺直,目光穿過城市的高樓,落在遠方的天際線上。風從高處吹過,卷起他西裝下擺的一角,像是某種無聲的催促。
會議室的門被推開,腳步聲陸續響起。張濤抱著一疊厚厚的報告,快步走進來,臉上帶著興奮的光。李剛緊隨其後,肩寬背厚,步伐沉穩,手中拎著一個黑色文件夾。趙宇和孫明也已就座,前者正翻閱著手中的數據圖表,後者則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
“大家都到齊了。”陸軒轉身,目光掃過眾人,語氣不急不緩,“方向已經確定,現在,是行動的時候。”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筆,在“融合”二字下方寫下三個詞:研發、合作、協調。
“張濤,你負責新產品研發小組,從數字資產管理、智能物流切入,結合我們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技術、人才、資金,我都會給你支持。”
張濤點頭,眼中透著興奮,“明白,我會儘快組建團隊。”
“吳峰已經在路上。”陸軒繼續道,“他會提前與相關供應商接觸,爭取最優合作條件。我們的產品線要快速落地,必須在供應鏈上搶占先機。”
李剛忽然起身,“我來負責協調工作。”
眾人一怔。
“你?”張濤挑眉,“你不是更擅長帶隊衝鋒?”
李剛咧嘴一笑,“衝鋒陷陣我當然在行,但這次,我更想把背後的事兒理順了。咱們人多、項目多,協調不好,效率會大打折扣。”
陸軒看著他,片刻後點頭,“好,你來統籌小組之間的協作,確保資源調配合理,任務推進順暢。”
李剛重重應了一聲,轉身坐下,立刻打開文件夾,開始梳理各小組的任務清單。
“接下來,我需要所有人全力以赴。”陸軒的聲音低沉卻有力,“我們不是在打一場仗,而是在下一盤棋。每一步,都要精準,都要有後手。”
他頓了頓,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我知道,有人擔心經驗不足,有人擔心資源不夠。但我想說,我們走過的每一步,都不是靠彆人給的路,而是靠我們自己闖出來的。”
會議室裡安靜了幾秒,隨即響起一陣輕微的翻頁聲和筆尖劃過紙麵的沙沙聲。
張濤的思路已經飛快運轉起來,“如果我們要做數字資產管理,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算法。我打算聯係幾位在ai領域有經驗的朋友,看看能不能引進技術團隊。”
“我可以協助篩選合作方。”趙宇立刻接話,“我們之前接觸過幾家技術公司,他們的數據模型在業內評價不錯。”
“資金方麵,我已經做了初步測算。”孫明推了推眼鏡,“如果我們分階段投入,控製研發節奏,是可以支撐的。關鍵是要確保第一批產品能快速回血。”
陸軒聽著,緩緩點頭,“很好,大家已經進入狀態了。”
他走到窗邊,看著樓下忙碌進出的車輛,心中一片清明。樊星閣的未來,不是靠一個方向,而是靠無數個行動堆疊起來的。
“行動,從今天開始。”
李剛很快動了起來。
他先找到了張濤的研發組,又去了趙宇的數據分析團隊,最後還去了孫明的財務室。每到一處,他都詳細記錄下對方的需求、資源缺口、時間節點。
“你們需要什麼,我來協調。”他說得直接,“彆藏著掖著,有問題早點提,我好安排。”
“我們需要一個專門的測試場地。”張濤開口,“現有的辦公區太雜,不利於技術封閉測試。”
“沒問題。”李剛在筆記本上記下,“我明天就去南區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場地。”
“還有,我們可能需要臨時雇傭幾個技術顧問。”張濤補充,“他們不是長期員工,但對我們初期研發很重要。”